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建東

摘要:RCEP是一個現代、全面、高質量、互惠的大型區域自貿協定。福建自貿區堅持“立足兩岸、服務全國、面向世界”的戰略定位,深入研究RCEP帶來的機遇與挑戰,實行更高標準規則,搶占RCEP政策紅利,更好發揮開放型經濟壓力測試的“試驗田”作用,提出應對舉措,爭創RCEP先行先試區。
關健詞:RCEP;福建自貿區雙循環
一、RCEP對自貿區,特別是海關特殊監管區(綜合保稅區)的政策紅利
(一)為自貿試驗區跨境服務貿易發展提供廣闊的市場空間
RCEP消除了各成員國影響跨境服務貿易的限制性、歧視性措施,但各成員國的服務具體承諾表,在服務業市場開放度差異較大,包括外資股比限制、董事會本地成員數量、從業資質等方面。其中,新加坡、日本、韓國、澳大利亞等發達國家開放相對較高,為負面清單,但是對專業服務等資質要求較高;菲律賓等成員國為正面清單,開放度相對較低,但是專業服務等資質要求也相對較低。我國開放度整體處于中間水平,為跨境服務業多層次、多領域開放迎來機遇,金融、物流、旅游、通信等服務貿易將成為未來新增長點,特別是跨境電商方面,締約各方在發展包括跨境電商在內的電子商務方面達成了共識,包括電子商務免關稅、推進無紙化貿易、消費者權益保障等規定,有助于跨境物流發展進入“快車道”。
(二)有利于自貿試驗區進一步擴大金融改革創新
RCEP的金融服務章節首次引入新金融服務、自律組織、金融信息轉移和處理等規則,旨在強化金融監管規則,降低風險不確定性,促進資本跨境流動,在區域層面為自貿區的跨境資本流動規則制定提供借鑒。不僅有助于我國金融企業更好地拓展海外市場,也為自貿區發展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跨境投資融資等方面提供一個更加穩定、透明的金融支持,RCEP有助于深入推進高水平制度型開放。
(三)有利于自貿試驗區進一步優化雙向循環通道
一是從地理位置上,福建自貿試驗區依托臺灣海峽,在RCEP范圍內,處于連接東南亞與東北亞的中心節點位置上,不僅提供廣闊的市場空間,也將為做強流量經濟提供戰略區位優勢,強化貨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的區域性國際樞紐地位。二是自貿試驗區的整體開放度遠遠高于RCEP協定中各成員國的承諾開放度,且自貿區在貨物、資金、人員等經濟要素進出境的便利度遠高于沿海其他區域。有利于進一步優化雙向循環通道,成為聯結國內東南區域和RCEP區域的“中轉站”。三是在新冠疫情背景下,跨國公司出于供應鏈安全考慮,更加強調區域布局和近岸布局,將充分借助在福建自貿試驗區的臺企與韓企、日企間的企業聯系。
(四)RCEP是區域性國際規則,為自貿試驗區強化知識產權保護提出了新的改革標的
整體上來看,盡管和國內沒有太大出入,但是在知識產權保護范圍、專利期限等方面有了稍微調整,將著作權、商標、地理標志、專利、遺傳資源等全部納入保護范圍,也要求落實電子認證和簽名、個人信息保護、網絡安全、跨境電子方式信息傳輸等條款。此外,還特別強調了各成員方應提供商標的電子申請系統和可供公眾查詢的商標電子數據庫。為自貿試驗區強化知識產權保護,營造法治化營商環境提出了新的改革標的。
二、積極掘金RCEP協定紅利,助力福建自貿區形成“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對策建議
(一)用好用足RCEP規則,在自貿區與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統籌發展中,加快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開放型產業體系
一是圍繞RCEP對資本、技術、服務、商品等流通產生的低成本效應,以綜保區為抓手、為重點探索制度創新,充分挖掘原產地區域累積規則帶來的貿易效應、產業鏈合作效應和投資效應,爭取在國際海洋合作、數字經濟合作等相關領域率先開展壓力測試,加快綜合保稅區“五個中心”建設,培育“絲路電商”、“金融+”、保稅+”等一批外向型經濟新平臺。二是加快建設“數字絲路”,打造數字經濟開放合作核心區,培育廈門金磚國家新工業革命伙伴關系創新基地、福州全球數字教育資源生產基地。三是要深入分析三大片區轄內產業鏈供應鏈的特點,利用進口關稅減讓和配套的貿易便利化措施,積極擴大先進技術、重要設備、關鍵零部件進口,支持日用消費品、醫藥和康復、養老護理等設備進口,促進研發設計、節能環保、環境服務等生產性服務進口,吸引更多優質生產要素集中集聚。四是用好RCEP原產地累計規則,改革原產地簽證模式,在綜保區內實施經核準原產地自主聲明制度,推動區內企業擴大出口,提升國內供給體系質量,構筑更廣闊的“雙循環”國際市場,最大化地發揮協定效力,成為RCEP貨物、服務、數字、離岸、綠色貿易發展的現代綜合樞紐,高質量服務 “一帶一路”倡議。
(二)主動對接落實RCEP和CAI,自貿試驗區應在過渡性條款,服務業擴大開放、跨境服務貿易等多領域先行先試
一是充分發揮自貿試驗區、綜保區試驗田作用,探索與國際投資貿易規則相適應的體制機制,持續拓展擴寬試點領域,制定服務貿易負面清單、推動數據跨境有序流動等,開展協同創新。二是加大對RCEP成員國的招商引資力度,大力發展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努力打造成為區域性加工制造中心、研發設計中心、物流分撥中心、檢測維修中心和銷售服務中心。打破福建自貿試驗區的空間限制,輻射粵閩浙沿海城市群內開發區,促進體制機制創新,著力打造法治化、便利化和市場化的國際營商環境。三是探索在業務互通、數據交互、監管互認等方面的國際合作。爭取在福廈空港綜保區設立兩岸云數據存儲和處理中心、離岸云計算中心;爭取在國際海洋合作、數字經濟合作等相關領域率先開展壓力測試,實現規則引領。四是加強海洋裝備制造業、海洋新能源產業、海洋生物制品業等海洋新興產業與服務業,在綜保區構建國際供應鏈服務平臺(展示、樣品、維修、再制造等)和RCEP資源要素集成平臺,促進域內經濟要素自由流動,進一步推動區域內產業鏈、供應鏈和價值鏈協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