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燕書
摘要:語文是學習語言的必要途徑,閱讀是讓學生獲取知識的重要方法之一。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改革和發展,新課程對于小學生的閱讀有了新的要求。整本書閱讀屬于新型學習方法,符合現代課程改革的標準和要求,通過整本書活動的有效開展,能切實養成小學生良好的閱讀能力和語文實踐能力,最終實現培養小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目的。
關鍵詞:整本書閱讀;小學語文教學;有效運用
引言
在小學語文教學活動開展實施的整個過程中,教師注重并切實做好相應的語文閱讀教學工作,具有重要的現實價值。教師積極有效地開展閱讀活動,不僅能豐富學生的語文學科知識內容、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學科素養,而且能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樹立正確的閱讀認知,對小學生的成長有較好的促進作用。
一、小學教師指導學生閱讀的態度和時間安排
大多數教師都會在學生進行整本書閱讀的時候進行指導,引導學生正確地閱讀,幫助學生把課堂中的閱讀技巧和閱讀方式合理應用在課外整本書閱讀上。不定期的檢查和詢問學生讀后的感受和理解,也能對學生起到監督的作用,避免學生半途而廢或者假讀。但有一小部分教師不會參與學生課外整本書的閱讀,他們認為既然是課外閱讀,就要給學生充分的自由,讓其自由發揮,沒有對其進行指導和引導,導致學生課外閱讀時不用心,閱讀的書籍五花八門,有的會對學生產生不良影響,影響學生的閱讀效果和整體的閱讀興趣。因此,教師的態度也決定著學生整本書閱讀的最終效果。另外,教師日常教學工作繁重,所以一部分教師不是很愿意花費時間指導學生課外閱讀整本書,認為那樣既增加了自己的工作量,又浪費了自己的時間,耽誤了自己的工作。
二、合理篩選素材,激發閱讀興趣
一本好書,能夠在精神上給予人們永恒的慰藉,這是閱讀過程中必須注重的一點。尤其在小學階段,學生閱讀的每一本書,都將在他們的人生中留下不可磨滅的痕跡。因此,在書籍的選擇上,教師必須慎之又慎。針對小學階段的閱讀教學,教師在挑選整本書閱讀素材時,需要基于兩個原則:第一,符合學生的年齡段;第二,符合學生的興趣點。只有兩點都滿足,才是最佳的讀物。因此,教師只有合理選材,整本書閱讀效率才能得到保障。例如:在學習人教版六年級下冊第4單元的《魯濱遜漂流記》時,課本上的魯濱遜漂流記是節選的。學生在進行節選閱讀時,可能理解不了《魯濱遜漂流記》所反映出來的內容和精神。因此,學生需要進行整本書閱讀。對于學生來說這個故事是比較合適的,比較通俗易懂,而且又具有趣味性。冒險類的故事讓學生更有興趣和耐心,并且學生有能力進行閱讀。教師在學生進行整本書閱讀前,可以自己先閱讀一遍,掌握書本整體內容,來確定是否適合學生,可做修改使之更加貼切學生的情況,進而幫助學生提高閱讀能力。
三、變換教學模式,加深學生理解
在教學過程中,想要使學生在閱讀整本書時有更大的收獲和更好的閱讀體驗,教師可以變換教學模式,以此來加強學生的閱讀興趣,比如,教師可以采取小組合作的閱讀模式,讓學生在閱讀完整本書時,與小組內的同學交流自己的心得和體會,并在小組內派出一名成員來總結概括本組同學對于該本書的閱讀心得。通過這種方式,可以使學生更多地了解其他人的想法,可以使他們以一個更加客觀、全面的眼光來進行文章的分析,除此之外,這種新穎的閱讀方式也可以激發他們的閱讀興趣,使他們能夠帶著整個小組的責任感來進行閱讀,在閱讀中有更多的收獲。教師也可以在班級內開展多樣化的讀書交流活動,讓同學們能夠暢所欲言,發表自己對某一本書的看法。教師也可以就某一本書舉辦一場沙龍會,教師要把話語權還給學生,做個安靜的傾聽者,盡量促成學生之間的思維碰撞,讓他們在盡情地交流中度過美好的“聊書”時光。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都會得到鍛煉,這也有利于融洽、自由的課堂氛圍的營造。四、提升整本書閱讀的課后復習質量
在該節課閱讀討論后學生對該段文本形成了比較深刻的認識,課后作業可以將自己的感悟進行記錄并分享,分享形式可以口頭和書面,分享對象可以是同學,教師,家長,目的為增強學生閱讀后的成就感和分享后的自豪感[15]。傳統教學方法是讓學生做一些練習題作為作業,筆者提出由教師根據學生情況搜集相關材料,制定作業,作業要包含語文基礎知識的訓練和相關拓展閱讀材料的訓練,教師評價時要充分接受各種角度的答案,進行差異化評價。另一種課后作業的形式是由教師提出范圍和深度適中的問題,讓學生聯系閱讀感受和生活實際寫一篇作文或日記,鼓勵學生寫作時進行相關作品拓展閱讀,其中問題應具有引導性和拓展性。例如閱讀《小王子》的課后問題為“如果你遇到小王子,聽到他的經歷,你會對他說些什么?”;閱讀《昆蟲記》的課后問題為“選擇一種動物進行觀察并寫出觀察日記”,閱讀《愛的教育》的課后問題為“記錄平凡生活中有愛的一個人或一件事并寫出自己的感悟”。由于學生會不經意間模仿閱讀文本的寫作手法,這樣的自主寫作訓練可以提高學生的觀察思考能力和寫作能力。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新課程背景下,在小學階段,開展整本書閱讀的意義是 深遠的,也是實際的。一方面,它可以有效提高學 生的閱讀素養,打開學生的閱讀視野,讓學生能夠 快速吸取一本書的精髓;另一方面,學生能從一本 書中觀世界、悟人生,這對學生心智的成長具有重 要的意義和影響。
參考文獻:
[1]左琳琳.小學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的實施策略[N].商丘日報,2020-05-21(007).
[2]張婷婷.小學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設計改進研究[D].西南大學,2020.
[3]康家慧.小學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設計與實施[D].江蘇大學,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