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上映的電影《一百零八》,取材于2008年“5·12”汶川地震期間發生在四川德陽什邡市的真實事件。震后三個月里,108名新生兒先后出生于羅漢寺。在極度簡陋的就醫環境中,在醫護人員的守護和僧眾的幫助之下,無一例新生兒和孕產婦感染,成就了一段堪稱奇跡的大愛故事,而這108個孩子,也被稱為108“羅漢娃”。
記者2009年1月回訪汶川地震災區,曾經采訪過素全住持,并撰寫本文。
我們只是做了我們該做的事情
2009年1月農歷新年即將來臨,我重回災區采訪,來到北京市的對口援建單位什邡市。我一直在什邡市尋找有新聞價值的采訪題材,當時司機講述了這個大愛故事,我聽完特別感動,立即決定驅車前往羅漢寺采訪這位心懷大義的素全住持。一路上,我想象著這位素全住持的樣貌,肯定是身材高大,一副行事果敢、大義凜然的樣子。可當素全住持推開寺院大門與我相見的一刻,我眼前的他卻是一位身高1.7米左右,面色白凈,一點也不高大威猛的僧人。他看上去年紀也就30歲出頭。得知我的來意,他非常謙遜地表示:“我們這些僧人只是做了我們該做的事情!”但我知道有些事情越是被表述得稀松平常越是不簡單。
我提出要去看看當時羅漢寺內的“臨時產房”所在地。素全住持欣然同意,他帶我們穿過大殿,走到了大殿后的一片空地,空地是由一塊塊一米見方的粗糙的青石板鋪成,素全住持告訴我,這就是當年“臨時婦幼保健院”的所在地。
當年,素全住持接到婦幼保健院的求助,召集僧人召開緊急會議,一些居士說,寺廟佛門凈地怎么能接納生產這種血淋淋的事情呢?面對非議,他作為羅漢寺住持心里面也一度忐忑,但他深知“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的道理,這時候需要他站出來統一大家的思想。他深情且堅定地對大家說:“在這個危難時刻,見死不救才是最大忌諱!其他忌諱都不重要了!”這句話擲地有聲“一語點醒夢中人”,經過所有寺廟僧人和居士的同意,當即決定羅漢寺打開寺門,無條件地接納從什邡市婦幼保健院轉運過來的產婦和醫護人員。
108名“羅漢娃”出生在寺院
據素全住持回憶,當時怎樣安置送來的孕婦成了首要難題,要照顧好孕婦讓她們有個相對安全的生活環境,還要有能遮蔽風雨的臨時產房。幾經商量,素全住持決定把馬上要臨產的孕婦安置在木質結構的飯堂,因為考慮到還有余震,木制房比磚瓦房更安全。缺少手術臺,他就想辦法將兩個禪桌拼在一起,上面鋪上棉絮作為臨時為產婦接生的手術臺。
就在這簡易的手術臺上,醫生捧出了一條條鮮活的小生命。5月13日凌晨,隨著一聲清脆的啼哭聲,羅漢寺迎來第一個在這里降生的小生命,這是個女孩,素全親自為她起名叫唐震雯。她的出生為人們帶來了生的希望,也讓這里的人們暫時忘卻了大地震帶來的恐懼,燃起了一股強烈的保護欲。
據了解,從5月12日地震發生到8月7日局勢轉危為安,寺里共出生了108名新生兒,其中有88名新生兒是在禪床上出生的,素全住持為其中的17名新生兒取了名字。
允許孕婦家屬在寺廟內煮肉
隨著孩子的降生,新的問題又來了,產后母親和孩子都需要好好休息,補充營養。
為了給產婦補充營養,他又破了一條佛門清規戒律,就是允許孕婦家屬在寺廟內煮肉。佛門嚴禁吃肉,在寺廟內殺雞燉肉的事情是想都不敢想,可是為了保證產婦和孩子們的健康,素全住持同意了孕婦家屬烹制肉食飯菜,這使得許多不聞葷腥的僧人,一時間聞到肉味都反胃,受不了紛紛嘔吐起來。此外,素全住持還無償拿出寺院所有的食物首先保證分發給孕婦和災民,寧可自己和僧人們餓肚子。
2009年5月12日,108名“羅漢娃”一歲時,他們齊聚羅漢寺慶生。當他們三歲時,羅漢娃的父母從每個孩子出生的床單剪下一塊布,用108塊布拼成“百衲衣”作為禮物送給素全住持。
如今,孩子們已經13歲了,《一百零八》這部電影真是送給素全住持和當年救助這些孩子的好心人的最好禮物。它讓人們不要忘記人間危難之中守望相助的大愛。
(摘自《北京青年報》賈婷/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