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翔
2021年伊始,中國汽車行業掀起新一波跨界造車浪潮,與2014年開始的造車新勢力不同的是,這次下水造車公司的投資股東并不局限于來自互聯網行業,還來自手機、房地產、家電、出行、物流等多個行業。大部分新成立的車企都不是從零開始創業的公司,而是由汽車以外行業的領導者投資,例如互聯網行業的百度、手機行業的小米等。另外這次跨界造車公司的目標不再是新能源汽車,而是具備自動駕駛功能的智能汽車,而新能源汽車僅僅是一個搭載智能軟件的平臺。
1月4日,蘋果手機的代工廠富士康與拜騰和南京經開區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其中拜騰是于2017年成立的一家造車新勢力車企,由于新車一再延遲下線時間,最終導致資金鏈斷裂,于2020年7月被債權人向法院提起破產申請,公司成立4年,一共進行過6輪融資,獲得84億元人民幣投資。富士康則計劃投資2億美元用于SUV研發和生產項目,并將幫助建立電動汽車生產的供應鏈,以降低汽車制造成本。并且推進拜騰首款車型M-Byte的量產制造工作,力爭2022年第一季度前量產,加快推動拜騰汽車早日成為新能源汽車一線品牌。
1月11日,百度宣布正式組建一家智能汽車公司,以整車制造商的身份進軍汽車行業。百度選擇吉利控股集團作為戰略合作伙伴,雙方于3月2日合資成立集度汽車。百度持有集度汽車公司55%的股份,吉利汽車持有集度汽車公司45%的股份,計劃未來5年投資500億元人民幣生產智能汽車,力爭在3年內推出其首款電動汽車。集度汽車將對大型市場的數據進行分析,然后決定最終的模型,其目標客戶是年輕群體。并稱:“這是一款會讓你覺得它是一個可以用情感與你交流的機器?!?/p>
3月30日,小米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CEO)雷軍在發布會宣布小米正式進軍智能電動汽車行業。4月19日,華為微博宣布要賣車,首款車型“有電加電,無電加油”,純電模式下可以續航150公里,而油電混合模式可以續航1000多公里。4月19日,恒大汽車在上海車展開幕第一天,一次性發布展出9臺車。
而之所以今年有這么多資本從不同行業流入汽車行業,紛紛成立新公司造車,與去年新能源板塊的火熱密不可分。
首先,是新能源汽車行業的領導者特斯拉在過去一年股價瘋漲的情況。去年6月,特斯拉股價突破1000美元,市值達到1861億美元,一舉超越豐田汽車,成為全球市值最高的汽車企業;7月,特斯拉股價一度達到了1761.92美元,總市值更是首度超過了3000億美元,達到了3267.9億美元,超過了第二名豐田汽車1763.7億美元、第三名大眾809.8億美元以及第四名本田455.5億美元之和,成為了當之無愧的汽車公司市值之王。
今年1月,馬斯克個人凈資產1950億美元,超越貝索斯成全球新首富。當天特斯拉股價收于816.04美元,大漲7.94%,市值為7735億美元,再創歷史新高,超過豐田、大眾、現代、通用和福特市值總和。另外,2010年6月特斯拉登陸美國納斯達克,當時的股價是17美元/股,特斯拉上市10年,股價翻了60余倍。
其次,是中國造車新勢力領頭羊蔚來汽車。蔚來在2019年凈虧損高達112.96億元,相當于每賣一輛車要虧損約54萬元。在投產至今的4年里,蔚來共計銷售了34218輛新能源汽車,但已累計虧損280多億元。但在去年4月蔚來引入合肥70億元戰略投資后,增值1000多億元;二季度蔚來毛利潤率8.4%,首次單季度毛利率回正;11月,蔚來市值破4825億元,超比亞迪成中國市值最高車企,僅次于特斯拉、豐田、大眾,成為世界第四大車企。
目前國際上大多數國家都把發展新能源汽車作為節能減排的主要技術路徑之一。最重要的《巴黎協定》長期目標是將全球平均氣溫較前工業化時期上升幅度控制在2攝氏度以內,并努力將溫度上升幅度限制在1.5攝氏度以內。《巴黎協定》是由全世界178個締約方共同簽署的氣候變化協定,于2015年通過,是對2020年后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行動作出的統一安排。
另外不少國家相繼提出停售燃油汽車時間表。2015年,挪威四大政黨中的兩黨已經率先提出在2025年停售內燃機汽車的計劃;2016年4月,荷蘭勞工黨公布一項新提案,計劃到2025年禁止在荷蘭境內繼續銷售汽油和柴油汽車,保證從2025年后所有在售新車都是新能源汽車,這項提案最終獲得議會下院通過;德國和美國加州提出2030年停售燃油汽車;英國提出2050年停售燃油汽車。
在歐洲,政府對車企要求逐年從嚴,導致車企紛紛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去年,大眾被歐盟罰款超1億歐元,原因是未達到去年歐盟碳排放目標,去年歐盟車企的平均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了約20%,至99.8克/公里,而大眾汽車的平均排放比目標高出約0.5克/公里,因此大眾從去年開始,在全球市場大力推廣銷售ID系列的新能源汽車。戴姆勒公司開發部門的主管馬庫斯·謝弗已經公開表示,奔馳沒有開發內燃機的計劃了,奧迪公司也明確宣布停止研發汽油機或者柴油機,同時在5年—10年完全轉向電動車的研發和生產。
