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倩
摘 要:語言是表達人類思想和情感的重要工具。人類與社會的聯系依賴于語言,語言的形成離不開教育。然而,對許多孩子來說,語言教學的現狀并不樂觀。目前,大多數兒童沒有足夠的信息渠道,兒童生活狹窄;父母知識水平不足以提供系統的語言教育;學校條件不足,教學方法缺乏創新等原因。中國的教育問題不符合新的課程規范和兒童發展的要求。本文在分析改革和創新幼兒語言教育的重要性基礎上,觀察兒童語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提高語言教學效率的策略。
關鍵詞:學前兒童教育; 語言教育; 互聯網
中圖分類號:G610?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006-3315(2021)9-051-002
語言是人們交流的橋梁,是文化互通的重要使者。建設系統的語言教育體系是重要的教育工程。培養和引導學生的語言表達尤為重要。然而,我國目前的幼兒教育中的語言教育處于非系統化的階段,忽視語言體系的整體性,對幼兒語言學習的激勵作用未達到理想狀態,直接影響到了幼兒的語言能力發展。因此,當前的幼兒教育,應當遵循心理學家和語言學家的研究,建立系統科學的語言教育體系,在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發展的關鍵時期提高兒童的語言能力。
一、改革與創新幼兒語言教育的重要性
(一)提高兒童的認知能力
語言學習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幫助兒童提高認知能力。語言作為一種重要的交流工具,可以作為一種符號來代表某種事物[1]。通過學前教育中的語言教育,孩子可以在第一時間接觸到大量的語言材料。這些材料也是知識的來源。在某種程度上,語言學習的過程也是兒童接觸和理解知識的過程。通過語言教育,孩子可以用語言表達他們接觸到的事物的名稱。通過語言教育,孩子可以用語言描述事物的特點,這對孩子理解事物起著重要的作用。同時,孩子也可以通過語言教育來識別事物的不同特征,加深對事物特征的了解[2]。
(二)促進兒童語言發展
幼兒教育中的語言教育主要是能夠讓幼兒具有一定的語言組織能力,清晰地表達。3歲至6歲幼兒教育是兒童語言發展的重要階段,千萬不能錯過這個最好的階段,否則會阻礙兒童語言發展。學前教育可以通過閱讀、交流等方式促進兒童語言的全面發展[3]。在現代社會,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人們之間交流的日益頻繁,語言交際能力的重要性也顯著提高。在未來的社會,每個人都被要求不僅要說普通話,而且要有說其他語言的能力。這種能力必須從小培養。學齡前兒童與周圍的人溝通可能多用表情和動作,要著力培養其學會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4]。
(三)提高兒童智力水平
語言能力是一種重要的學習工具,優秀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語言閱讀能力有助于開發智力。因此,學前教育的正確開展能夠幫助幼兒智力的開發,有助于他們在今后的學習中獲取更多的知識和信息。
(四)為學習書面語言打好基礎
聽和說的能力是閱讀與學習的基礎,是今后正式學習的重要條件。經過調查發現,我國中小學生的寫作能力有待加強。可能是因為從小接受的語言教育趨向于循規蹈矩的表達方式,也可能是小學階段對學生的寫作考察要求較低。小學生在語言表達時缺少想象力。有較強的表達能力的學生,能夠很好的說話,說話有條理,寫文章思路清晰,因為書面語言是以口語為基礎的。如果學齡前兒童在進入學校之前能夠掌握準確的普通話發音,學習大量的詞匯,并具備良好的口語表達能力,那么進入學校后他們就更容易學會閱讀、閱讀和寫作[5]。
二、幼兒語言教育的問題
(一)孩子們對語言學習不感興趣
