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榛濤

面對單位要求的核酸檢測報告或入職體檢報告,不少人有著“怕麻煩” “懶得去醫院”的心理,還有人就趁機動起了歪腦筋,通過偽造印章、制售虛假的核酸檢測報告和體檢報告牟取非法利益。日前,上海首例偽造公司、事業單位印章用于制作虛假核酸檢測報告案件經一審判決。
【案情回放】
2020年4月起,從事廣告行業的許某從入職體檢的“大量需求”中嗅到了“商機”,陸續在58同城等多個網絡平臺上發布廣告,有償為他人提供虛假的入職體檢報告、病假證明和檢驗單。接到訂單后,許某利用素材模板和虛假的電子印章偽造體檢報告和證明,并通過“綠健體檢” “尚峰健康”兩個微信號,將偽造的體檢報告和證明以每份人民幣40元至200元不等的價格賣給“客戶”,從中牟取非法利益。期間,為了提高紙質報告的“可信度”,許某還專程找人刻制了印有“上海市某醫院體檢專用章”等虛假實體印章。
2020年11月,許某再次鋌而走險,將其違法“業務”擴展到偽造核酸檢測報告上。通過網上搜索的核酸檢測報告照片,許某故技重施,將其仿制為可供編輯的模板,并將“客戶”的有關信息及虛假電子印章合成到模板之中。經查,許某共制售虛假核酸檢測報告6份,并以類似的價格販賣給他人。
截至本案一審判決,尚未發現購買偽造檢測報告人員中有陽性病例。
上海市靜安區人民法院開庭審理該案并依法作出一審判決,判處被告人許某有期徒刑二年,并處罰金人民幣一萬元;責令退賠違法所得,繳獲的偽造公司、事業單位印章予以沒收。
【以案說法】
被告人許某偽造39枚公司、事業單位印章,其行為已構成偽造公司、事業單位印章罪,依法應予懲處。被告人許某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制作虛假核酸檢測報告販賣給他人,妨害疫情防控工作的常態化開展,增加疫情防控風險,應酌情從重處罰。由于被告人許某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依法可以從輕處罰。據此,法院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八十條第二款、第六十四條、第六十七條第三款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十五條之規定,對被告人許某作出上述判決。
本案被告人許某偽造公司、事業單位印章,制作、售賣虛假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報告、醫院體檢報告的行為,不僅侵害了被偽造印章醫院的正常經營管理秩序,更嚴重妨害了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的有序開展。當前,各地疫情零星散發,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對于任何可能危害疫情防控的犯罪行為,法院均依法從嚴從重打擊。
同時,法院也提醒廣大市民,切勿為貪圖方便購買或使用偽造的核酸檢測報告,否則均可能面臨治安管理處罰或相應的行政處罰,造成嚴重后果的,還可能被追究刑事責任。
法辭典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八十條 第二款【偽造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印章罪】偽造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的印章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并處罰金。
第六十四條 【犯罪物品的處理】犯罪分子違法所得的一切財物,應當予以追繳或者責令退賠;對被害人的合法財產,應當及時返還;違禁品和供犯罪所用的本人財物,應當予以沒收。沒收的財物和罰金,一律上繳國庫,不得挪用和自行處理。
第六十七條 第三款【自首】犯罪嫌疑人雖不具有前兩款規定的自首情節,但是如實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從輕處罰;因其如實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別嚴重后果發生的,可以減輕處罰。
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十五條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愿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承認指控的犯罪事實,愿意接受處罰的,可以依法從寬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