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軼政
為了更節約更環保的理念,國際奧委會2020年底通過了更新后的巴黎奧運會和殘奧會場館總體規劃,內容包括減少新場館建設、允許場館共享、節約預算和保護環境等。8座足球場減少到7座;棄用奧林匹克水上運動場,游泳和水球決賽移到拉德芳斯競技場舉行;讓·布因球場不再使用,橄欖球比賽改到法蘭西大球場舉行。
巴黎奧組委表示,2024奧運會僅有5%的設施是永久性新建筑,包括巴黎北部塞納-圣但尼省將興建的水上運動中心和奧運村。法國《回聲報》稱,這些設施使用的資金約占奧運會總基礎設施投資的80%,其中奧運村占地約50公頃,改建多達2200套住房,這些住房在奧運會結束后改建為居住區與辦公區。此外,75%的場館將利用往屆奧運會的設施,臨時性建筑占20%。奧運會的體育場將散布在周邊城市和郊區,不會建立單獨的收取門票的奧林匹克公園。交通方面,法國政府將興建大巴黎快線,翻修當地道路和交通基礎設施。為響應《巴黎氣候協議》,奧組委承諾將減少55%的碳排放,預計屆時碳排放量將比近兩屆夏季奧運會減少一半。
按照最新的規劃進度,巴黎市中心將建設一座臨時體育場,舉辦沙灘排球比賽,運動員可以在埃菲爾鐵塔下比賽。馬術比賽在凡爾賽宮的豪華花園中進行。榮軍院前的廣闊草坪上將舉行射箭比賽。大皇宮將舉辦擊劍和跆拳道,協和廣場將舉辦霹靂舞賽事。善于理念創新的法國人將開放的空間與比賽融合,節約開支,提高比賽的參與度,在著名的建筑遺產舉辦奧運賽事,將巴黎的傳統與現代之美展現得淋漓盡致,讓運動員與觀賽者有非同凡響的體驗。
在東京奧運會閉幕式上“巴黎八分鐘”的畫面里,人們看到了法蘭西體育場、協和廣場、埃菲爾鐵塔、大皇宮等著名景點。法國政府表示,一些景點將被翻修,為1900年世博會興建的展覽館大皇宮是最主要的翻修項目,工程耗時至少2年,耗資近4.4億美元。
巴黎奧組委主席埃斯坦蓋表示,目前基建項目進展順利,法國總統馬克龍和巴黎市長伊達爾戈積極為基建項目排憂解難。為確保奧運會預算不超支,巴黎奧組委努力采取措施。盡管如此,仍有工程面臨巨大挑戰。大巴黎快線建設公司7月稱,由巴黎市區通向塞納-圣但尼省的16號線和17號線原定于2024上半年交付使用,如今分別延期至2026年第二季度和2025年第二季度。考慮到法國政府和巴黎市政府的支持、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的融資模式以及節儉辦奧的理念,大多數基建項目可以在2024年前順利竣工。
犯罪問題是奧運會建設中繞不開的話題。法國媒體曾在2020年列出全國治安最差的20個省,巴黎排在首位,隨后是塞納-圣但尼省,那里是奧運村、田徑場以及新水上運動中心所在地。巴黎奧組委認為,這種隱患可以向好的方向轉變。圣但尼集中了奧運會的大部分投資,可以改善當地的經濟與社會問題,帶來就業機會,使人民重新獲得自豪感和歸屬感。正如巴黎奧申委委員佩盧克斯所說:“我們希望加強巴黎和圣但尼之間的聯系,并確保圣但尼從中受益。這是一個有些麻煩的地區,但那里充滿潛能。”
“巴黎八分鐘”展示充滿了法國式的激情與創意,2024巴黎奧運會也提前展現了諸多新意。奧運圣火與光明之城交相輝映,人們可以在雄偉的埃菲爾鐵塔下觀看沙灘排球,在香榭麗舍大道上為自行車比賽助威,在莊重的凡爾賽宮中品味馬術,在深邃的大皇宮里領略劍術和跆拳道,在《月亮與六便士》中令人心馳神往的大溪地欣賞沖浪。
巴黎奧運會增設霹靂舞,維持東京奧運會增加的滑板、攀巖和沖浪三個新大項,新增競走混合團體賽,確認男女水翼風箏板成為帆船競賽項目。現代五項也有了很大改變,觀眾將在90分鐘內觀看完所有五項比賽。馬拉松賽事將增設大眾組,在比賽條件與賽道等方面與正賽相同。
