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月


柴京云,男,1957年8月生人,漢族,祖籍山西大同, 研究館員?,F任中國曲協快板委員會副主任兼秘書長、大同市曲藝家協會主席、云海曲藝社藝術總監,1992年被大同市總機關黨委評為優秀共產黨員,1993年被大同市委評為優秀共產黨員,1991年、1993年、1994年、1995年、1997年被大同市總工會評為優秀共產黨員,1991年、1995年、2000年被大同市直屬機關委員會評為優秀黨員。
2021年,“十四五”開局,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由此開啟,中國共產黨也將迎來百年華誕。中國共產黨與時代同步伐、與人民共命運,跨過一道又一道溝坎,取得一個又一個輝煌勝利。為喜迎建黨100周年,《曲藝》雜志融媒特推出“一片丹心向陽開”專題,通過對奮斗在曲藝界優秀共產黨員的集中展示,講述他們的動人故事和先進事跡,宣傳他們的道德情操和星火精神,展現他們的真摯情懷和良好風貌,發揮他們的道德引領和價值引領作用,向全社會展現曲藝界健康向上、見賢思齊的思想風貌,為謳歌黨的百年歷程提供曲藝人的道德力量和精神坐標。
柴京云,一個有著32年黨齡的共產黨員。從外表上看,他是一個典型的北方漢子,身材魁梧,說話嗓音洪亮,舉手投足間,處處顯現出一股男性特有的陽剛之氣。多次接觸后你會發現,他是一個極其善于思考、思維嚴謹且有創新精神的人。一旦思考成熟了,便立即付諸行動。這是柴京云一貫的工作作風。
柴京云自幼酷愛藝術,長期從事群眾文化事業,集吹、拉、彈、唱、編、導、演于一身。他創作、表演各類文藝作品500多個,各級刊物發表作品200多篇,有近300件作品獲獎。其中,相聲《理發》(與弟合作)獲全國相聲評比創作表演三等獎;故事《虎子上前線》獲全國少兒講故事大賽一等獎;小品《信任》(導演)獲全國“老龍口”杯少兒戲劇小品大賽一等獎;歌舞劇《山丹花開》(導演)獲全國兒童戲劇評比優秀導演獎;大型民俗歌舞組畫《想親親》(總導演)獲第八屆中國民間藝術節金獎;歌曲《我的家鄉在塞北》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三十五周年全國征歌評比中獲三等獎并由彭麗媛演唱,選為“每周一歌”。歌曲《黨啊,你是祖國的春天》《礦山的小花》《牛犄角》《中國夢》,舞蹈《塞北美》《黑小伙》《火之鳳》《喜中淚》,小品《初戀》《卡拉OK羊肉串》等節目均在全國、全軍文藝比賽中獲獎。由他編曲、指揮的無伴奏合唱《一鋪灘灘楊柳樹》在全國第九屆“群星獎”聲樂比賽中獲優秀獎;他編導的表演唱《出發前的婚禮》(與王頌合作)在中央電視臺舉辦的全國第十五屆“飛天獎”大型頒獎晚會上受到好評;他帶領全家演出的《七嘴八舌拉家?!返裙澞窟B續獲得山西省首屆“春筍杯”家庭音樂會第一名,全國首屆美好家庭評選銀獎,中央電視臺“歡樂之家”全國電視觀眾展評優勝獎并參加了全國首屆家庭文化節頒獎閉幕式演出,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
從20世紀70年代末,柴京云、柴京海兄弟潛心研究地方曲藝,創立了“大同數來寶”這一深受當地群眾喜愛的曲藝形式,并創作表演了《怨誰》《下崗》《家丑外揚》《酒后失言》《望子成龍》《防不勝防》《婆媳之間》《你幸福嗎》等一批膾炙人口、廣為流傳的大同數來寶作品。這些作品分別獲得大同市職工文藝會演金獎,山西省曲藝大賽金獎,晉冀魯豫第八、九、十屆“山河杯”曲藝大賽金獎,全國“五一”晚會評選最佳表演獎,全國首屆“四進社區”文藝展演銅獎,中國第二屆中部六省曲藝大賽金獎,中國第二屆職工藝術節曲藝大賽金獎,中國曲藝快板藝術精品展演成就獎和曲種創新獎,全國產業系統“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向祖國回報”曲藝大賽金獎,第三屆山東國際大眾幽默藝術節金獎,第六屆中國曲藝節節目創新獎,全國第十一屆、第十五屆“群星獎”曲藝比賽金獎,第五屆、第八屆中國曲藝牡丹獎(中國曲藝最高獎)等大獎。由中國文聯音像出版社、山西音像出版社出版發行了《柴京云柴京海大同數來寶精選》磁帶、VCD、CD、DVD共13集三十萬余盤。中國曲協等單位編輯出版了《柴京云柴京海大同數來寶論文選集》,《山西曲藝》編輯出版了《柴京云柴京海獲獎作品專集》。中國戲劇出版社出版發行了《柴氏兄弟曲藝選——大同數來寶》《大同數來寶獲獎作品集》等專著;中國曲藝家協會等單位于2001年、2009年舉辦了“柴京云柴京海大同數來寶藝術研討會”,2007年大同數來寶被評選為“大同市十大城市名片”。2009、2015年大同數來寶兩度進京專場演出獲得成功,轟動曲壇,被中國曲協譽為曲藝改革的一面旗幟。2015年,柴京云創辦了大同云海曲藝社,一年內連演180場,場場爆滿。曲藝社每年組織曲藝家到基層送歡樂慰問演出60多場。
