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召新 韓國輝 李勛蘭 彭芳芳 程昌鳳
摘 要 枇杷的樹形控制和合理修剪是當前枇杷生產管理中需要落實的重要措施。從樹形培養、修剪技術、疏花疏果技術及配套水肥管理等方面介紹了渝西片區枇杷樹形控制及修剪技術,為生態氣候類似地區的枇杷高效栽培提供參考。
關鍵詞 枇杷;修剪;疏花;疏果
中圖分類號:S667.3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19.012
重慶是我國年日照時間最短的地區之一[1],特別是渝西片區年日照時數僅1 000~1 300 h,年內氣候特征表現為冬春日照時數少、陰雨天多、空氣濕度高,而這段時間正值枇杷全生育期,減少氣候對枇杷果實發育的負面影響至關重要。枇杷的消費需求趨勢是果實更大、外觀更美、品質更優,這就要求生產中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進行更多的精細管理。但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速,勞動力嚴重減少,這就需要更新枇杷種植方式以適應新的生產實踐。改變傳統的樹形樹勢,強化修剪整形是其中必須改進的重要工作之一。修剪可以使樹形結構合理、樹冠通風透光,達到豐產、穩產和便于田間農事操作的目的。因此,必須要強化修剪管理,合理控制枇杷樹形。
1? 樹形控制與枝梢管理
生產中的枇杷良種為嫁接苗,選擇適宜當地環境的抗逆性強、商品性好的優良品種,一般均能通過合理施肥和修剪控制樹勢后在第3年掛果,第4年豐產。幼齡枇杷結果前期宜通過摘心、疏梢抑制頂端優勢,減少無效的營養消耗,增加新梢抽生數量,提高枝條質量,迅速形成早結、豐產樹形,待樹體健壯后再逐步調整、培養成需要的樹形。生產中的樹形多見開心形、杯狀形、分層形等。渝西地區采用分層形和開心形樹冠更為適宜,因為這兩種樹形易于操作、產量穩定。
枇杷苗定植后在嫁接口以上40 cm高度處定干。第1年植株成活并抽生1~2次新梢,每次選留1個向上生長的壯枝和3~4個向四周不同方位生長的新梢作為主枝培養,其他枝條均剪除。第2年春季萌發前對所有主枝摘心。春梢抽出后及時疏梢,留下4~5個分布合理、健壯的新梢;新梢長到30 cm長時予以摘心,有助于培養強壯枝條;并將側向生長的4~5個主枝用拉、吊、撐等辦法,開張主枝生長角度,使其大角度斜向或水平生長。夏梢抽出后留2~3個分布合理、健壯的新梢,及時疏除多余的新梢,在水肥配合合理的情況下,秋季即可成花。第3年及以后,每年春季萌發前和果實采收后的5—6月,要分別對枇杷進行修剪整形,盡可能將樹冠高度控制在3 m以下。
2? 修剪
修剪既可減少無效枝,提高樹體營養利用效率,抑制或促進枝梢生長,控制樹形樹勢,又可通過調節結果母枝和營養枝改善坐果性能,提高果實品質。主要剪除對象是枯枝、病蟲枝、過密枝、纖弱枝、徒長枝,疏去輪生枝上分生的側枝,對部分過長的枝條進行回縮修剪。枇杷的修剪一般分3次,即春季修剪、夏季修剪和冬季修剪。
春季修剪一般在2月底至3月初進行,氣候選擇在低溫霜凍后至萌芽前;以輕剪為主,重點剪除衰老枝、細弱枝、凍死花穗、過多過密的側枝,以促發春梢和促進春梢生長;回縮光腿枝到有枝部位,在有空間的部位可進行短截修剪以促發分枝。
夏季是枇杷修剪的主要時期,修剪促發的夏梢大多數都可以在秋季成花,成為結果母枝,衰老樹更新也在此期進行。夏季修剪在5月下旬至6月初進行,一般在采果后2周內完成。重點疏除交叉枝、密生枝、病蟲枝和徒長枝,短截部分結果枝,保留基部3~5個葉片,促其抽生夏梢。夏梢抽出5~10 cm后疏梢,一般留主梢1個,副梢1~2個,培養成充實的結果母枝,疏除其余的側枝。夏季修剪宜輕,以促進樹勢恢復,過重修剪影響成花。
冬季修剪結合疏花穗進行,剪除部分交叉枝、徒長枝和花穗上晚發的秋梢。通過疏除部分過弱過早的花穗,將結果枝與營養枝比例調整至2∶1,以培養次年結果母枝,穩定產量。修剪時間一般在10月下旬開始,對于3~10 cm的短枝可采取摘除花芽恢復營養生長,樹冠外圍以摘心調節生長為主。
3? 疏花疏果
