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平家
一部優秀長篇小說,內容應該包羅萬象,有一定的生活廣度和深度,讓讀者從中了解到豐富多彩的現實世界與未知領域,從而在閱讀中得到各方面知識,提升多維度認識,獲得深層次愉悅。長篇小說《三十歲的誘惑》就具備上述特質。
從出版以來,刁仁慶的長篇小說《三十歲的誘惑》一版再版,加印數次,暢銷國內書市,足可以說明這部作品的受歡迎程度。細品這部小說,我們就會發現,作品反映了當代政治、經濟、社會、家庭及個人生活等多方面內容,展開了一幅波瀾壯闊的生活畫卷,反映生活面之廣、主題開掘之深刻,不得不令人嘆服。
尤其令人稱奇的是,這部小說在主線之外,又設計出一條副線,利用相當大的篇幅,描寫了新時期的反間諜斗爭,使讀者于這條“看不見的戰線”上了解到和平時期的“潛伏”活動。
本書所寫的“潛伏”活動,大致情節是這樣的:主人公夏云飄有一位閨蜜叫妙玉,30歲了,是東河市聯通公司雇員,與公司營業部主任何一紅相戀三年。妙玉苦苦地愛著何一紅,可是何一紅的感情卻整日飄移不定。夏云飄多次找何一紅談過,何一紅每次都說得好聽,非妙玉不娶。但從妙玉的口中了解到,何一紅的感情根本不專一。為此,妙玉吵過、鬧過、分手過,還喝過農藥、跳過樓……兩人相戀三年,折騰了三年。妙玉因逼婚不成跳樓之后,何一紅被公司開除,并且因間諜罪被逮捕。多天之后,何一紅在戰友李校園的陪同下,攜女友妙玉重新出現在大家面前,述說了事情的來龍去脈。原來,三年前,李校園與何一紅為偵破一樁國際間諜案件,被北京總部派到東河市開展調查工作。因為需要控制通信,何一紅被派往聯通公司工作。李校園以省委辦公廳掛職人員的名義被派到市政府辦公室工作,任副市長回國捷的秘書。因為這是高度機密,東河市除國家安全局的領導和參與辦案的人員知道他倆的身份外,其他人員一概不知……案件需要到國外臥底取證,北京總部決定派李校園和何一紅到國外去。因為到國外需要潛伏,東河市國家安全局導演了“何一紅案件”,讓人們相信何一紅真的被逮捕了。一切準備就緒后,李校園和何一紅從人間蒸發,隨一個經濟組織,到了第二國。經過努力,這個跨國間諜案終于告破。為了國家利益,何一紅這些國安人員付出了常人難以想象的代價。最后,妙玉和何一紅有情人終成眷屬。
仔細閱讀本書,我們就會發現,書中所描寫的“潛伏”情節,是作者創作上的一個突破,具有開拓性質的意義。
全新領域,創新之舉。這些年來,描寫“潛伏”活動的文藝作品和影視劇較多,比如有《暗算》《敵營十八年》《永不消逝的電波》《潛伏》,等等。但是,上述作品大多是描寫戰爭年代的諜戰故事。而《三十歲的誘惑》所寫的諜戰活動,卻發生在我國改革開放時期,這就突破了過去諜戰作品的描寫范圍,涉及一個新的領域,給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覺。
草蛇灰線,伏脈千里。在敘寫諜戰情節時,作者不是在一兩個地方草草將事情交代過去,而是在多個地方,運用不同方式,不時寫起此事,每隔一段就將事件續寫起來。據不完全統計,全書寫到與“潛伏”相關的情節至少有25處之多,基本貫穿全書首尾。在情節處理上,作者運用草蛇灰線、伏脈千里的方法,前面埋下伏筆,后面有所照應,首尾圓合,協調一致。
