邵化謙
東京奧運會閉幕前一天,曹緣在男子10米臺幫助中國跳水隊拿到第7金,也是中國代表團的第38枚金牌。賽前,跳水隊能否包攬8枚金牌是不少人熱議的焦點。雖說男子雙人十米臺金牌旁落有些遺憾,不過其他項目中國跳水隊都做到了最好。尤其是在4個單人項目當中,中國跳水隊包攬金銀牌,夢之隊的實力可見一斑。
女子十米臺全紅嬋的發揮最為令人感到震撼,三跳10分的表現征服了裁判,也征服了現場來自全世界的媒體。未來在巴黎奧運周期,全紅嬋是中國跳水隊的王牌。同時,老將施廷懋、王涵的表現也同樣出色,不僅雙人三米板奪金,還包攬了單人三米板的冠亞軍。
中國男子項目的優勢地位依舊穩固。在單人三米板的決賽當中,謝思埸和王宗源分別超過英國名將拉夫爾40分和24分之多。十米臺的決賽是曹緣和楊健的“內戰”,最終成績超過銅牌獲得者英國選手戴利30分,金銀牌的懸念在比賽開始不久便已消失。
四項個人項目,中國跳水隊都實現了包攬金銀牌。3年之后,巴黎奧運會就將拉開帷幕。中國跳水隊的隱患是女子跳板和男子跳臺運動員年齡偏大,會增添不少變數。然而,年輕的全紅嬋、陳芋汐、謝思埸等人已經具備了獨當一面的實力,有機會在巴黎續寫輝煌。更何況,中國跳水的梯隊建設、后備人才儲備相對充實,還會有新人像前輩們那樣成為少年英雄。
巴黎奧運會中國跳水即使面臨著更多困難,仍有機會在四個單人項目中包攬金銀牌,再度成為中國代表團的榮譽收割機。
東京奧運會,中國體操隊強勢翻身。3金3銀2銅的成績位居各隊之首,一掃上屆無緣金牌的尷尬,重現隊伍的底蘊和實力。尤其是吊環和平衡木,中國隊都包攬了金銀牌。再加上女子蹦床,體操中心完成了3項包攬。
吊環一直是中國體操隊的優勢項目。1984年奧運會,李寧奪得金牌,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李敬和李小雙分別獲得亞軍和季軍。2008年,陳一冰無懸念取勝。經歷了倫敦和里約的低迷之后,劉洋在東京拿回了吊環金牌,他的隊友尤浩摘得銀牌。
平衡木也是中國體操隊的傳統優勢項目。2012年倫敦奧運會,鄧琳琳以完美的發揮拿到了金牌,眭祿在第一個出場的不利情況下收獲了銀牌。東京奧運會之前,平衡木就被看作中國女隊的奪金點。最終,管晨辰和唐茜靖不負眾望,一舉包攬冠亞軍,延續了中國體操隊在這一項目上的強勢。
此外,在雙杠項目上,鄒敬園在雙杠上以超一流的難度動作和高人一籌的完成分再添一金。在男子團體和個人全能比賽中,中國隊也都有獎牌入賬。
不過,巴黎奧運會中國體操隊仍面臨艱巨的挑戰。男子團體與全能還欠缺絕對的奪金實力。吊環雖說劉洋稱渴望在巴黎完成衛冕,但屆時已經快要30歲,競技狀態如何是未知數。女子方面,團體、個人全能以及跳馬、自由體操與歐美強隊的差距不小,平衡木能否再度奪金,同樣充滿各種不確定的因素。
此次東京奧運會,中國體操隊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但是接下來在巴黎,競爭會更加激烈。除美國、俄羅斯、日本等傳統體操強國之外,巴西、英國、韓國、比利時、以色列等隊都會給中國隊帶來巨大的沖擊。中國體操隊應該忘掉東京的成功。走下領獎臺,一切從零開始。