柴京云長期從事工會工作,他將曲藝事業與職工文化做到深入融合,使曲藝事業在大同有了廣闊的天地,大同市的職工文化建設有了長足的發展,在全山西省獨樹一幟。山西省總工會在大同召開了全省職工文化陣地建設現場會,推廣了大同經驗。
在職工文化建設上,他重點抓了大同市工人文化宮建設。一是堅持文化宮的公益屬性,不搞場地出租,不搞創收項目,一心一意為職工服務。二是爭取到市總支持,加大投入力度。20世紀90年代,市總對第一工人文化宮進行了改擴建;2007年把原先功能單一的影劇院建設成為功能齊全、服務水平較高的職工文體活動中心。三是以工人文化宮為依托,每年組織數十項、近百場、近十萬名職工參與的職工文化活動。如,以攝影展、歌唱比賽、世紀樂典等為內容的“相約文化宮”活動,成為大同職工最為喜愛的文化活動之一。同時,下大力氣抓好基層文化活動場所建設,提出每個縣區都要有文化宮、俱樂部,1000人以上的企業要有固定的職工文化活動場館,1000人以下的企業要建立職工活動室、職工書屋等場所,并推動這項工作列入市委、市政府出臺的《關于深入貫徹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決定>加強建設文化強市的實施意見》之中。在他帶領下,2010年全市新建、改擴建職工文化活動場館400余萬平方米。市總還命名了8個“企業職工文化示范基地”。
在他的帶領下,全市建立起3支職工文化隊伍,成為全市職工文化發展的骨干。一是建立起一支熱心工會文化事業的工會干部隊伍。全市現有負責職工文化的工會干部1100名,專職文化宮、俱樂部管理人員60名。二是建立起一支專業素質較高的藝術人才隊伍。近年來,市總先后命名了150位“工人歌唱家”和“工人藝術家”,他們是大同職工文化隊伍中的領軍人物。一批“工人藝術家”先后獲得“中國曲藝牡丹獎”、兩屆中國職工藝術節金獎、文化部群星獎金獎、中央電視臺青年歌手大賽一等獎等國家級大獎。三是建立起一支在基層的職工文化活動骨干隊伍。近年來,在他的帶領下,市總累計培訓職工4萬多人,不少藝術團隊成為活躍在基層文藝戰線上的優秀隊伍。市工人文化宮就先后成立了工人藝術團、老年職工合唱團、民族室內樂團等團隊,培養了大批職工文藝骨干。
為了滿足職工對高質量的文化生活的要求,在他的牽頭組織下,市總每年都要組織藝術表演、體育比賽、健身娛樂等職工喜聞樂見、參與度廣、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逐步打造出職工藝術節、職工合唱節、職工文化博覽會、職工趣味運動會等具有大同特色的職工文化活動品牌。其中,連續舉辦了九屆的職工文化博覽會,受到了全市廣大職工的歡迎并取得了豐碩的活動成果,有近200名職工通過參加活動被評為“工人藝術家”和“工人歌唱家”。職工文化博覽會已經成為大同職工文化活動的品牌。2016年舉辦的第八屆職工文化博覽會歷時5個半月,博覽會活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先后舉辦了開幕式文藝晚會、五月風職工文藝調演、相約文化宮廣場文化展演、世紀樂點職工藝術家專場音樂會、基層慰問巡演、相約七夕·愛在大同大型相親聯誼活動,以及多項美術書法攝影展覽、體育賽事等16個大項百余個小項的比賽。全市15萬名職工參加了博覽會的各項活動,涌現出一大批“工人藝術家”“工人歌唱家”和“五一文化獎”獲得者,更有許多新人新作新團隊通過博覽會嶄露頭角,為全市職工文化建設發展注入了生機和活力。為了做出亮色,做出氣勢,做出品牌,他堅持一線工作法,從項目的設計、現場的踩點到細節的安排,都悉心考慮、親力親為。由于這些活動契合了職工群眾的需求,深受職工群眾的喜愛,每一項活動參與人數都非常廣泛,影響十分巨大,因而成為大同職工文化的四大品牌。職工文化活動在職工群眾中的影響越來越大,參與職工越來越多,活動規模不斷擴大,工會組織的影響力、凝聚力、號召力得到不斷增強。
由于柴京云同志卓有成效的工作,他被評為“全國優秀工會工作者”“全國職工文化先進個人”“全國藝德標兵”“山西省特級勞動模范”“山西省職業道德標兵”“和諧中國德藝雙馨優秀藝術家”,并多次榮立山西省、大同市特等功、一等功和山西省五一勞動獎章。柴京云還被選為中共大同市第十一屆、十三屆黨代會代表,山西省第九屆黨代會代表,政協大同市第八至十二屆委員、常委,大同市第十四屆人大常委。其事跡被收入《中國職工自學成才辭典》? 《中國文藝家傳集》。這就是共產黨員柴京云,用自己的行動踐行著黨旗下神圣的誓言。
選自《曲藝界優秀共產黨員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