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瓊穎
老小區多、老年人多、公共資源少,面積3.2平方公里的鄞州區白鶴街道是寧波典型的老城區街道。如何從“兩多一少”現狀中挖掘資源稟賦,讓群眾有實實在在的獲得感?這是我今年3月調任白鶴街道黨工委書記后思考的第一個問題。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的這句話帶給我啟迪——問需于民、問計于民、問效于民,是辦好實事的最佳解法。第一站,我就來到全市體量最大的老小區、老齡化程度超過40%的黃鸝社區,與社區黨員、居民面對面座談。
越聊思路越寬闊。住在黃鸝鐵路沿線東側的王阿姨說:“看著西側‘鸝西走廊沿線的居民推開窗就有好風景,真是羨慕,能不能把‘鸝西走廊延伸到東邊呢?”
了解到居民需求后,我與聯系點班子、相關科室同志多次開展“頭腦風暴”,在一周內擬定了《“鸝西走廊”二期項目建設方案》和《“鸝西紅?黨史專列”建設方案》,并用2天時間邀請參與過“鸝西走廊”一期建設的政協委員、設計單位、高校專家出謀劃策,并向廣大社區黨員、沿線居民、共建單位現場征求意見。同時,邀請人大代表對兩個項目進行監督問效,落實專人及時跟進反饋。
“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居民的熱切期盼推動著我與同志們始終“奔跑著”對接鐵路及市區相關部門,同時在“鸝西走廊”設置指揮部現場辦公,面對面了解居民呼聲。5月20日,“鸝西走廊”二期工程正式開工。在延續一期“共商共議、共籌共建、共治共管、共享共賞”理念的基礎上,二期將打造共享客廳、共享書房等商業節點,并引入本地居民在這里創業。
端午節后第一天,“鸝西走廊”的重要組成部分“鸝西紅?黨史專列”在歷經100天建設后正式“發車”。黨員既可以在這里體驗黨史學習教育“七個一”活動,也可以學黨史、鐵路史、寧波人文史等。“發車”當天,就有百余位黨員前來打卡。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鸝西紅?黨史專列”是全省首個由32個黨組織和12名黨員眾籌近30萬元建成的大型開放式、沉浸式黨史學習教育基地。黃鸝社區第九黨支部原書記趙政明在世時一直記掛著“黨史專列”建設,他的愛人在操辦完他的后事后,將3000元交到社區,還將支部黨員看望他的心意全部捐獻出來,說這是老趙最后為組織做的一件事;85歲的黨員黃阿姨在動手術前,讓子女將1萬元交給社區,說即使下不了手術臺,也要委托子女為社區做點力所能及的事……可以說,“黨史專列”建設,不僅是“我為群眾辦實事”的一個項目,更是廣大老黨員給我上的一堂鮮活的黨課。在他們身上,我看到了共產黨人刻入靈魂、不隨時間消逝的紅色基因和高尚情懷。
“眾星拱月,月明星燦。”習近平總書記曾用“月”和“星”來比喻基層黨組織和其領導下的各類組織。在“鸝西走廊”的打造中,正是通過黨委統籌,凝聚多方合力,促進條塊協同、上下聯動,才形成了“星光”“月光”交相輝映的良好局面,從而也推動828米的鐵路沿線,從居民避之不及的臟亂差地段,蝶變為市民爭相打卡的“幸福線”。
(作者為鄞州區白鶴街道黨工委書記)
責任編輯:謝 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