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建東 邢露
城鄉統籌發展是我國城市和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議題,也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根本要求。城鄉統籌發展實質上就是要以同等的地位和角度來看待城市經濟與農村經濟,強調在社會發展與國民經濟發展中通盤籌劃城鄉發展,促進城鄉社會經濟一體化建設。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在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斷取得新進展,保證全體人民在共建共享發展中有更多獲得感”。
天福“美好生活家園”是由企業牽頭、社會共建的促進鄉村振興與社會和諧的重要平臺,也是新時代背景下探索社會治理新模式的“試驗田”。天福“美好生活家園”在規劃設計時從教育、工作、社會保障、醫療等八個生活方面出發,歸納出“五大中心,十大配套”的標準模式:教育中心、醫療中心、養老中心、創業中心、鄰里中心,并以此作為天福“美好生活家園”的硬指標。同時,天福“美好生活家園”還創新共建、共贏、共享的“三共”生態合作理念,通過會員組織平臺——共享住房合作會形成合力,以促進社會經濟發展為愿景,共同啟動“美好生活生態圈”。
城鄉綜合體是在天福“美好生活家園”基礎上提出的一種新的房地產發展模式,對城市發展進程和城鄉統籌發展有重要影響,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我國城市化進程中日益突出的人口和土地問題。城鄉綜合體基于產品和業態的多元組合,實現了資源的互補、聯動和共享,對人群、產業等有較大吸引力和凝聚力,對于加快城鄉經濟發展,推動城鄉一體化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城鄉綜合體”一般包括寫字樓、公園、住宅公寓等業態,并根據所屬區域經濟特點在功能上有所側重。其具體內涵主要包含三個方面,可以簡單概括成“三結合三優化”。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大力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建設,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治理理論的不斷發展。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強調,社會治理是國家治理的重要方面,“必須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建設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確保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安定有序,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
“城鄉綜合體”應當以改善民生為著眼點,建立“城鄉綜合體”社區管理的長效機制。一方面,應當注重延伸政府的管理與服務職能;另一方面,也要注重充分發揮村委會、社區居民的自治作用,以提高城鄉綜合體的自治能力和自治水平。通過各種形式的宣傳,發動廣大居民積極參與自治,營造良好的自治氛圍,通過居民代表大會、居民小組會議等形式讓居民充分參與到城鄉綜合體的建設中,充分落實“需求由居民表達,問題由居民討論,事務由居民參與”的理念,為居民提供優美舒適的居住環境。
城鄉綜合體具備滿足現代化城市最基本的需求,在現代化都市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適應當代需求的城鄉綜合體模式,一方面有助于打破城鄉之間的壁壘,促進城鄉融合發展;另一方面也有助于人們更好地融入新環境,適應新生活。城鄉綜合體應當以滿足城市現代生活為著力點,實現城市功能“度”的跨越。在城鄉綜合體的建設過程中,應當優化城鄉功能業態,強化辦公會展、商貿購物、交通物流、文化娛樂、田園觀光和社交休閑等多業態互補,推動單一項目向綜合配置的轉型,以彌補以往城市、鄉村功能業態單一的問題,以全新的功能業態來滿足現代居民日益增長的物質和精神需求,為城市和鄉村發展的可持續性和宜居性奠定基礎。
城鄉綜合體是“生產、生活、生態”有機融合、相輔相成、相互促進、和諧發展的現代城鄉統籌發展理念,是第一、二、三產業各領域全面拓展,多種業態并存,有機交織、多元經營、共同發展,為城鄉居民提供多元化服務的新型載體。未來城鄉綜合體的發展應當圍繞城鄉基礎產業,延長產業鏈條,以科技為支撐,融合多個相關產業,構建多功能、復合型、創新型的產業結合體。同時,也可引入當前“智慧綜合體”的概念,在城鄉綜合體建設過程中,運用互聯網、大數據等構建互動交流平臺、協調共享平臺等,以推動現代城鄉經濟的共同發展。
以人為本是現代城市發展的核心,城鄉統籌發展和共同富裕的實現并不等同于平均主義。城鄉發展也應當結合地理特征劃分出輕重緩急。城鄉發展的核心是人,人愿意去哪里,哪里就是城鄉建設的主戰場。
城鄉綜合體應與城市其他區域之間以快速便捷的交通為紐帶,為產品流通和居民出行提供便利條件。城鄉綜合體的規劃設計不僅要注重構建外部區域的交通網絡,還應當梳理好內部交通系統,對綜合體內外部交通的一體化設計才能保障交通體系的完整性。
合理的產業布局與結構能夠保障區域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同時也能保障區域主導產業對其他產業的帶動作用,從而使區域整個經濟增長不斷獲得新的驅動力。城鄉綜合體的發展并非越快越好、越全越好,應當根據當地區域特色以及市場需求等擁有準確的定位規劃,因地制宜促進綜合體的可持續健康發展。
城鄉綜合體應當加快基礎設施配套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為城鄉項目引進和產業集聚創造有利條件。同時,可以健全城鄉綜合體管理機構,理論規劃、建設、運營、管理等職權和工作機制,深化投資、融資改革,拓寬渠道,鼓勵和引導外資和各類社會資本參與到新城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的建設和經營中,從而全面改善居民生活環境,不斷提高居民的消費水平和質量,使城鄉綜合體更具吸引力。
城鄉綜合體是對于“美好生活家園”的再一次探索,也是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的一種新模式,我們應當注意:第一,對美好生活家園的深入研討,深挖當前年輕人的需求與愛好,年輕人是未來;第二,加強城鄉綜合體的配套設施與服務設施建設,完善的設施配套是區域發展的基礎;第三,加強與政府共建,通過與政府合作保障項目的實施落地。
“城鄉綜合體”的提出,正是對城市和鄉村融合的一次新的探索,是促進城鄉統籌發展和區域一體化建設的新的嘗試,也必將有助于城鄉共同富裕的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