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小松 董開星 俞海波


加強反腐敗國際追逃追贓工作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立足新時代全面從嚴治黨、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新形勢新任務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近年來,上海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把反腐敗國際追逃追贓工作作為一項重要政治任務納入反腐敗工作總體部署,不斷推動追逃防逃追贓工作深入發展。
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在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和市委具體指導下,市監委統籌各方資源,協調各方力量,完善工作機制,以“百名紅通人員”為重點,分層分類推進追逃追贓工作,同時扎牢防逃“籬笆”,取得了監委成立后職務犯罪外逃人員追回16名、外逃監察對象零增長的成績。自2015年啟動“天網”行動至2021年6月,上海累計追回外逃人員674名,其中“紅通人員”38名(含“百名紅通人員”2名),黨員和國家工作人員25人,追贓51.97億元。
堅決貫徹落實中央決策部署
市委明確要求按照黨中央部署深入開展“天網”行動,加快構建全覆蓋的防逃體系。“天網”行動啟動后,市紀委歷次全會對追逃追贓工作作出部署,市監委多次就推進情況謀規劃、提要求、促進度,市追逃辦每年召開會議研究制定追逃追贓工作要點,并根據新形勢新情況新變化,明確新要求新任務新重點,不斷推進追逃追贓工作高質量發展。
市監委堅持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開展追逃追贓,通過掛牌督辦、交辦、提辦等方式,對5起案件進行集中攻堅,采用引渡、刑事司法協助等國際司法執法合作手段開展反腐敗國際追逃追贓,全市先后有21人(其中國家工作人員2名)被引渡、遣返回中國。市監委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對追逃追贓工作影響,成功使外逃數年的孫某踏上回國投案之路,成為疫情期間上海外逃人員投案自首第一案,以堅決有力行動落實疫情期間追逃追贓不停步的工作要求。
建立健全追逃追贓工作協調機制
2015年啟動“天網”行動伊始,市委反腐敗協調小組就設立追逃追贓工作辦公室,由市紀委牽頭,市組織人事部門、市高級法院、市檢察院、市公安局、市國安局、市司法局、市政府外辦、人民銀行上海總部作為成員單位,制定《中共上海市委反腐敗協調小組追逃追贓工作協調機制工作規則(試行)》,加強市委對反腐敗工作的統一領導,明確成員單位和市追逃辦工作職責,建立健全各成員單位之間協調溝通機制。國家監察體制改革后,在市監委專設負責追逃追贓工作部門,依法承擔牽頭組織、統籌協調、督促落實、咨詢服務等工作職責。
為進一步提高追逃追贓工作協作配合成效,市監委與市公安局成立“天網”聯合行動小組,在市公安局經偵總隊設點辦公,打造聯合行動“大平臺”。在中央主管部門指導下,市監委會同市檢察院、市高級法院建立追逃個案提前介入、及時會商制度;針對外逃人員出逃后,本人及近親屬仍在國內開辦企業享受腐敗“紅利”,或者利用國內親友開展(涉外)公證等情況,與市市場監管局、市司法局等單位就有關人員開辦企業、辦理(涉外)公證事宜建立監督通報制度,進一步提升追逃防逃追贓工作精準度和震懾力。
多措并舉綜合施策開展工作
連續7年組織開展“天網”行動。建立黨員和國家工作人員外逃信息統計報告制度,對外逃人員“大起底”,全面梳理外逃底數。在對外逃人員實行“一案一專班、一人一檔”基礎上,以“百名紅通人員”、中央追逃辦公布的50名公告曝光對象為重點,有針對性地開展追逃追贓,有力削減存量。
主動出擊,開展國際合作。市監委認真貫徹執行監察法、刑事訴訟法、國際刑事司法協助法等法律法規,積極適用多雙邊條約公約,通過法律武器著力提高追逃成效。2015年派員赴泰國對“百名紅通人員”顧震芳案進行取證;2016年成功使潛逃多年的“百名紅通人員”張麗萍回國投案;2019年將外逃25年的2名職務犯罪嫌疑人抓獲,并成功推動外方同意引渡,是上海首例通過引渡程序開展追逃的反腐敗案件。
