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艷 許捷 王沫文

數字創意產業是創意產業發展的新引擎。寧波“十四五”規劃中明確提出,“實施文化產業數字化戰略,加快發展新型文化企業、文化業態、文化消費模式,到2025年文化創意產業營業收入達5000億元”。寧波作為數字經濟強市、文化名城,數字創意產業的發展與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與“3433”服務業倍增行動目標相比仍有很大差距。下一步,寧波如何抓住當前數字經濟和人民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的機遇,有效整合和充分利用寧波豐厚的歷史文化資源,謀求數字創意產業高質量發展之路?
寧波數字創意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難點堵點
產業基礎薄弱。數字創意產業作為技術密集型產業,對技術創新的要求較高。而寧波數字創意產業核心技術與杭州、深圳、北京等城市相比差距較大,創新的關鍵核心技術對外依賴程度較高,本土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相對薄弱。目前,寧波共有以東錢湖湖畔文化創意產業園、嘉鄞文化創意園為代表的65個文化創意產業園,但多數創意產業園的產品和內容設計的創新普遍不足,從而導致產業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較弱,很有可能陷入“被俘獲”或“低端鎖定”的劣勢循環中。
龍頭企業缺乏。數字創意產業不同于其他產業,企業類型以中小微企業為主,缺乏自主研發水平高、技術創新能力強、具有引領性的龍頭企業,尤其缺少在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新興數字技術領域實力強的創新主體。目前,寧波共有125家重點文化企業,涵蓋高端文化用品制造業、創意設計業、工藝美術業、現代傳媒業、信息傳輸服務業、影視制造業、文化休閑旅游業、會展業等行業。多數企業只專注于某個細分行業的某個環節,如只聚焦文旅的推廣或者短視頻直播帶貨的MCN推廣。由于缺乏龍頭企業的引領,創意企業或者園區之間存在惡性競爭,企業集聚效應弱、難以協同,也間接加劇了企業效率低下、利潤單薄、實力偏弱。
人才培育不足。數字創意人才具有高創意性、高技術性、高人文情懷、高“越界”性和個性凸顯等鮮明特點,是數字創意產業發展的核心要素和根本動力。寧波數字創意人才培育略有不足。從學院設置來看,寧波高校中僅有浙江萬里學院開設了與數字創意相關的特色學院——鳳凰數字創意學院;從專業設置來看,以數字媒體技術為例,教育部公布的2019年度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備案和審批結果顯示,新增專業最火的是數字媒體藝術,寧波僅有3所高校開設此專業,每年畢業生人數難以滿足數字媒體技術市場快速發展的需求。
服務體系尚不完備。數字創意產業分屬于多部門管轄,寧波尚未建立關于數字創意產業數據共享的平臺等,不同部門、不同地域之間數據無法實現共享。以寧波的文化云平臺為例,網站、App等傳統商業性云平臺較多,但并未真正融合5G、云計算等技術。此外,以平臺為核心的數字創意產業新業態也給政府傳統的監管模式帶來新的挑戰。平臺經濟實現了“人人即商家,人人即媒體”,但由于準入門檻低,導致出現用戶個人信息泄露、網絡售假等不規范經營的現象,進而侵犯消費者的權益。
打造數字創意產業“六鏈協同”
構建數字創意企業協同配套的創新主體鏈。數字創意產業創新資源表現出異質性、互補性和分散性的特征。寧波應著力培育規模大、實力強、創新效率高的龍頭企業,推動不同創新主體間互惠共生、協同合作的關系,突破現有主體間的壁壘,依靠龍頭企業的帶動充分釋放創新要素,促進現有產業生態系統中不同主體的文化認同、信息交流和知識共享,構建一個完整的、多維度的、主體協同配套的良好而穩定的創新環境。一是培育領軍型的數字創意企業。實施潛力數字創意企業“新勢力”成長計劃、骨干數字創意企業“單項冠軍”小巨人計劃、龍頭數字創意企業“鳳凰”引培計劃,推動其在內容原創、IP運營、創意賽事組織等薄弱環節取得突破進展。二是培育數字創意細分領域單項冠軍。鼓勵中小數字創意企業走專精特新的道路,將游戲、動漫、電競、數字音樂等具有潛力的領域做足特色、做強優勢。通過協同配套的創新主體鏈促進大中小企業協同發展,共同建設優秀的數字創意產業基地和創意孵化中心,共同做好寧波創意。
