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月恒 曾峻峰
摘 要 結合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歷史背景和現狀,從設計思路、設計原則及設計手段等方面探討了鄉村景觀設計需要注意的事項,提出鄉村景觀設計要結合當地的生產活動特征,打造具有地方精神的鄉村特色景觀,同時要加強后期維護,突出農村的“鄉土”新內涵等建議。
關鍵詞 鄉村振興;鄉村景觀;景觀設計
中圖分類號:S731.7文獻標志碼: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19.024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有效推進,鄉村面貌發生了較大改變。同時,越來越多的設計人員參與到鄉村景觀建設之中,但在建設過程中出現了許多問題。為此,本文立足于當前鄉村建設中出現的問題,綜合考慮農村生產、生活和生態的諸多因素,在設計上給出相應的對策建議。
1? 鄉村建設現狀
公共服務設施與基礎設施缺乏是現階段農村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的主要問題[1]。比如醫療服務點、體育場地、公共休閑區域,這些公共基礎設施的缺少導致村民無法開展業余生活。除此之外,不少農村缺少規劃合理的給排水系統,導致其用水衛生狀況及水質得不到有效保障,同時周邊的池塘極易受到污染。大部分農村地區缺乏合理的廁所和垃圾集中收集點,嚴重影響環境衛生。道路缺少合理的規劃和后期維護導致出現了裂縫、坑洼等現象,這極大地影響著出行。
由于資金有限,鄉村建設一般很難達到預期設計效果。同時,多數設計人員由于不熟悉鄉村實際情況,盲目照搬照抄城市化的景觀設計手法,將過多城市化元素帶入鄉村,不僅沒有達到美化環境的效果,而且破壞了原本質樸的鄉村環境。鄉村建設行為多是盲目的、低效的、散亂的,沒有統一的規劃具體指導鄉村建設的實施,比如公廁的標準問題,缺少相應的法規來規范建設。另外,由于審美的差異,設計人員眼中的古樸自然的夯土墻和石板路,在農民眼中只是貧窮的象征,大多數村民認為美麗鄉村就是更多的水泥路和更多的瓷磚。
2? 鄉村景觀設計思路
1)鄉村規劃要立足建設現狀,與發展現狀相結合,滿足新農村建設的地域性、鄉土性和生態性原則,對不合理的場地進行改造,增設鄉土小品景觀和田園景觀,把握鄉村空間尺度,發揮鄉村自身優勢特色,營造適宜鄉村的自然景觀。2)要與鄉村旅游相結合,結合地域特色發展農家樂、民宿、采摘園等鄉村產業,同時改善村容村貌,繼承發揚傳統文化,營造具有地方特色的鄉土景觀,形成良性循環[2]。3)要與農民生產、生活相結合,通過對村莊現狀進行調研分析,挖掘風俗文化傳統,保留傳統鄉間小道,設置農民健身、休閑鄉間活動場地,結合生產設置活動場地。4)與生態環境相結合,發展庭院園藝,選植如梨樹、桃樹、橘子樹等鄉土果樹,適地適樹,保護和發展生物多樣性,減少人為干擾和城市氣息。
3? 鄉村景觀設計原則
3.1? 地域性原則
鄉村景觀設計應該符合我國的國情,要遵循地域性原則。中國地大物博且民族眾多,孕育出了不同特色的風土人情。在鄉村景觀設計中,我們要因地制宜,根據不同的情況制定方案,結合當地村民的生產和生活方式進行規劃。注重鄉村人文景觀的構建,在村落的改造過程中注重保護鄉土風貌,如街巷、樹木、傳統的建筑形式等,可以通過運用當地的材料,提取并運用當地的符號來反映和展現鄉村的地域性。
3.2? 獨特性原則
農村景觀設計應遵循“村村有特色、村村有主題”的原則,村村有古樹,村村有古物,村村有故事,村村有傳承。加強宣傳,普及文化,提高農民的文化素質,營造獨特的農村景觀。最后通過差異化設計,最終實現一村一特色、一村一主題。
3.3? 鄉土性原則
1)要尊重當地的傳統服飾和飲食。這也是發展鄉村旅游的基礎,城里人在鄉村想體驗到的是淳樸簡單的鄉村服飾、鮮美無污染的農家小菜,這種崇尚自然、返璞歸真的狀態也是現代人的精神追求[3]。2)設計要拒絕光污染。夜晚的鄉村是最美的鄉村,繁星、明月、純凈通透的夜幕,是離開村莊的人難以忘懷的景色。3)通過打造農耕場景來體現鄉土性,將源于鄉村真實生活的水車、麥場、石碾子通過景觀的方式再現出來,將雞犬相聞、阡陌交通的場景打造出來。
3.4? 生態與可持續性原則