巴黎奧運是歷史上首次在奧運會與殘奧會中使用相同的會徽。埃斯坦蓋表示:“這是歷史性創舉,代表著我們對這兩項賽事的期待和愿景是相同的。”會徽將奧運圣火、金牌與國家象征瑪麗安娜三者融為一體。巴黎奧組委表示,1900年首次有女性參與的奧運會便是在巴黎舉辦,將瑪麗安娜融入設計中,既代表著女性元素,表達了巴黎奧運會對女性運動員的敬意,也是在向歷史致敬。瑪麗安娜作為法國代表性的擬人化形象,表達了每一個人都能獲得奧運歸屬感。巴黎奧運會男女參賽比例預計各占50%,切實突出性別平等的理念。
在踐行綠色環保理念上,籌備中的巴黎奧運會也取得了實質性進展,有可能成為首屆完全符合《巴黎氣候協議》的奧運會。為達成比2012年倫敦奧運會減少55%的碳排放這一目標,一項具有突破性的減排戰略呼之欲出。巴黎市政府承諾: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自行車或步行前往比賽場館的觀眾可達100%,巴黎交通系統可供門票持有者免費使用,從多數歐洲首都乘坐火車或飛機抵達巴黎用時不超過3小時,法國高鐵網保證從境內85%的城市抵達巴黎的時間在4小時內。
綠色環保的理念在其他方面也有所展現。新建的水上運動中心將由太陽能電板覆蓋全部5000平方米的懸浮弧形木構屋頂,回收再生材料將廣泛使用在內部設計上。
巴黎奧組委主席埃斯坦蓋表示:“巴黎奧運會將是第一次公眾與運動員在同一場地或以相互關聯的方式體驗的奧運會。”這一承諾很大程度上體現在巴黎奧運會相關的特色文化活動中。除了謀劃大眾馬拉松賽、大眾自行車等參與度廣泛的項目外,奧組委還積極與教育部和體育部合作,加強學校體育實踐,啟動“每日半小時”的學校體育項目。
2024是巴黎第三次舉辦夏季奧運會,距離上次舉辦已經過去整整一個世紀。巴黎首次舉辦奧運會是在1900年,之后是1924年,膾炙人口的奧林匹克格言“更快、更高、更強”正是在這屆奧運會上第一次引入。
100年后的今天,熱愛運動、擁有開放胸襟的法國人依然對舉辦奧運展現出熱情。受新冠疫情的影響,盡管有一些組織呼吁政府取消奧運會,但東京奧運會的成功一定程度上消減了人們對疫情的擔憂。法國國民議會奧林匹克工作組聯席主席胡尼科表示:“大多數法國人支持舉辦2024奧運會,這很重要。”巴黎奧組委首席執行官索博伊斯稱:“可持續性和與公眾的聯系是巴黎為這屆奧運會設立的目標。讓我們將奧運會推向下一代人。”
當然,仍有人對巴黎奧運會持悲觀態度,主要是圍繞民生問題,比如對奧運會的投入會導致公共資金大量揮霍、居民流離失所、公共空間被壓縮等,但節儉、綠色的舉辦理念被深入貫徹,鼓舞了民眾的信心。2020年12 月的民意調查顯示,法國民眾對巴黎奧運會的支持率高達84%。法國媒體稱,東京奧運會在法國的收視率比里約奧運會提升了10%,相比之下,東京奧運會在歐美大多數國家的收視率呈現明顯下降趨勢。索博伊斯說:“我們相信體育的力量,相信體育可以為人們的生活帶來美好。”
法國政府希望這屆奧運會帶動歐洲其他國家重燃對奧運的熱忱。對此,法國歐洲事務部長博恩設想,歐盟運動員應佩戴歐盟標志的徽章并展示旗幟。他曾在社交媒體上表示,來自歐盟27國的運動員在東京奧運會上共獲得288枚獎牌,比美國、中國、英國都多,希望在巴黎奧運會上有更多獎牌被歐盟運動員獲得。比利時歐洲議會議員維爾霍夫施塔特也表達了同樣的觀點:“我很想看到運動員衣服上的國徽旁邊有歐盟標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