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建華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古往今來,誰不熱愛自己的家鄉?俗話說得好,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每個人的家鄉都有值得驕傲的美味特產和風土人情,說起來真是如數家珍。走進家鄉,走進最美的風景。
最美居家小鎮
張楚楚
各式各樣的建筑矗立在四方,氣勢磅礴的觀景橋連通兩岸,郁郁蔥蔥的樹木隨風搖曳,清澈見底的湖水平靜悠然,滿架的鮮花美得讓人心醉……這是無比美好的地方——南康家居小鎮,國家4A級風景名勝區。
當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灑向小鎮,一切顯得更加生機勃勃。陽光穿過樹梢,落在地面上,這是大自然的創作。陽光照在建筑上,它們愈加耀眼。建筑以各大洲、各國家、各民族、各朝代為主線,分布在小鎮四方,為人們展現出各地的民族特色,同時又體現出中國客家建筑的特色。小鎮似人間仙境般夢幻,湖面波光粼粼,不時有鳥兒掠過,增添了一份俏皮;連接景物的長廊古樸淡雅,點綴的鮮花散發出的迷人香氣,引來了蝴蝶翩飛。
相比于夜晚燈光璀璨奪目、交相輝映的小鎮,我更喜歡白天恬淡而自然的居家小鎮。
家鄉美味之“荷包肉”
劉慧玉
“無肉使人瘦”這是東坡對豬肉的喜好,而我對家鄉南康的特產美食“荷包肉”,情有獨鐘。
“荷包肉”是贛南地方的宴席佳肴,清香四溢,較之其他食物更別具一格。
每當逢年過節,外婆便會早早地起床,把曬干的荷葉煮軟備用,然后把一粒粒白白胖胖的糯米倒鍋內翻炒。隨即將溢香的糯米、八角、茴香等仔仔細細磨成粉,同時將方正的五花肉腌制好。緊跟著,外婆把肉骨頭慢熬成湯,與磨好的粉和五花肉相拌。這一道主工程就大功告成了。
接下來就是包。將兩三片荷葉墊于底下,折成窩狀,把主料倒入其中,小心包好,大火燜煮,要連續四個小時呢。
你快瞧!冒著白氣的“荷包肉”上桌了,一群小孩兒爭先恐后地掀開那層黑碧皮囊。嘗一口,清清淡淡的荷香,濃而不烈的肉香,幽幽的糯米香,便縈繞于口齒舌根之間,沁人心脾。拌飯下酒,老少皆宜。吃著這道美味,你會由衷贊嘆:客家人真了不起!
千年貢品——沙田柚
張 蕊
我的家鄉江西南康,被農業部授予“中國沙田柚之鄉”。
沙田柚長在贛南紅土地上,它從不嫌棄生長的環境,院子里、田野里、水塘邊、山坡上……到處都有它的身影,就像那不畏艱辛、歷經劫難、頑強不屈的客家人。
春天,它開著并不耀眼的白花,幽幽的甜香隨風飄來。夏天,在烈日和暴雨下,它奮力成長,長得枝繁葉茂。到了中秋時節,累累碩果掛滿枝頭,陣陣甜香撲鼻而來。
吃月餅,品柚子,賞月色,是家鄉人中秋之夜的必修課。剝開柚皮,里面是飽滿的肉瓤,有紅色的,也有白色的。顏色雖不同,但都是汁多肉甜,脆嫩可口,老少皆宜。小家伙既可食用,又有藥效。怪不得在古代,沙田柚一度成為貢品呢!
柚子的皮,曬干之后,還是做菜的極好調料。這樣看來,“中國沙田柚之鄉”可不是隨便說說的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