東京奧運會之前,中國羽毛球隊低調出征,沒有多少人看好他們的前景。最終,中國隊在5個單項中都進入決賽,拿到了2金4銀。混雙王懿律/黃東萍組合獲得金牌,鄭思維/黃雅瓊拿到銀牌。
其實,出征之前,混雙就被看作羽毛球隊最可能的奪金點。過去的5年,王懿律/黃東萍以及鄭思維/黃雅瓊便是世界羽壇混雙項目上最強的組合。這一次東京奧運,他們在決賽會師,王懿律/黃東萍以2比1擊敗了鄭思維/黃雅瓊,幫助中國隊順利拿到羽毛球的第一枚金牌。
中國這兩對組合的優勢的確非常明顯。首先,四位選手的年齡結構決定了他們在三年之后依舊會處在巔峰水準。其次,經歷東京奧運會的歷練之后,運動員的自信心以及心態都會在下一屆奧運會當中更為成熟。盡管印度尼西亞、日本、泰國會對他們形成沖擊,不過,中國兩隊混雙有自己的獨特優勢,巴黎奧運會上,他們仍是奪金的熱門,甚至有機會再度會師決賽。
東京奧運會,中國羽毛球隊年輕運動員嶄露頭角。除老將諶龍之外,另外13位選手年齡最大的不過27歲,都還處在自己職業生涯的上升期。尤其是女單,陳雨菲和何冰嬌雙雙晉級四強,陳雨菲23歲就成為奧運會金牌獲得者,何冰嬌也不過24歲。巴黎奧運會二人都有機會再去沖擊金牌,甚至可能像在決賽會師。
同樣,女雙也有可能在巴黎奧運重返最高領獎臺,除陳清晨/賈一凡之外,會有更年輕的運動員在巴黎周期顯露頭角。男雙與男單會面臨相對尷尬的境地。尤其是男單,如果諶龍退役,中國隊的男單多少有些后繼無人的意思。巴黎奧運能否有驚喜出現,還需要更多的觀望。
在東京奧運會之前,中國乒協主席劉國梁提出了“保三爭四拼五”的目標。最終,中國隊拿到了男單、女單、男團、女團4枚金牌,完成了既定任務。
許昕和劉詩雯搭檔的混雙沒能摘金,有些令人遺憾。不過,在女單半決賽當中,孫穎莎4比0輕松擊敗伊藤美誠,和陳夢會師決賽。比賽結束之后兩人身披國旗站在場地內,是本次奧運會最美麗的畫面之一。
中國選手會師奧運會女單決賽,早不是什么新鮮事。陳夢和孫穎莎繼承了前輩們的傳統,且很有可能在巴黎奧運會繼續包攬金銀牌。出生于1994年的陳夢拿到了自己的第一枚奧運單打金牌,她還和00后球員孫穎莎以及出生于1999年的王曼昱輕松摘取團體金牌。巴黎奧運會中國女隊會保持強勢,仍有很大概率包攬女單冠亞軍以及團體金牌。
男子單打的半決賽,馬龍和樊振東分別與德國選手奧恰洛夫、中國臺北選手林昀儒相遇,都打得非常焦灼,但馬龍和樊振東還是在決賽中相逢。馬龍在里約奧運會便已經拿到男單金牌,這次戰勝樊振東,完成了雙圈大滿貫。不少人猜測,東京奧運會后,馬龍或許會考慮離開賽場,中國男隊也將進入一個嶄新的時代。
目前,樊振東無疑是中國男隊主力的不二人選,24歲處在上升期,大有機會在巴黎奧運會圓了自己的男子單打金牌夢。21歲的王楚欽也會在巴黎奧運周期成為中國男隊的主力。當然,也不排除馬龍、許昕這些已經過了而立之年的老將繼續在賽場上為國效力。中國隊應朝著巴黎奧運蟬聯男團冠軍、繼續包攬男單金銀牌努力。
將東京奧運會遺憾丟掉的混雙金牌拿回來,也是中國乒乓球隊的目標。小將王楚欽不僅單打有很多潛力可挖,他的技術特點同樣適合雙打,王楚欽和孫穎莎的混雙組合或許成為巴黎周期的重點打造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