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艷梅

中國歷史上,春秋戰國是一個特殊的時代,既是一個天下大亂、戰爭頻繁、民不聊生,充滿危機與苦難的時代;又是一個學派風起云涌、論說精彩紛呈、學術大師輩出的時代。正是這一時代,思想文化領域百家爭鳴、異說蜂起,從而使它成為了中國歷史上一個令人神往的“學無拘禁,思想自由”的“黃金時代”。在諸子百家中,墨子開創了一個獨具特色的學術思想流派——墨家,成為一朵耀眼的奇葩。墨家散發出一種令人難以抗拒的無窮魅力和耀眼光彩,令世世代代的炎黃子孫“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墨子,名翟,墨家學派創始人,戰國時期著名思想家、政治家、軍事家、教育家。墨家學派大膽標新立異,致力于理論創新,而且還遵行學以致用,為實現社會的穩定和人民的幸福,“孔席不暇暖,墨突不得黔”而“上說下教”“遍從人而說之”;墨家學派還有俯仰天地的人文情懷和奮發進取的精神,在尊重人、關心人的同時,激勵著炎黃子孫為維護國家民族利益而“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祝福避趨之”。這是中華民族歷經劫難仍興旺發達的精神之源,是我們今天應當倍加珍惜和大力繼承弘揚的精神財富。這種精神不因歷史風雨的剝蝕而退色,也不隨朝代政權的更替而消亡。
目前,隨著國學熱的興起,墨學研究正日見興盛,墨學研討已成為學術界的熱門活動;關于墨子的一些重大問題已經基本解決,比如墨子的里籍和生卒年;墨學研究已獲得重大進展,《墨子大全》和《墨子大詞典》等著作相繼出版;尤其是墨學的現代價值正逐漸為人們所了解。一言以蔽之,墨家或墨子思想的創新與發展正成為我國傳統文化研究的一個新的亮點,“新墨學”正在形成,有可能再次成為“世之顯學”,當然,要實現這樣的目標,還有待于國人的共同努力。
在滕州監獄的支持下,趙富平先生借助山東大學、滕州市墨子研究中心、棗莊學院等智力資源優勢,成功地利用墨子思想教育改造服刑人員。他將此項工作的心得提煉總結,編著《墨子思想新解100則》在科學普及出版社出版。趙富平先生還曾出版《走近墨子》《墨子思想與罪犯教育改造》(合著)等專著。
墨子共有十項主張:兼愛、非攻、尚賢、尚同、節用、節葬、非樂、天志、明鬼、非命,其中以兼愛為核心,以節用、尚賢為基本點。墨子思想觀點自不必詳說。縱覽中國古代的哲學和自然科學著作,《墨子》確實是一部難得的珍品。墨子被譽為“科圣”,名副其實。韓非子曾說:“世之顯學,儒墨也。儒之所至,孔丘也,墨之所至,墨翟也。”蔡元培先生曾說:“先秦唯子墨子頗治科學。”楊向奎先生也說:“一部《墨經》等于整個希臘。”如果能做一個歷史假設,如果墨學能夠發揚光大,那么中國的科學史和觀念史應該是另一番景象了。對于墨子,諸子百家其他流派的代表人物大多給予了充分肯定,比如孟子就曾在《孟子·盡心上》中對墨子“士志于道”的精神贊揚道:“墨子兼愛,摩頂放踵以利天下而為之。”
為何研究墨學,如何研究墨學,其落腳點就在于“墨子的現代價值有幾何”。墨學較為冷僻,研究范圍卻很廣泛。今日,我們常用對社會發展、尤其是經濟建設有無直接貢獻來考量一事物的價值。為了在這種實用主義文化傳統和思維方式盛行的環境下生存,墨學自然不能例外的須向世人證明其學科的意義和存在的理由。通過學者們的努力,已經比較深刻地闡明:墨子以及后學或者說墨家的許多思想對當代中國,甚至于對當今世界,都具有重大的實踐價值和警示作用。這方面的突出工作主要有張知寒先生主編的《墨學與當今世界叢書》,從不同的角度闡述了墨家學說的現代價值。另外,崔清田先生的《顯學重光》、孫中原先生主編的《墨學與現代文化》都是較深刻闡述墨家思想現代價值的優秀專著。因此,墨學研究深透、運用得法,也可以為現實社會服務。