多管齊下,擴大追逃成效。以《關于敦促職務犯罪案件境外在逃人員投案自首的公告》等發布為契機,多渠道宣講國家政策,先后促成外逃20多年的浦某、倪某等人主動回國投案。甚至有已被依法處理完畢的人員主動做另一外逃人員思想工作,促其自愿回國自首。此外,市監委強化與兄弟省市監察機關、公安機關的協作配合,成功將潛逃外地3年且利用他人證件“漂白”身份的代某、潛逃外地4年的孫某緝捕歸案。
合力攻堅,強化追贓工作。市監委貫徹落實“追贓工作年”部署,加大對涉腐洗錢行為打擊力度,與市高級法院、市檢察院成立聯合工作小組,開展打擊涉腐洗錢犯罪專項培訓,召開“違法所得沒收程序理論與實務”專題研討會,研究具體個案適用缺席審判與違法所得沒收程序工作;及時啟動重點追贓案件的深入調查工作,為盡早提請司法機關開展違法所得沒收程序奠定基礎。
織密反腐“天網”筑牢防逃堤壩
市監委堅持追逃追贓與防逃“兩手抓、兩推進”原則,在有力削減存量的同時,有效遏制增量,牢固樹立“防住一個,就是追回一個” “防逃也是辦案”理念,關口前移,抓早抓小,圍繞人員監督、證照管理、資金監管,完善防逃制度機制。
夯實工作基礎。嚴格落實監察法的規定和中央紀委國家監委要求,把防逃觸角延伸到國有企業、金融機構和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努力實現全覆蓋、無死角。高度重視疫情發生后邊檢部門采集指紋和人像信息模式變化情況,嚴防脫控、漏網或借機蒙混出境等情況發生。
嚴格證照管理。進一步完善對監察對象的日常管理,2020年以來,市監委會同市組織人事部門、市公安局、市司法局、上海邊檢總站等成員單位開展公職人員違規辦理和持有多個居民身份證件、因私出國(境)證照專項清理整治工作,將防逃工作嵌入公職人員日常監督管理。
推動全面監督。市監委緊盯案件初核、審查調查、移送起訴、審判等各環節,積極落實對涉案人員制定防逃預案等要求,在防住人員外逃的同時,有效防止贓款轉移境外。僅在過去兩年里,人民銀行上海總部反洗錢部門就向有關部門移送重點可疑交易報告234份,為案件辦理提供了重要情報。
構建以人、證、錢為重點的全方位防逃體系
上海各級監察機關將堅持和加強黨對反腐敗工作的全面領導,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一體推進追逃防逃追贓。
堅持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進一步凝聚追逃追贓工作合力。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推進反腐敗國際合作和追逃追贓工作重要論述和指示批示精神,不折不扣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不斷完善追逃追贓工作協調機制,進一步發揮各成員單位職能作用,形成優勢互補、協同并進的聚合效應。
堅持自覺接受人大監督,進一步完善制度規范權力行使。在市人大及其常委會監督指導下,強化反腐敗法律法規執行,特別是會同司法、執法、審計、金融等部門加大對涉腐洗錢行為打擊和懲處力度。主動加強與市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溝通,自覺接受監督,認真辦理代表建議,廣泛聽取意見建議。
堅持發揮體制機制優勢,進一步提高追逃追贓工作成效。繼續組織開展“天網”行動,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中抓好追逃追贓工作;緊盯上海尚未歸案的“百名紅通人員”和50名公告曝光對象,集中力量開展個案攻堅;進一步加大對金融、國企、政法和民生領域外逃腐敗分子追逃追贓力度。
堅持“三不”一體推進,進一步強化防逃預警長效機制。按照“盯住源頭、管住日常”要求,健全預警機制,收緊防逃關卡,構建以人、證、錢為重點的全方位防逃體系。嚴格證照管理和出入境審批、報備機制,強化“裸官”監管,繼續開展清理整治領導干部和公職人員持有多個居民身份證、違規獲得外籍身份等問題專項行動。
堅持加強隊伍能力建設,進一步提升追逃追贓工作水平。進一步加大追逃追贓和國際執法合作專業培訓力度,提升工作能力,加強工作隊伍管理,切實防止“燈下黑”,努力打造一支“講政治、懂法律、會外語、善溝通、能辦案”的專業化追逃追贓工作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