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笙
在公布的“全民健身計劃”中,有一條很受關注,即:推動武術、龍舟、圍棋、健身氣功等中華傳統體育項目“走出去”。而“走出去”帶來的好處不僅是中華傳統得以弘揚,對個人發展來說也有極大的裨益。
郝雨是個非常普通的女孩,長得普通、成績普通、家境也普通。她媽媽文化不高,但對女兒的教育卻挺重視,剛好縣里有個武術班,雖然只有一位老師,但聽說是省武術協會的,關鍵是收費不貴,她媽就把郝雨送去學習武術,本意其實就是覺得孩子反正得學點什么。
與很多被迫學習某種技能的孩子不同,郝雨雖然不是天才型,但卻挺喜歡的,一堂課都沒落過,表現也不錯。
高中時,因為繁重的課業壓力,郝雨產生過厭學情緒,剛好身邊有親戚家的孩子有留學計劃,她也開始關注相關訊息。查來查去,她決定去法國讀公立校,零學費,生活費的話,省一省一年10萬就夠了。她媽媽聽到后,表示支持女兒的決定,既然女兒的成績在國內讀不到985和211,每年10萬元的費用家里也出得起,不如讓女兒出去見識見識。就這么愉快地決定了。為此,英語都只能考到80分的郝雨,硬是僅用一年的時間,就把法語考到了B1——這是法國公立校留學簽證的硬杠。
到了法國,郝雨繼續上預科,偶然的機會,在網上看到一個中國女孩因為在街頭彈古箏成為網紅,也是在法國一座城市。她立刻動了心,在某個周末,她也站在了異國他鄉的街頭,打了一套拳。郝雨肯定算不上什么武林高手,但她的拳法非常漂亮,尤其在外國人眼里。
在法國,除了巴黎,所有城市的規模跟中國比起來,都只是小城。盡管如此,郝雨的表演還是吸引了不少人觀看,他們靜靜地看,然后在她的紙盒里放下一些零錢。回到公寓一數,郝雨驚呆了,竟然有100多歐元!折合人民幣八九百!
更神奇的還在后面。又在街頭表演了幾次后,郝雨收到兩個家教的邀約,一個是媽媽請她教一個小女孩,一個是成年人自己對這種中國功夫著了迷。再后來,郝雨開始受邀參加一些校內和校外表演,收獲了贊賞和掌聲。對此郝雨總是很凡爾賽地對他們說,中華武術博大精深,我學到的連皮毛都算不上。
郝雨只是一名普通的武術愛好者,她也沒有因此成為網紅,但武術讓她比其他留學生更早地融入當地的社會,實現了經濟獨立,并對她在法國工作簽證有莫大的幫助。這些經歷對她來說異常珍貴,更重要的是,郝雨說,由此產生的民族自豪感,是無法用語言描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