孩子對語言學習沒有興趣,不能提高交流的愿望。一些家長只是認為只要他們能在考試中取得好成績,他們的孩子就會有更好的未來,他們就可以發展得更好。但家長忽視了對孩子的寫作、閱讀和語言能力的培養[6]。在實際的學習和生活中,有些孩子會出現緊張、膽小、害怕或回避交流,更不喜歡面對面交流。意思的表達經常結巴,甚至語無倫次,表現出緊張的神情,不能正確的表達心中的想法和需求。一些孩子自己不太投入到語言學習中,在聆聽他人說話時也表現得心不在焉,那么就無法在溝通中得到對方語言中的重要信息[7]。
(二)語言能力教學脫離了交際語境
在課堂之外,兒童通常與家庭成員進行交流來實現語言訓練、發展和提升。因為孩子還年輕,不成熟,他們沒有生活經驗,也沒有詞匯量。他們不熟悉語言的組織和掌握。他們很難用手勢、面部表情和其他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想法。他們的溝通習慣和聽、說習慣需要逐漸培養。對于父母來說,他們中的大多數在與孩子交流時沒有正確的語言和行為。一旦孩子們表現出不同的觀點,他們就會狠狠地責罵他們。兒童在學習中獲得的語言能力很少應用到實際的交際過程中,這直接導致了兒童的語言學習與實際語境的脫節。
(三)口頭交流缺乏激情和組織
我們一般都有這樣的經歷:年齡越小的孩子越喜歡在課堂上與教師溝通,會主動舉手,表達的欲望比較高。但是隨著孩子年齡的提高,愿意舉手與教師互動的學生就越來越少,他們更多地在課堂上扮演傾聽者的角色,只有少部分學生會愿意在課堂上主動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也很少有學生愿意在課堂上表達自己的疑惑。不難看出,當前的幼兒語言教育缺少指導和訓練,所以他們會越來越傾向于閉口不談。長此以往,語言表達的連貫性、完整性和思維縝密程度都會降低。孩子的態度不夠認真,注意力不集中,常常在聽的同時走神,做小行動。在對這些原因的分析中,發現家庭環境是主要原因。現在社會的生活條件提升,但是生活壓力也在不斷增加,父母們為了能夠負擔不斷上漲的生活成本,需要在職場中投入更多的時間,缺少陪伴孩子的成本。尤其在一、二線城市,雙職工的子女一般都由孩子的祖父母幫忙照看。而祖父母的教育理念也許因陳守舊,也許受到自身文化素質的限制,不能在語言學習上很好地引導孩子。
三、前兒童語言教育課程改革與創新路徑
(一)提高幼兒對語言活動的興趣
興趣能夠為學習提供最充足的動力源,也能夠成為最好的老師。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當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的趣味性。通過小組、集體、個體相結合的方法,鼓勵和引導積極參與活動的幼兒體驗活動的樂趣,從而提高幼兒學習和探索語言活動的欲望。
“樹立正確的健康觀,在關注兒童身體健康的同時重視兒童心理健康,促進兒童身心和諧發展”,這是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對兒童教學提出的新要求。幼兒園的孩子多為3-6歲。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正處于似乎能夠逐漸理解外部事物。進入幼兒園后,他們的價值觀和溝通方式會隨著學習而改變。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孩子們都渴望成為焦點和希望被別人認可。例如在學習新知識的活動中,孩子們迫不及待地想展示給別人。因此,教師要善于利用幼兒愿意表現自己的特點,在活動中挖掘語言教學的有利因素,從而啟發兒童的心靈,陶冶兒童的情操,鍛煉兒童的意志。
(二)利用多媒體技術創造語言學習情境
教師可將現代多媒體技術引入日常教學,提供語言學習情境;通過多媒體課件的生動、視聽、新穎等特點,提高幼兒對內容學習的感知能力和關注度。
培養幼兒的觀察力,促進幼兒積累語言能力。每個幼兒都有一雙明亮的眼睛,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引導幼兒觀察事物的能力,激發幼兒觀察周圍環境和事物的熱情,有助于提高幼兒探索自然風景的興趣和好奇心;根據學校及周邊環境的特點,結合幼兒園的布局,啟發幼兒開展“看、摸、說”的活動,引導幼兒注意周邊環境的色彩變化,并使幼兒通過觀察和參與,表現出色彩和事物的真實變化,從而萌發幼兒的審美情趣。
(三)創設情境在兒童語言能力中的作用
