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偉 劉玉霞 趙德錦

陜西彬州地處渭北高原西部,屬大陸性暖溫帶半干旱氣候,晝夜溫差大,降水較充沛,為生產優質梨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彬州梨有上千年栽培歷史,明清時代就已大規模種植,曾享譽海內外,2020年彬州梨果品區域公用品牌價值10.12億元。
自2000年以后,受到氣候、市場等多重因素影響,彬州梨產業發展呈逐年滑坡態勢,沉重打擊了梨農的生產積極性。我們針對目前生產中品種老化(老遺生、水遺生、平梨、夏梨等)、花期耐低溫能力弱、經濟效益不夠高的問題,開展了新品種引種對比試驗示范,以期篩選出適宜彬州產區大面積推廣栽植的優良梨品種,助力彬州梨產業提檔升級。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地概況? ?試驗園選擇在彬州市太峪鎮姚聯村千畝彬州梨基地,屬涇河南岸川道地帶,年降雨量600 mm,平均海拔1 100 m,年均溫9.7 ℃,年極端最低氣溫-10 ℃,≥10 ℃活動積溫3 409.7 ℃,年日照時數2 200小時,全年無霜期180天,初霜期為10月17日,終霜期最晚為4月21日。土壤為黃墡土,土層深厚,有機質含量1.015%,灌溉條件良好。
1.2? ?試驗品種? ?供試品種為翠冠、華山、黃冠、中梨一號、晚秀、紅香酥、秋月、玉露香,選擇2年生優質大苗開穴栽植,苗木由山西省農科院果樹研究所提供。
1.3? ?試驗設計? ?試驗于2020年3月由彬州水遺生梨農業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實施。試驗總面積10畝,共設8個處理,每個品種1個處理,每處理栽植1行,隨機排列。栽植株行距2 m×4 m,每畝83株。栽植前平整土地,放線定位,開挖直徑60 cm、深60 cm的栽植坑,每個栽植坑內施入腐熟的生物有機肥1.5 kg,與土拌勻后完成栽植,確保嫁接口露出地面。栽植后立即澆足水,澆水后覆膜。
1.4? ?試驗方法及測定? ?定植后每處理隨機選取8株生長勢基本一致、葉芽無人為損傷的苗木進行標記,調查測定其成活率、萌芽率、枝條生長情況等。
2? ?結果與分析
表1統計了8個供試梨品種栽植成活率和1年生植株生長情況,以下是分項比較結果。
2.1? ?成活率比較? ?苗木栽植后,于5月下旬和6月上旬調查了苗木成活率,動態跟蹤苗木成活情況。表1中的成活率是5月下旬調查結果,可以看出8個梨品種成活率普遍較高,其中華山梨成活率最高(95.3%),之后依次為玉露香、皇冠、翠冠、紅香酥、秋月,中梨一號和晚秀成活率相對較低(80%)。
2.2? ?萌芽率和成枝力比較? ?8個品種中,萌芽率最高的是皇冠,萌芽率較低的是華山和晚秀,翠冠、秋月、中梨一號、紅香酥、玉露香萌芽率相當;成枝力晚秀強,其次為翠冠和華山,皇冠成枝力較弱。
2.3? ?主枝數及枝條生長量比較? ?8個品種中,主枝數最多的是晚秀,翠冠和華山居中,中梨一號、紅香酥、秋月、玉露香差異不顯著,皇冠的主枝數最少。1年生枝條生長量,華山>玉露香>晚秀>紅香酥>翠冠>秋月>皇冠>中梨一號。
2.4? ?株高徑粗比較? ?8個品種中,基徑最大的是翠冠,然后依次為華山、秋月、中梨一號、皇冠、晚秀、紅香酥;株高翠冠、晚秀、玉露香>紅香酥>華山>中梨一號>秋月>皇冠。
2.5? ?休眠時間? ?8個品種中,翠冠休眠最早,華山和中梨一號休眠最晚,其他相當。
3? ?小結與討論
從前期試驗結果看,華山、玉露香這兩個品種的綜合表現優于其他品種,成活率高,長勢強,抗性強,適宜在彬州海拔800~1 000 m的臺堿地及涇河水系沿岸栽培。
下一步,我們將會對所有品種全物候期表現、果實經濟性狀、市場前景等方面進行深入研究,以期為優化彬州梨品種結構提供可靠的技術參考。
(參考文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