鄉村景觀設計要遵循生態與可持續性原則[4]。設計的目的是為了讓人們更加貼近自然,融入自然,因此在進行設計時要注意避免對自然原有景觀的破壞。同時,要盡可能地以場地材料為主,使用再生材料,最大限度地減少對資源的消耗,保留當地文化特色。
4? 鄉村景觀設計手段
4.1? 鄉村入口景觀設計
入口可以說是一個村莊的臉面,一個好的入口設計可以讓人眼前一亮,提升景觀整體印象。入口處的景觀設計應從整體入手,挖掘村莊的文化內涵,結合村牌、景墻等手段設計獨特的村莊形象,通過與花木相配引導視線,展現優美的村莊風貌,展示村莊的整體風貌。
4.2? 鄉村交通設計
將鄉村道路分為3級,各級道路采用不同的建材,方便村民通行,同時保持原貌。鄉村道路在遵循規劃標準的同時,應注意其美學特征和游憩學原理,根據地形條件進行修整,配置有地域特色的植物,形成具有鄉村特色的道路。
4.3? 鄉村標志性景觀設計
遵循獨特性的設計原則,通過尋找并構建屬于鄉村的標志性建筑,如景觀小品、祠堂和牌坊等。每個鄉村都需要一個屬于村莊的靈魂,而標志性景觀構筑物就是我們在鄉村景觀設計中注入的靈魂所在。標志性景觀可以是村落的傳承,但不限于村落已有的傳承。可以通過提取村內建筑元素符號,在傳承的基礎上去做新的標志性設計。
4.4? 鄉土小品景觀設計
優秀的景觀小品對景觀有點睛的作用,景觀小品應具有實用的功能和展現文化的作用。鄉村景觀小品一般采用農村常見的物品作為素材,比如:以水桶、籮筐為創意點的垃圾桶,以麻繩、木頭為材質做的村舍村牌等。鄉土小品在改善生活、美化環境的同時,要做到以人為本,突出景觀小品的休息、教育、觀賞等實用功能。使用鄉土再生材料,發動人民群眾的創造力,設計人員要在設計方法上引導、協助村民融入現代的美學技法,在設計思想上引導村民融入核心價值觀,最終設計出既屬于民間又充滿美感的特色景觀小品。
4.5? 鄉村田園景觀設計
田園景觀可以說是鄉村景觀設計的一個重點,我們可以從以下2個方面入手。1)場地。我們可以在村莊附近、出入口、重要干道的兩旁、公共場所和建筑、農田、各類建筑的四周做出相對應的景觀優化和綠化規劃,提出適合村莊發展的布局方案。2)景觀節點。比如:在農田里利用水稻等植物的色彩和層次來拼接景觀畫面,打造屬于鄉村的大地藝術景觀;在干道和村莊附近種植花卉,形成花海田園景觀[5]。
在選擇植被時,應該優先選擇適應性與抗逆性強的鄉土樹種,構建穩定的群落,形成鄉村野趣。同時,要讓常綠植物和落葉植物相交融,正確進行布局。考慮將喬木、灌木、草本植物、花卉等多種植物合理搭配,打造層次分明的效果。
4.6? 公共空間及庭院改造
在公共空間方面,村莊可以對空閑的宅基地進行功能置換利用,拆除破舊建筑,收購或租賃無人居住的廢棄破舊宅院,結合實際情況新建室外活動場地、老年人活動中心、幼兒園等公共服務設施。在庭院改造的同時,對庭院進行綠化和美化。結合具體情況,栽植觀賞樹木、果樹、花草等,打造出宜人宜居的鄉村庭院[6]。
5? 總結
1)鄉村景觀設計應遵循地域性、獨特性、鄉土性、生態與可持續性的景觀設計原則,結合不同的景觀設計手段,將鄉村特色景觀與當地的生產活動特征相結合,形成具有地方精神的鄉村特色景觀,并結合生產活動特點進行布局。
2)在搞好鄉村規劃的前提下,加強后期維護工作,突出“新”農村的“鄉土”新內涵,而不是去農村化、商業化、人工化氛圍下的農村“新”外貌[7]。
參考文獻:
[1]? 徐文輝,鮑沁星.新農村鄉土景觀的探索——重構安吉縣山川鄉山川村景觀[J].中國園林,2010,26(7):80-82.
[2]? 王麗潔,聶蕊,王舒揚.基于地域性的鄉村景觀保護與發展策略研究[J].中國園林,2016,32(10):65-67.
[3]? 應建敏,汪琦.上海新農村的嬗變升華:從村莊改造到美麗鄉村建設[J].中國園林,2015,31(12):14-17.
[4]? 謝花林,劉黎明,李蕾.鄉村景觀規劃設計的相關問題探討[J].中國園林,2003(3):39-41.
[5]? 馬東躍,李曉儲,黃利斌,等.無錫新農村綠化建設及模式初探[J].中國城市林業,2006(4):13-15.
[6]? 邵揚.廈門市翔安區新農村綠化[J].中國城市林業,2009,7(6):26-28.
[7]? 車生泉,楊知潔,倪靜雪.上海鄉村景觀模式調查和景觀元素設計模式研究[J].中國園林,2008,151(8):21-27.
(責任編輯:敬廷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