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秀峰
“唉,下周要開家長會了,最近一次測試沒發揮好,回家肯定免不了一頓‘竹筍炒肉!”“我最討厭家長會了,每次家長會結束,媽媽就會跟我說軒軒多么優秀,卉卉多么自覺,別人家的孩子這么好,那她干脆認他們做自己的兒女好了。”……
新學期,我接手了六年級畢業班,為了增加家校之間的溝通,我決定召開一次家長會。然而,當我宣布下周要召開家長會的消息之后,教室里就炸開了鍋,同學們對于這場即將來臨的家長會議論紛紛,絕大多數同學對于家長會有抵觸情緒。
所以,家長會怎么開是一門藝術。在之前的帶班經歷中,也有家長在家長會后直言不諱地說開家長會沒意義,老師表揚來表揚去都是那幾個同學,講的教育方法對自己也不是很適用,冗長的兩個多小時,自己收獲甚少。為什么好好的家長會變成了學生抵觸、家長反感的事情呢?直到自己作為家長參加了一次家長會之后,我才發現,家長會應該是屬于每一個孩子和每一位家長的,每一個孩子的個性都不應該被忽視。
為此,我決定召開一次不一樣的家長會,讓每個孩子的閃光點都被發現。可是,這個班才接手,學生也剛剛熟悉,如何才能挖掘每個孩子的閃光點呢?我想,5年朝夕相處的同伴最有話語權。隨后,我為每個學生制作了一張“閃光卡”,要求每個學生必須給5位以上的同學寫評語,說說他的一些優點,或者說說他做了哪些有意義的事情。
活動要求宣布后,同學們就如火如荼地準備起來。每到課間,同學們爭相涌到講臺,選取同學的“閃光卡”鄭重其事地寫下評語。我每天翻閱,有了很多意外的發現。比如,小怡是班上默默無聞的女孩子,成績中等,沒有什么特長,課堂上也不活躍,不走進課堂看到她就很難想起班里還有這么一位同學,但她的“閃光卡”上卻寫得密密麻麻。有的同學寫道:“課下,同學鬧矛盾的時候她總是出面調解,她處理事情公平公正,最能服眾。”男生樂樂寫道:“有一次,我坐公交車的錢丟了,小怡大方地借給了我,幫了我大忙。”
我竟然不知小怡有那么多閃光點。像小怡這樣的孩子不在少數,許多孩子的“閃光卡”都被同伴寫上了密密麻麻的評語,看著同學們寫下的誠摯話語,一個個孩子的形象在我的腦海中豐滿起來。這一張張“閃光卡”不僅讓我更加了解他們,還讓一些孩子收獲了自信。當然,也有個別同學卡片上的評語比較少,這時,我會私下邀請同學、之前的班主任、科任老師以及自己寫上幾句,鼓勵他們找到自己的努力方向。
家長會那天,家長陸續來到教室。會議開始,我說:“大家的抽屜里放著一個信封,里面有一張‘閃光卡,這是朝夕相處的同學對你們孩子的評價,看了之后,說不定你會對自己的孩子產生新的認識。”
家長迫不及待地打開了信封,饒有興趣看著評語,幾個熟識的家長還傳閱了“閃光卡”。從他們讀“閃光卡”時全神貫注的樣子,傳閱時的津津樂道,我知道,這個環節做得很有意義。
家長會結束后,我收到了不少家長發來的微信:“老師,謝謝你今天的安排,原來我的孩子在同伴眼中那么優秀。”“老師,看來我還是不太了解我的孩子,原來他有那么多我不知道的優點。”
家長會要開到盡善盡美,面面俱到很難。但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會多一批優秀的孩子。班主任應該在家長會上多準備幾把“尺子”,讓更多學生在家長會上被肯定,尋求自己的個性發展。
(作者單位:浙江省湖州市織里鎮晟舍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