巧設懸念,引人入勝。梳理本書內所寫的“潛伏”情節,我們可以理出這樣一條線索:妙玉為殉情而跳樓——引出妙玉、何一紅戀情——何一紅欲言又止——何一紅要請觀光團兩名成員吃飯——網傳何一紅是間諜案主犯被抓——市國家安全局要夏云飄核對案情細節——李校園因涉嫌泄露機密被調離市政府——夏云飄和鷗亞娟探望妙玉——李校園突然身著國家安全局制服出現并道出部分實情——何一紅攜妙玉現身,真相大白。作者一步一步設下一個又一個懸念,有時看似柳暗花明,卻又進入山重水復,直到最后揭出真相,才讓人恍然大悟。這種藝術手法,即所謂的意料之外,情理之中,使情節一波三折,環環相扣,富含情趣,引人入勝。
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作為一名優秀作家,多年來,刁仁慶的寫作態度一直都非常認真,十分嚴謹。為寫這部書,他案頭常備多種工具書,不時進行查閱,反復核對時間和細節,使所寫內容令人感到真實可信。這部書出版之前,按照有關規定,出版社在審稿期間,將其送到國家安全部門進行審核,得到國家安全部門的高度認可與肯定,認為其所寫內容符合實際情形,邏輯嚴謹,思路縝密,順利通過審核。人們常說,藝術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從《三十歲的誘惑》書中所寫情節既符合現實情況,又有一定的藝術加工,既符合生活的真實,又符合藝術的真實。這是作者擅長把握現實與藝術關系的最好證明。
尊重藝術,遵循規律。走筆至此,突然想起央視曾經熱播的電視劇《于無聲處》,這部由著名編劇高滿堂執筆編著的長篇電視連續劇,也反映了新時期的諜戰故事:1984年,在我國“藍魚”號核潛艇研制的緊要關頭,發生重大國際泄密案,年輕的國安偵察員馬東奉命以保衛干事的身份潛入軍工202廠暗中調查,與間諜玩了一出驚心動魄的“貓鼠游戲”。在這過程中,馬東愛上工程師馮書雅,卻因任務需要故作冷漠放棄這段愛情,并撮合好友陳其乾與她的婚姻。經過抽絲剝繭的排查,馬東一舉破獲間諜組織立下大功,陳其乾卻不幸遇害,此時馮書雅已有他的遺腹子。馬東十分內疚,為了心中真愛決定保護母子倆,他放棄升遷機會,與馮書雅冰釋前嫌組成幸福家庭……
有句俗語,叫“英雄所見略同”。《三十歲的誘惑》中,何一紅為了執行“潛伏”任務,故意疏遠心愛的女朋友妙玉,致使妙玉傷心不已;《于無聲處》里,馬東愛上工程師馮書雅,卻因破案的需要故作冷漠放棄這段愛情。這些描寫是多么相似,又是多么令人相信其真實性。這說明,優秀的作家,在不斷創新的同時,都尊重藝術,認真遵循藝術規律。只有這樣,才能創作出令人稱贊的文藝作品。
長期積累,妙手偶得。刁仁慶摯愛文學,興趣廣泛,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他總是擠出時間讀書、剪報、攝影、練筆、創作,不斷豐富修養,深入社會,體驗生活,思考人生,持之以恒,堅持不懈。正是由于長期勤奮地積累、辛勤地創作,他的寫作功夫越來越深厚,作品一部比一部精彩,一部比一部好看。《三十歲的誘惑》出版之后,讀者喜愛有加,好評如潮,認為其內容豐富,情節新穎,可讀性很強。由此可見,要創作出好的長篇小說,作家的積累功夫是多么重要。
總之,《三十歲的誘惑》中“潛伏”情節的描寫,拓展了作家本人之前的寫作領域,是陌生領域創作的成功嘗試,這反映了作家的探索精神,也對文學創新具有啟示意義。我們相信,具備深厚生活積淀、豐富學識修養和開拓創新精神的刁仁慶先生,在今后的歲月里,一定能夠創作出更多更加精彩的文學作品,為廣大讀者奉獻出更加優秀的精神食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