完善活力開放宜居宜業的創新服務鏈。數字創意創新方向和創新活動會受到市場的制約,導致企業的創新成本和風險隨著創新的增加而增加,投資大、成果轉化時間長、風險高,此時就需要政府幫助企業進行風險疏導、科技政策的指導和宏觀經濟政策的激勵,間接地促進企業進行有效的技術創新。一是政府應制定與創意設計相關的政策和條款以及創新成果的保護等相關法律法規,提供完善的公共服務保障體系,并在科研項目和資金管理方面建立有效的、開放的、透明的反饋機制、監督機制和政策評價機制。例如政府可以運用經濟手段和法律程序建立數字創意產業創新生態基金,建立有償使用資源的價格體系等。二是推進國際開放新模式。寧波作為開放型城市應加強對外開放合作,以深化“一帶一路”倡議為切入點,充分利用好云棲大會、“21世紀數字絲綢之路”國際峰會、國際知名數字創意展會等國家高端平臺,為開拓國際市場提供服務,講好寧波故事,提升寧波數字創意的海外輸出能力。此外,政府應聚焦簡政放權,最大限度地激發創新活力,從而營造活力開放、宜居宜業的外部生態環境。
增強創意金融多元供給的創新金融鏈。資金是企業能夠順利開展創新活動的關鍵因素,而暢通的、多元化供給的金融鏈是企業融資的保證。寧波可以打造金融機構與數字創意產業創新主體之間的資金鏈,通過制定合理有效的投融資方案,構建高質量的產業金融體系。一是建立多層次知識產權融資機制。寧波的融資方式應融入創意與知識產權,拓寬數字創意企業融資模式。如河北石家莊在全國率先創新“四位一體”風險共擔的知識產權質押貸款新模式,為輕資產的企業提供了新的融資方式。二是探索數字創意企業“白名單”制度。寧波可根據數字創意企業發展狀況與資質確定符合條件的“白名單”創意企業,并進行動態管理,鼓勵和引導金融機構對入選“白名單”的企業提供便捷性和政策性的投融資服務,進而打造多元供給的創新金融鏈。
培育創意導向引領未來的創新人才鏈。知名創意城市興起的最主要原因之一便是聚集了大量的數字創意人才。數字創意產業需要復合型精英人才、優質跨界融合型人才,充足的高水平人才儲備是保障創新活動的前提條件。一是加強數字創意人才本土教育培養。寧波高校可借鑒杭州電子科技大學針對“互聯網+”復合型精英人才的“5個1”特色人才培養體系,在課程中融入互聯網平臺、創意設計等,并同步開展國際人才雙向交流、企業與高校和科研機構的合作育人機制,促進創新成果的轉化交流,培養兼具技術創新與創意設計的高端復合型數字創意人才,鼓勵青年創意為寧波增添色彩。二是創新數字創意人才引進機制。寧波應將數字創意人才納入高層次、高技術人才引進計劃中,建立與國際接軌的數字創意人才服務標準體系,健全數字創意人才評價機制和激勵機制,完善數字創意高端創新設計團隊的協同創新體系,通過團隊協作吸引和聚集高質量人才。
拓展創意緊密融合產業的創新平臺鏈。創新平臺作為創新資源整合的載體和基礎,可以加快資源的流動,進而為數字創意產業獲得成本優勢。一是加快數字影視、數字傳媒、數字音樂等數字賦能產業的發展,依托軟件公司打造“云上文化”等平臺。要想做大做強數字創意產業,需要推動數字經濟與文化產業的深度融合發展,將數字創意產業推向新的高度。因此,寧波應加快將人工智能、區塊鏈應用到數字創意產品和服務、版權保護與交易等領域。二是推進數字創意產業與其他產業的融合發展平臺建設。重點推動數字創意與工業制造、媒體傳播、文化教育等各領域的融合滲透,并積極建設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示范區,推進文旅消費試點城市和文旅消費聚集區的建設。
提升創意轉化共享共贏的創新產業鏈。寧波應在堅持擴大開放、構建新發展格局中穩中求進,在深化開放合作中形成具有寧波特色的穩定可靠的標志性創意產業鏈。一是結合寧波文化大市的優勢和潛力,集中力量打造數字創意產業鏈,推動國家動漫基地升級,促進游戲產業健康發展,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數字文化產業新興集聚區。通過組建以數字創意企業、高校、中介機構、設計中心等為主體的創意戰略聯盟,充分利用開放的資源進行緊密合作,優勢互補,信息共享,通過創意成果的轉化實現共贏發展。二是充分利用寧波文創港資源,圍繞產業鏈營造精準招商環境,實施對標全球化標準的強鏈補鏈項目,從而加強產業鏈的安全性和韌性,提升產業鏈的現代化,以便能夠在應對危機中游刃有余,在化危為機中贏得先機。
本文系寧波市社會科學研究基地項目(JD5-FZ141)研究成果
(作者單位:寧波財經學院、寧波工程學院)
責任編輯:姚穎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