語言能力的本質是在一定環境中產生的言語活動。如果我們離開了這“特定的環境”,這種語言交流就無法進行。因此,在語言能力教學的實際過程中,必須精心設計適合兒童生活現實的情境。只有這樣才能激發孩子參與語言學習的積極性,提高他們的語言能力,使他們能夠主動開口說話。
現在,有很多種類的書,良莠不齊。選擇科學、健康、特色的書籍供幼兒閱讀。要選擇印刷質量好、圖片清晰逼真的書籍,這樣才能把正確的信息傳遞給孩子們,促進孩子們視覺的健康發展,也促進孩子們的閱讀分享。我們應該充分利用圖書館資源,重視兒童課外閱讀活動。在閱讀和分享時,要引導幼兒正確觀察插圖,鍛煉幼兒充分利用現有資源和有用信息的能力。
皮亞杰指出,兒童是在主體與客體的互動中得到發展的。共享閱讀的前提是建立一個輕松、自由、溫馨的環境。只有這樣的環境才能激發兒童的閱讀興趣,確保兒童能夠參與到閱讀活動中來。創造能夠吸引幼兒參與的語言環境,將生活場景、節日與季節融入到語言表達能力的提升中。培養幼兒閱讀簡單的繪本,開始接觸書面語言,在潛移默化中提升幼兒的口頭表達和書面表達能力,只有這樣的閱讀才能最大限度地發展孩子的情商。拓展交流的時間和空間,激發語言的來源。我們的生活環境也會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兒童的語言發展。因此,在提高學校教學質量的基礎上,我們還應注意拓寬孩子們的交流的時間和空間,從課堂延伸到課外,科學、有效地提高孩子的語言能力,培養兒童良好的說話習慣。
(四)利用正向評價鼓勵幼兒的表達
評價是教學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積極評價對兒童的成長和發展具有激勵和引導作用。在幼兒園語言活動和藝術活動的整合中,教師可以借助信息技術的優勢,對幼兒進行合理的評價。眾所周知,信息技術具有捕捉信息和交互的特點。它可以科學、具體地評價兒童在某一方面的行為。當內向的孩子敢于回答問題時,可能會產生緊張感。此時,教師要能夠及時鼓勵孩子,表揚和積極回應,并鼓勵孩子突破自我。對于積極參與并表達意見的兒童,除了教師的評價外,在有效的綜合評價過程中,鼓勵兒童向多元化發展。平時教師可以多設計一些游戲活動,讓幼兒積極參與,在游戲活動過程中與幼兒進行交流,對不喜歡說話的幼兒進行引導,讓他們慢慢融入集體,愿意與他人交流。教師可以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讓他們擺脫自卑感,建立自信。只有當孩子相信老師,他們才能適應老師的教育方法。
四、小結
兒童語言教學是一項重要的教學工作,它直接影響著兒童的語言交際和表達能力,影響著兒童語言才能的發展。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進行語言教學,在語言情境氛圍的影響下,利用多媒體提高幼兒的語感能力;加強多元化評價,在增強幼兒自信心的過程中不斷提高他們的語言能力。
參考文獻:
[1]李沛.從語言能力看我國兒童語言教育[J]華中學術,2021,13(01):199-206
[2]何思穎,李姍澤.兒童語用能力研究及其對學前教育的啟示[J]教育與教學研究,2021,35(03):50-62
[3]曹春云.家庭視域下學前兒童語言教育的特點及路徑分析[J]教育導刊(下半月),2021,{4}(02):67-70
[4]王曉寅.基于微信公眾平臺的開放課堂教學探索——以學前兒童語言教育課程為例[J].廣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21,32(01):10-15
[5]劉峨,劉棟.抗疫背景下基于超星學習通平臺的線上教學實踐與探索——以高職“學前兒童語言教育”課程為例[J]淮北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0,19(05):47-51
[6]龍思.特殊時期OBE理念在線教學實踐思考——以“學前兒童語言教育”課程為例[J]教育教學論壇,2020,{4}(33):311-312
[7]董巧玲.農村幼兒語言教育的現狀分析及教育對策[J]智力,2020,{4}(20):191-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