枇杷的花量大,每個花穗上一般有50~100朵花,開花時消耗大量的養分,若自然結果,每穗可結十幾個至幾十個商品性狀非常差的小果,且易出現大小年。合理地疏花疏果是保花保果的技術措施之一,能夠提高果實商品性。一般地,在保證花果正常生長的情況下,疏果先疏花,疏花先疏蕾。渝西片區無霜期長,冬季幾無凍害,在花果發育能得到保障的前提下,盡量保留發育一致的花。
一般在花穗支軸分裂、花蕾尚未充分發育前疏除花穗,花穗伸長期至穗軸末端完全張開期間疏花蕾。疏除弱樹樹冠頂部全部花序,其余部位少量留花。對成年樹,疏除當年生秋梢的花序、早開的頭花、內膛枝花序、弱枝花序和花穗上抽生的秋冬梢,最終疏除全樹總梢數1/3~1/2的花序。一個結果母枝有2~3個花穗的,疏去1穗;有4~5個花穗的,疏去2穗。剪除所有花穗頂花、基部支軸和每個支軸的末端花蕾,以及花穗向上的若干長支軸,每個花穗留3~4個支軸,即將1個花穗留3~4層,盡量保留花穗中部支軸向下的花蕾,使開花整齊和便于套袋。
3月上中旬凍害已過,溫度回升,幼果坐果基本穩定,果實開始緩慢膨大,長至1 cm左右大小時,要開始逐穗疏果,疏除病蟲果、受凍果、小果、畸形果、損傷果和密生果,選留發育健全、大小較一致的果實;結果枝粗壯、葉片數多而大的多留,弱枝弱穗少留果。每根支軸大果型留1個,中果型留2~3個,小型果留3~4個;保留的果實要大小一致、分布均勻,適當集中。疏果后,全面噴施1次殺菌劑和菊酯類殺蟲劑,然后及時套袋。
枇杷的修剪一定要配合施用合理的水肥,這樣才能滿足枇杷不同階段器官發育的營養需求,提高發育的質量,達到修剪的目標。在渝西片區,全年雨水充足,而7—8月降雨偏少,此時恰是成年枇杷需水量較少的花芽分化期[2-3]。保持適當干旱有利于花芽形成,一般情況下不需要補充水分。枇杷幼樹生長期,以迅速擴大樹冠、促進根系發育為目的。在每次新梢抽生前后,以施用速效氮肥為主,配施腐熟有機肥,做到薄肥勤施、一梢兩肥,每年施6~8次;營養生長階段施好促梢肥和壯梢肥,也可根據土壤肥力適當調整施肥量和施肥次數。
成年結果樹的施肥主要是花前肥、保果肥、膨果肥和采果肥,通過葉面噴施補充氨基酸和微量元素。花前肥以有機肥為主,以保障花器發育為目的,盡量減少冬梢抽生;保果肥主要是針對掛果量多的樹施用,不適宜于營養生長旺盛的樹體;膨果肥施肥量占全年總施肥量的20%,以優質速效N、P、K復合肥為主;采果肥主要目的是補充樹體營養,為下半年的結果母枝發育創造條件,它決定了枇杷夏梢數量和質量,從而影響到次年產量和果實品質。采果肥施肥量占全年總施肥量的50%以上,以有機肥為主,配合施氮肥和磷肥,應在采果后、夏梢抽生前盡早施入。研究表明,在果實采后4周之內施基肥的,每遲施1周,全樹花芽分化率降低約8.3個百分點。采后3周以后施基肥的,花枝率較低,達不到構成高產的基礎條件[3]。施采果肥時,若遇到干旱應適當補充水分,以促進夏梢及時萌發,提高結果母枝成花質量。
枇杷頂端附近的芽抽生新梢能力強,枝條中下部芽往往處于隱芽潛伏狀態[4],當內膛過空或更新主枝需要回縮時只有重短截,才可促發隱芽萌發。夏季修剪是枇杷修剪的關鍵,但應盡量避免造成傷口過大,否則會因水分蒸發導致傷口愈合困難,影響當年花芽分化[5]。修剪后應及時涂傷口保護劑,否則易造成枝干枯死。成年樹的更新改造以回縮修剪為主,分2~3年完成,每次修剪量不超過全樹1/3,應保留內膛細枝、短枝和基部枝梢,否則易造成樹干日灼甚至死亡。
參考文獻:
[1]? 陳志軍,查書平,高陽華,等.重慶市日照時間變化規律和特征分析[J].南通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2):55-59.
[2]? 吳格娥.黔東南山地枇杷花芽分化影響因子及葉片診斷[J].東南園藝,2018,6(1):20-24.
[3]? 劉宗莉,林順權,陳厚彬.枇杷花芽和營養芽形成過程中內源激素的變化[J].園藝學報,2007(2):339-344.
[4]? 朱榮旺.枇杷樹的整形與修剪[J].安徽農學通報,2015,21(11):53-54.
[5]? 劉友接,許家輝,張澤煌,等.枇杷枝剪口粗度對新梢生長及開花結果的影響[J].云南農業大學學報,2008(5):705-708.
(責任編輯:敬廷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