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耶古鎮位于湖南省武陵山脈腹地,隸屬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龍山縣,古鎮依酉水西岸而建,自然風光旖旎,民風淳樸。
“里耶”是土家族的語言,代表“開拓這片土地”的意思,也就是土家族的先民們在這里由漁獵轉向農業墾殖而得其名。作為湘西四大鎮之一,里耶不僅戰國時期是楚秦等國相繼開發,對峙,征戰的前沿地帶,更是歷史上民族生息、雜處、繁衍之地。在18世紀時,里耶便擁有大型的墟場、碼頭,還有勢力雄厚的大商會,聚集在這里的大小商船就有200余艘,繁華的商業使得里耶曾一度有“小南京”之譽。然而,這一切都歸功于穿城而過的酉水河,因為它扼守著湖南入川這條水路的交通要道。
2002年,里耶出土3 萬余枚秦代簡牘,一時轟動中外。簡牘內容包羅萬象,涵括戶口、土地開墾、物產、田租賦稅、勞役徭役等相關政令和文書,甚至包括了迄今為止最早的乘法口訣表。簡牘使人們對秦朝政制和社會生活有了更加全面準確的認知。有學者甚至認為其學術價值堪與殷墟甲骨和敦煌文書媲美。簡牘透露出一些鮮為人知的秦朝往事。比如在秦朝,公務人員要從7時工作到17時,一天只吃兩頓飯,這些都記錄在官吏出勤考核木牘上。
一枚“遷陵洞庭郡”木牘極為珍貴。根據《史記》《漢書》等文獻記載,秦始皇統一全國后分天下為三十六郡,抑或是后來專家提出的四十八郡,但里面均無“洞庭郡”,而里耶秦簡中卻頻繁出現“洞庭郡”,由此顛覆了歷來學界關于秦朝行政區劃的結論,證實了早在秦始皇統治時期就設有“洞庭郡”。
一枚長22厘米、寬4.5厘米的木牘,排列整體的乘法口訣表。這是距今2000多年前的乘法口訣表。是現代“九九乘法表”的鼻祖,這是迄今為止我國發現的最早最完整的乘法口訣表實物,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九九乘法表實物。
一枚“遷陵以郵行洞庭”郵書封檢木牌,則被稱為中國最早的信封。
專家認為,這是秦朝洞庭郡遷陵縣的衙門檔案,也是目前唯一一份秦朝政府檔案,約20萬字。其內容涉及人口、田地、賦稅、倉儲、郵遞、軍備、司法、醫藥等當時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年代為秦王嬴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至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它是繼秦陵兵馬俑以后,秦代考古的又一驚世發現,改寫和填補了《史記》《漢書》中有關秦朝歷史的大片空白,改變了戰國秦漢學術史的面貌。
(綜合《中國日報》《湖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