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錫鋼
“諸暨湖田熟,天下一鍋粥”,安華鎮屬于錢塘江流域浦陽江水系,境內有干流一條,支流一條,浦陽江舊稱“浣溪”,亦稱“浣沙溪”,發源于浦江縣花橋鄉高塘村天靈巖南麓,沿著自然傾斜的地勢由南向北,經浦江白馬鎮入布谷湖再進入安華鎮境內,在安華村水面納入大陳江、小江順勢東流,又納勾嵊山麓發源的景佳塢、新塢溪流后至湖頭出境。安華鎮湖頭完小就座落于諸暨七十二湖的第一湖,故得名。
學校東有巍巍勾嵊山,主峰王墳崗高度660米。勾嵊山作為“臥薪嘗膽”故事發生地,越王勾踐勵精圖治、發奮圖強、艱苦創業的精神在中華民族文明進程中有獨特的地位和深刻影響,“臥薪嘗膽”特種郵票曾與“愚公移山、毛遂自薦、聞雞起舞”一起由國家郵政局發行。諸安快速通道躺臥在學校東側,現在已連接世界小商品城義烏市,西面有浙贛鐵路線,南面即安華現代包裝工業園區,北面浦陽江像一條美麗的玉帶緩緩流過,地理位置十分優越。
在1981年本人讀完遠豐小學四年級后,升入當時的湖頭完小續讀五年級。當時的湖頭完小由程家祠堂改建而來,均為一層磚瓦建筑,成口字型,校門朝西,進門右側即食堂,東面也有一對稱大門出入,教學樓南北對峙,期間有法國梧桐和冬青樹遮陰避涼,學校東側是由泥地平整的操場,大約三、四十米見方吧,冬天孵太陽的極佳位置,因那時不富裕,即使冬天大家穿得也不多,到了冬天,大家就爭先恐后地來到墻壁處,曬曬太陽暖和身子,真像吃了十全大補參,所以大家體育鍛煉和集會均在此地。離三十米遠處,有5間房子是新建的,兩邊各一教室中間是教師寢室。學校北面為一不大不小的池塘,塘沿極不規則,彎彎曲曲,路邊長滿野草野花,水塘面有碧綠的荷蓮,蓮蓬點綴其間,還有蜻蜓輕輕立于上頭.....
八十年代的教育風氣真是杠杠的,我所在求學班級人數28人,而在當時升學率極低的情況下,出了不少人才。現簡單列舉幾例:班長周代軍考入杭州大學,曾任諸暨交通銀行副行長,現供職于杭州某銀行;俞瑋女考入紹興師專,現在浣紗初中任教;汪軍德考入武漢軍事院校,曾在市委組織部供職;袁紅霞考入嘉興紡織院校,還有俞學萍、俞彪等也考入不錯的大學,本人在當年應屆考入安華鎮2個中專之一,就讀諸暨師范,現就職安華鎮小。當然在其他行業嶄露頭角者,還有不少,典型如袁紅麗曾考入諸暨市教師進修學校幼師班,后離職赴貴州發展,現是貴州黔東南都勻市政協委員,還有俞大有,在嘉興的璟和文化傳播公司做得風生水起……這可僅僅是與我同屆的一個班級哦,低一屆的學弟袁自根同學考入諸暨中學后,就讀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就在近幾年還擔任西昌衛星發射總指揮,在中國航空航天界占有一席之地。湖頭完小真可謂風水寶地,人才輩出呀!
回憶起那時的讀書生涯,可謂感嘆萬千!學校真是全面教育,教育質量絕不放松,對勞動教育也開展得有聲有色。記得有全班男同學上山扛松樹枝回校,食堂做柴火用,還有兩人一組抬糞到茶山澆大料呢,現今的初中學生是根本不可想象的吧?
2003年,由于工作需要,學校領導安排我去母校擔任完小校長,再次來到湖頭完小,舊貌換新顏了。舊校舍依舊在,但不再使用。煥然一新的新教學樓已巍然屹立,共三層。由湖頭、遠豐、漲墟、景佳塢、新塢五村集資,再加鄉賢及有關單位贊助才峻工,對此建校工作,原校長黨員袁光亮老師付出很大的心血,真謂勞苦功高,功不可沒!
我抱著極大的熱情,來到母校準備大施拳腳。恰逢犬子5周歲,本來應讀幼兒園大班的他也隨班就讀了程穎萍老師任教的一年級,試讀成績也不錯,但沒有學籍只得再讀一年一年級,基礎扎實了,后來在丁吉建老師、阮彩秀、徐淑瑜等老師教育下,成績扎實,但并不是班里最好的,但班級中優秀生成堆集聚,學習氛圍非常濃厚。
可惜由于生源潰乏,當時全校只有123人,一年級只招生8人,一張八仙桌就可解決了,當時的鐘光明副局長曾來校當面拍板:該完小可以撤并了!果其然在2007年湖頭完小并入安華鎮小。雖然學校撤并了,但湖頭完小的與我兒子同班的學子在2012年中考中依舊非常出色,其中班長許程被諸暨中學提前招生,后考入浙江海洋大學;樓泱泱考入浙江師范大學,后供職榮懷教育集團;樓藝考入紹興文理學院,現在杭州建德梅城鎮小任教,犬兒袁加穎考入杭州師范大學,現在諸暨市陳宅鎮中任教,還有好幾個,這里就不再一一列舉了。
在湖頭完小曾有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小小一個完小辦公室,竟同時有四個完小校長執教,均為共產黨員,最年長者為原球山完小校長周熙培、還有原湖頭完小校長袁光亮,還有王吉生校長及本人,圍在由四張辦公桌并成的一方空間,共同探討,群策群力,齊心協力搞好教育工作,真可謂“四仙過海,各顯神通”。
時光匆匆過了14年,隨著當今安華鎮經濟的強勁發展,外來隨遷子女日益增多,今年學校領導審時度勢撤并了湯江完小,將隨遷子女安排到新湖頭完小就讀,真是枯木逢春呀!湖頭完小再次迎來了新發展,在教育局、鎮政府等共同投資300多萬資金下全面改造升級換代,在下學期將迎接隨遷子女的到來。在這里衷心祝愿新湖頭完小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未來湖頭完小學校的發展方向是數字化,我們國家現在的體制教育就是為了考試而去考試,未來的湖頭完小學校將改變為開放式學習,未來的數字化在不斷的影響著我們,以后的湖頭完小更應該是緊跟社會發展的腳步而不是更加封閉化的去教導學生,導致學生進入社會脫擊,未來的教育更更應該是進入社會的加速跑步機。
如果人生是一條射線,那湖頭完小就是我小時候出發的端點,從這里出發,向前方奮進,永無止境……我即使能走出湖頭完小的端點,也永遠走不出湖頭完小的教育情懷,讓我們記得來時的路,不忘初心,走得更遠、更遠……
后記:恰逢本人就讀湖頭完小40周年,欣聞新湖頭完小將于2021年9月1日再次啟用,特于20210718撰拙文記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