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美鶯
作為一種惡性腫瘤,肺癌發(fā)病率近幾年呈不斷增高趨勢,且其病死率和發(fā)病率目前在惡性腫瘤中最高。該病癥發(fā)生后,大部分患者因感覺不適就診時,已處于中晚期,且喪失了手術治療時機[1]。為了延長患者生存期,目前臨床主要采用局部放療、全身化療等方式進行治療,但患者生存期短,預后較差,若肺癌出現(xiàn)遠處轉移,則放化療還會引發(fā)一系列不良反應,如肝功能損傷、免疫力降低、惡心嘔吐等,從而對其生理、心理健康造成影響,甚至導致其生存質量大大降低[2]。而通過在放療前提下給予患者百合固金湯加減治療,此種方法可改善功能狀態(tài),發(fā)揮減毒增效的作用,還可增強免疫力,減輕生理、心理痛苦,進而提升其生存質量[3]。本研究選擇2016年1月—2018年12月接受治療的肺癌患者120例,根據不同方案分組,設置2組對比,各60例。即分析肺癌放射治療不良反應采用百合固金湯加減治療的作用,現(xiàn)將報告內容闡述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擇2016年1月—2018年12月接受治療的肺癌患者120例,根據不同方案分組,設置2組對比,各60例。采用統(tǒng)計學處理患者數(shù)據資料:試驗組男性34例、女性26例;年齡40~75歲,平均(63.3±3.5)歲;病程2~8個月,平均(5.1±1.5)個月;TNM分期:Ⅲ期32例、Ⅳ期28例;病理類型:腺癌12例、鱗癌12例、大細胞癌36例。參照組男性36例、女性24例;年齡40~75歲,平均(62.5±3.4)歲;病程2~8個月,平均(5.3±1.2)個月;TNM分期:Ⅲ期34例、Ⅳ期26例;病理類型:腺癌10例、鱗癌12例、大細胞癌38例。各組數(shù)據信息經臨床統(tǒng)計學檢驗和處理,P>0.05,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可比較。本試驗滿足倫理委員會要求。
1.2 診斷標準患者均滿足《肺癌診療指南》(2015年);均經病理活檢穿刺、X線、CT等檢查確診[4]。
1.3 納入與排除標準納入標準:均滿足上述診斷標準;均具有放射治療指征;均具有正常交流、理解、溝通能力;預計生存期>3個月;均知曉本次試驗,且簽訂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全身免疫系統(tǒng)疾病者;合并重大感染疾病者;近期接受抗腫瘤治療者;依從性差或配合度差者;中途脫落者;合并其他惡性腫瘤者;妊娠期哺乳期女性[5]。
1.4 方法
1.4.1 治療方法參照組采取放射治療,即接受三維調強適形放療,設置放射劑量:50~60GY/20~30次,治療時間3周。在此項措施前提下試驗組采用百合固金湯加減治療。組方:石斛12 g,天花粉15 g,北沙參15 g,玄參10 g,川貝母9 g,百合20 g,麥冬15 g,熟地黃12 g,生地黃10 g。隨癥加減:嚴重口渴、口干者加石斛12 g,天花粉15 g,北沙參15 g;氣短、乏力者加黃芪15 g,西洋參15 g;鎖骨上淋巴結給予鼻咽清毒顆粒口服,加山豆根9 g,生黃芪20 g,板藍根15 g,玄參15 g;骨髓抑制加巴戟天15 g,補骨脂15 g;放射性肺炎加薄荷5 g,魚腥草30 g;放射性食管炎加野菊花10 g,金銀花15 g。采用清水對中藥飲片進行清洗,浸泡0.5 h,用水熬煎0.5 h后濾出上清液,將適量水加入殘渣中,繼續(xù)煎煮15 min,將上清液濾出,合并所有上清液,濃縮分帶,100 ml/袋,分早晚2次溫服,1劑/d,于放療次日服用,治療時間為3周。
1.4.2 觀察指標對比研究參照組和試驗組總有效率、不良反應情況(觀察記錄骨髓抑制、放射性食管炎及肺炎等發(fā)生情況)、生存質量(工具采用SF-36量表,評估項目為4個功能因子,即社會、軀體、情緒、生理等功能,滿分為100分)及1、2年生存率。
1.4.3 療效判斷標準參照WHO關于實體瘤的療效標準作出評價。進展(SD):病灶直徑增加≥25%,且增加十分明顯;穩(wěn)定(PD):未產生新病灶,原病灶無進展;部分緩解(PR):病灶縮小十分顯著,且維持≥30 d,最大直徑縮小≥50%;完全緩解(CR):病灶完全消失,且持續(xù)時間≥30 d[6]。總有效率=(CR+PR)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0%。

2.1 2組患者總有效率對比參照組和試驗組總有效率對比,試驗組更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總有效率對比 (例,%)
2.2 2組患者不良反應率對比參照組和試驗組不良反應率對比,試驗組更優(yōu),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組患者不良反應率對比 (例,%)
2.3 2組患者生存質量評分對比參照組和試驗組生存質量各項分值對比的數(shù)據表明試驗組更優(yōu),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2組患者生存質量評分對比 (例,
2.4 2組患者生存率對比參照組和試驗組1、2年生存率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2組患者生存率對比 (例,%)
目前在治療肺癌的過程中,放射治療是十分重要的手段之一,其可減輕疾病癥狀,對腫瘤增殖進行有效控制,還可延長生存期。對于無法耐受手術的患者,其可作為局部療法發(fā)揮一定治療作用。但放療科引發(fā)患者多種毒性反應,如消化不良、血象降低、潰瘍、充血、脫發(fā)、頭暈、嘔吐、惡心等,從而對患者的生存質量和療效造成影響[7]。而在常用治療惡性腫瘤手段中,中醫(yī)藥發(fā)揮著積極的作用,其可增強療效,減少不良反應,提升患者生存質量和耐受力。在中醫(yī)學中,肺癌屬于“息賁”“肺積”范疇,患者發(fā)病主要是因長期情志失調、飲食不節(jié)、勞倦內傷、外邪侵襲等造成,患者一旦發(fā)病,則其癥狀表現(xiàn)為正氣虛弱、毒邪襲肺,并出現(xiàn)脈細無力、食欲不振、呼吸不暢等癥狀,所以中醫(yī)治療的原則為解毒、益氣、養(yǎng)陰等[8]。在放療期間,通過對患者采用百合固金湯加減治療,其組方中川貝母祛濕化痰;北沙參、生地黃、石斛、天花粉、百合等可滋陰補氣、祛除肺部痰瘀、滋陰潤肺等,諸藥合用,則可發(fā)揮滋陰潤肺、止咳化痰、益氣養(yǎng)陰等功效。放療聯(lián)合中藥不僅能改善患者各種癥狀,還能減少其不良反應,從而進一步提升其生存質量[9]。本研究結果顯示,參照組和試驗組總有效率、不良反應率、生存質量各項分值對比均試驗組更優(yōu),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參照組和試驗組1、2年生存率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可見,肺癌放射治療期間采用百合固金湯加減治療對于減少不良反應發(fā)揮著極大的優(yōu)勢和作用。
綜上所述,肺癌放射治療期間采用百合固金湯加減治療的效果十分確切,既可有效改善患者各種癥狀,且可減少骨髓抑制、放射性食管炎及肺炎等發(fā)生率,還能改善患者生存質量,所以可做進一步推廣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