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也
東京奧運會組委會招募志愿者,最初計劃為8萬人,分配去做引導、交通、競技支援、生活支持等工作,部分志愿者還將承擔醫療、媒體、場館運營、技術保障等具有專業技術的工作。
志愿者的工作覆蓋了奧運會運營保障的方方面面,并非人人都能擔此重任。根據東京奧組委的設計,報名的志愿者要年滿18歲和擁有日本居住權,在情感和觀念上對奧運會有認同感,并具有外語溝通能力和奧運知識。通過考核評價,最終成為東京奧運會的志愿者,并不容易。
螺絲釘也有靈魂,東京奧運會承載著每一位志愿者的夢想,推動人們來嘗試。日本媒體報道過一位專門學校的在讀女生,她想從事讓人們享受體育的企劃類工作,希望能夠在黑暗中傳遞讓人感動的力量。她成為奧運會志愿者的動力就是與來自世界各地的人交流,拓寬自己的視野,為實現自身的夢想邁出重要的一步。志愿者已經不只是默默支撐國際級賽事運行的崗位,更成為承載著夢想的舞臺。這也許是競技之外更為廣泛的意義。
與年輕有夢想的志愿者不同,東京奧運會也有一些老齡志愿者。一位現年77歲、曾經在1964年東京奧運會擔任過志愿者的老人,他的夢想更為現實,想證明自己可以照顧別人,而不用被別人照顧。不向年齡低頭的氣勢支持著他每天坐最早班的火車,從神奈川縣平塚市趕到東京完成志愿者工作,再搭乘最晚的火車回家。老人說,在這個過程中,體會到了在家感受不到的快樂。
每一位志愿者都像一顆有靈魂的螺絲釘,他們經歷層層選拔和錘煉,成為站在東京奧運會上的那一員。奧運會就是他們實現自己夢想的方式。
日本導演竹內亮在關于東京奧運會的紀錄片《雙面奧運》中,記錄了中國籍的奧運志愿者為排球比賽工作的場景。這位排球迷在郎平執教中國女排最后一場比賽后,為中國女排播放了《陽光總在風雨后》。這一幕讓電視機前的中國球迷感動,也讓女排隊員落淚。每一位女排隊員和郎平擁抱的場景,也讓這位志愿者感動落淚。
奧運會的魅力不只在競技本身。贏得比賽讓人激動興奮,成績的突破讓人感受成長,注定失敗仍在堅持、絕境中實現逆轉等更是成為奧運歷史中的經典鏡頭。在這些激動、興奮、感動背后,始終如一的是志愿者們及時、高效、優質的工作。這屆特殊的奧運會更能體現出志愿者的作用。
首先是鼓舞參賽選手。運動員已經習慣在觀眾吶喊聲中比賽,現在必須面對安靜的賽場。志愿者賽場運營工作中重要的一環是代替觀眾給選手加油。他們用自己的聲音和現場的環境音點燃了選手的激情,東京奧運會的比賽質量才更有保障。用中文播報中國女排隊員的名字,便是鼓舞球員的方式之一。
其次是保障代表團生活。德爾塔病毒肆虐,東京奧運會面臨嚴重的健康威脅。一方面,各類場所的消毒、清潔等工作基本上都由志愿者完成;另一方面,在疫情下的緊張氣氛中,通過溝通交流幫助入境的外國代表團成員適應日本的生活,也是志愿者重要的工作。這些工作帶給運動員穩定的心態以及基本正常的運動狀態,保證在比賽中更好地發揮出水平。日本媒體采訪了以色列棒球隊的捕手,這位選手對支持他正常比賽的志愿者表示感謝,志愿者的工作讓他感受到溫暖和關懷。
第三是解決突發問題。志愿者在引導、交通等方面的工作中,會遇到很多不可預知的問題。及時解決這些問題,確保選手正常參賽,盡可能降低選手在異鄉的局促感,也是志愿者的工作之一。據《朝日新聞》報道,8月13日,牙買加110米欄選手帕克門特在志愿者的幫助下驚險地搭上了最后一趟去往賽場的班車,在比賽中獲得冠軍。他專門錄制了視頻,感謝那位幫他趕車并且為他支付車費的女性志愿者。
正是因為這些志愿者看似平凡的工作,東京奧運會賽場內外傳來不少溫情的聲音。運動員奉上對志愿者的贊美,比如“謝謝你們,讓奧運會成為令人難忘的精彩盛會”。澳大利亞女子皮劃艇冠軍??怂拐f:“東京奧運會的志愿者是最棒的,謝謝!”
一聲質樸的“謝謝”,是對志愿者最大的褒獎。一位女性志愿者認為,這些經歷會變成人生中的財富和重要的記憶。
從東京獲得2020年奧運會舉辦權之后,日本就進入了全社會的奧運準備期,通過幾年的努力,奧運熱情達到頂峰,志愿者的招募情況便是佐證。2019年1月2日,東京奧組委發布志愿者報名數量達到204680人,是計劃招募人數的2.5倍左右,其中日本籍人士為64%。
火熱的報名狀況甚至將成為奧運會志愿者的門檻抬高了很多。據《日刊體育》的報道,截至2019年9月12日,確認錄用的志愿者為80421人,落選者數量為12萬人左右,超過一半的報名者都未能實現自己的奧運夢。
然而,隨著2020年新冠疫情蔓延全球以及日本國內疫情嚴峻,日本的奧運熱情呈現下降趨勢。一些人因為反復的“國家緊急事態宣言”陷入生活困境,還有人擔心奧運會將導致疫情加劇,影響自身健康。伴隨著奧運氣氛的下降,志愿者數量也開始減少。據NHK報道,截至2021年6月,累計約有1萬名志愿者退出。東京奧組委并未補充招募志愿者,導致留下的志愿者要承擔更大的工作量。在疫情和高溫之下,他們的身體健康面臨嚴峻的考驗。
2021年夏天,日本遭遇罕見的高溫天氣。因為防疫的需要,志愿者在工作中需要戴好口罩,有些甚至需要帶上護目鏡、手套等,中暑成為影響志愿者身體健康的一大危險。
截至8月9日,累計有60名志愿者在奧運會期間中暑,新冠感染者則相對少很多,這大概與在奧運會期間對志愿者的保護比較到位有關。從7月1日各國代表團陸續進入日本至8月8日奧運會閉幕,有6名志愿者感染了新冠。
在高溫和疫情的雙重壓力下,東京奧運會能夠基本平穩地完成,足見志愿者的高素質和工作效果的卓越。正是因為他們螺絲釘般的存在,東京奧運會才能夠平穩、安全地進行。
志愿者是每一屆奧運會都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承擔了競技之外的大多數工作,卻很可能被忽略?,F代奧運會的規模、地球災難性事件的壓力、不同文化間交流的障礙等,都讓志愿者的存在變得日益重要。2022年北京冬奧會是對我國在疫情中舉辦國際大型賽事的一次考驗,要順利通過這次大考,高素質的志愿者必不可少。人類未來也許會面臨其他危機,東京奧運會帶來的經驗和志愿者所做的努力,都將成為在危機環境中努力辦奧運的參考。
東京奧運會志愿者的表現具有不同以往的特殊意義,他們理應在閉幕式上受到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的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