一言以蔽之,墨家思想的精華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代表,在中國歷史上影響深遠。中國共產黨人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忠實繼承者、弘揚者和建設者。馬列主義傳入中國后,毛澤東等很多中共早期領導人都將墨學與馬列主義融通,一再推崇墨子,并且躬身踐行墨家精神。2011年,筆者在科普出版社工作期間,有幸擔任《墨子思想新解100則》的責任編輯。在喜迎建黨百年華誕之際,筆者以責任編輯和讀者的雙重身份重溫《墨子思想新解100則》,認為該書有如下特點:
一是擷取《墨子》原著中的理論精華,較為全面、系統地介紹了墨學的主要思想。《千古圣人墨子》共六章,前五章分別介紹墨子的歷史地位、墨子的時代背景、墨家的產生、墨家的組織、墨子的主要思想,便于讀者在短時間內對墨子、墨家、墨學有個扼要的了解。第六章是墨子告訴我們什么,是本書的重點、看點,共有一百節,每節由墨子名言原文、現代譯文、揭示主旨、舉例說明等環節組成,從現代生活的角度詮釋了墨子的智慧。總之,書中論題鮮明,結構嚴謹,行文流暢,說理透徹。
二是語言通俗易懂,說理與事例結合,聯系現實進行說教,現實性強。早在兩千多年以前,墨子及其弟子就成功地運用墨學思想教育改造了許多“問題公民”,取得了化腐朽為神奇的功效。全書的舉例說明由古今中外的經典故事組成,并且與現實工作有機融為一體,具有很強的說服力與感染力。全書奇文妙語比比皆是,令人賞心悅目,有的令人深思稱奇,有的令人拍案叫絕,無疑傾注了作者對墨子名句名言及其主要思想的理解與感悟。讀者自會見仁見義,有的讀者或許可以感受到一位用墨子文化的精華滋潤現代人精神家園的拓荒者的心聲。
三是該書有較高的學術價值。《墨子》一書,自漢代之后,幾成絕學,流布面窄,校注乏人。據《漢書·藝文志》稱,《墨子》原著共七十一篇,而目前存世僅有五十三篇,由于編簡的錯亂脫漏,其原文很難卒讀。作者在后記中說:“我想,作為一個有血性、有責任心的中國人,就不要再做沒出息的子孫了,理應為國家、社會做點什么,那就從弘揚墨子思想開始吧。”趙富平先生“以出世精神,做入世事業”,對《墨子》原著窮原竟委,審問慎思,采用零敲牛皮糖的方法,化整為零、化繁為簡,成功地運用了現代的文字信息,通俗易懂的詮釋出《墨子》的思想內涵。
當今社會,競爭激烈,生活節奏越來越快,加之知識爆炸、信息量大,人們業余學習、瀏覽的“快餐特點”更加明顯。人們更喜歡短小精悍的網絡文字,對于浩如煙海的傳統典籍,很多人已經沉不下心來仔細閱讀了。坐不住冷板凳,“不得其門而入”似乎是人們面對傳統典籍的一種通病。“入門”方能“求道”。如何覓得其門道而登堂入室則是擺在每一個徘徊和蹀躞在傳統文化大門之外的“求道者”所渴望的。俗話說“懂行的看門道,不懂行的看熱鬧”,“門道”也就是入門的正歧以及深淺的如何,一個好的向導不僅可以把你領到目的地,而且可以把你帶到曲徑通幽之處。趙富平先生也許就是這樣一位好向導。他編著的《墨子思想新解100則》主題明確,深刻而不失實用,嚴謹而不失通俗,深入淺出地闡述了墨子思想的當代意義,具有知識性、趣味性、現實性,對于進一步普及墨子思想,具有重要作用。筆者重溫自己擔任責任編輯的《墨子思想新解100則》,掩卷長思,思緒遙遙與先賢墨子對接,可能就是“驀然回首,墨學卻在燈火闌珊處”了。小言詹詹,貽笑大方,希可引發大家之炎炎宏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