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云南15頭亞洲象離開原有棲息地,一路向北行進的消息引發社會廣泛關注。自象群從4月16日進入玉溪活動以來,截止到6月8日象群返回玉溪市境內前,象群穿過多個鄉鎮及村莊,造成400多戶群眾財產受損,主要以經濟農作物損失為主。遷徙過程中,野象群僅在元江縣、石屏縣就“肇事”412起,直接破壞農作物達842畝,初步估計經濟損失近680萬元。動物的遷徙,危機四伏,全球每年在保護動物遷徙上都付出了很大的經濟開支。
早在青藏鐵路建設之時,為了保證藏羚羊等野生動物的正常遷徙,相關部門的環保投資就達15.4億元,建設者還設置了33處野生動物“綠色通道”,這在中國重大工程項目中尚屬首例。
去年,為保證遷徙越冬的候鳥能獲取充足的食物補給,從而維護住黑河濕地的生態平衡,臨澤縣濕地局所投放鳥食價值也高達5萬余元。類似的投放點,在全國還有很多。
乾隆為了慶賀母親六十大壽,令唐英燒制的御制洋彩胭脂紅地軋道雕瓷鏤空“有鳳來儀百鳥朝鳳”雙螭耳大轉心瓶,在拍賣場上創造了全球最貴瓷器紀錄。北京保利2021春拍古董珍玩板塊拍賣當晚,時間已經延續到了次日的凌晨,但買家的競買熱情愈發高漲。當拍賣師報出8000萬元的授權起拍價時,現場直接報出2億元。一番激烈的爭奪之后,這件轉心瓶最終以2.31億元落槌,加傭金以2.6565億元成交。這一價格首先超越了以2.3億人民幣成交的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圖罐,后者保持全球最貴瓷器紀錄達12年之久,終于在2017年被2.44億元的北宋汝窯天青釉洗刷新。
6月7日晚,同樣是北京保利2021年春拍古董珍玩板塊,清乾隆欽定補刻端石蘭亭圖帖緙絲全卷也拍出了天價。在拍賣現場,此標的從8000萬元起拍,迅速躍至1億元,而后繼續快速競價,僅30秒就增加至2.1億元,最后以2.1億元落槌,以2.415億元成交。此手卷通篇以緙絲織就,題簽為金箋楷書“欽定補刻端石蘭亭圖緙絲全卷”,通幅以本色絲線織就,僅卷尾一小段湖藍色底,全長達1714.5厘米,寬31.6厘米,著錄于《石渠寶笈》三編。原藏于紫禁城建福宮延春閣,是至今所知唯一一件以碑帖為底本織作的緙絲作品,也是迄今所見最長的緙絲手卷,更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孤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