中國則在去年9月舉辦的第75屆聯合國大會上宣布:中國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由于交通領域占全國終端碳排放的15%,過去9年的年均增速更是達到5%以上,因此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成為實現雙碳目標的重要技術路徑。
此外,由工業和信息化部指導,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牽頭組織編制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2.0》提出,我國汽車產業碳排放將于2028年先于國家碳減排承諾提前達峰,至2035年,碳排放總量較峰值下降20%以上。另外,根據我國“十四五”規劃,2025年中國汽車產銷量將超過或實現3000萬輛。
我國新能源汽車保守市場占有率將超過20%,樂觀預期將接近30%;因此新能源汽車市場前景值得看好。雖然目前汽車行業沒有納入碳交易市場,但是工信部于2019年7月就發布了《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并行管理辦法》修正案,目前很多生產新能源汽車的車企都開始銷售新能源汽車積分創造營業收入。
隨著近年來互聯網業務從PC端向移動端轉移,微信抖音等社交平臺對搜索量的分流,百度在搜索廣告市場的收入逐年下滑。因此百度大力布局云服務、愛奇藝視頻、貼吧社交、在線營銷、人工智能等領域,積極做寬移動端平臺,實現縱深發展的戰略。汽車作為繼智能手機之后的最大的互聯網入口,其生態系統大大超過電商、社交等傳統互聯網領域。因此百度從汽車軟件入手,進而進入自動駕駛賽道,到直接下場造車,商業邏輯十分清晰。
中國手機行業自從2016年出貨量達到5.6億部的峰值后,以后逐年下滑。去年,中國大陸智能手機市場出貨量同比下跌11%至3.3億臺。華為(包括榮耀)去年全年在中國大陸智能手機市場出貨量超過1.23億臺,同比下降13%,市場份額37%,排名第一。OPPO去年全年在中國大陸智能手機市場出貨量5810萬臺,同比下降12%,市場份額18%,排名第二。小米2020年在中國大陸智能手機市場出貨量3980萬臺,雖然同比增長3%,但市場份額僅12%,排名第四。因此手機制造商紛紛尋找新的業務增長點。
目前中國汽車產業處于轉型升級中,傳統燃油汽車和新能源汽車的產能嚴重過剩,車企數量和車型品牌過多,所以造車新勢力通過收購汽車生產資質進入工信部目錄已經成為主流模式。
今年跨界造車的公司大部分資金充沛,中國汽車行業的造車物理門檻也在降低,例如目前百度、小米市值都超過1000億美元,所以他們收購汽車生產資質是很輕松的事,目前百度小米沒有出手是因為這些汽車生產資質在繼續貶值。
另外,單純造車的利潤也在逐年下滑,目前全球最大車企,也是利潤率最高的車企豐田的利潤率只有10%,所以大部分跨界造車公司更傾向于代工生產,在這方面蔚來汽車已經做出了很好的標桿。
很多跨界造車的公司都是特斯拉類型的公司。例如百度、小米創始人都是網紅領導,自帶流量,這些公司在各自的領域有大量的用戶,這些用戶很容易轉化為潛在的車主。同時,這些公司也已經打造了成熟的生態系統,這些資源很容易從手機移植到汽車上。此外,這些公司還擁有很多第三方軟件公司作為合作伙伴。
跨界造車的劣勢是風險高,目前新能源汽車行業競爭激烈,百度、小米們的生存門檻比蔚來、小鵬、理想創業時提高了很多。造車新勢力高峰時企業注冊數達到500多家,但去年上半年,造車新勢力里有上險數據的企業只有20家。因此,絕大多數品牌仍停留在“PPT造車”階段,能夠把新車成功量產的比率只有4%。
在去年的倒閉潮中,比較大的車企有南京拜騰和博郡、如皋的賽麟,所以有的公司選擇與現有的車企合作造車,例如360沒有獨立造車,選擇與哪吒汽車合作;有的公司不自主造車而是選擇做供應商,例如海信造車的切入點就是進入汽車零部件領域,主要布局車路協同、智能座艙以及整車熱管理;有的公司進入汽車銷售領域,例如順豐,5月上海順資嘉科技有限公司成立,經營范圍是新能源汽車銷售。
智能汽車是一片巨大的藍海。在中國這個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目前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到600萬輛,僅占汽車總量的2%;汽車行業產值對中國GDP的貢獻超過15%,所以越來越多的其他行業的玩家希望通過跨界造車來尋找未來的商機是大勢所趨。參考智能手機行業的發展歷史,很多公司起步比蘋果早,例如推出全球第一款搭載安卓系統的智能手機T-Mobile?G1的臺灣公司HTC,產品曾經暢銷北美和全球市場,但是不幸遭遇專利糾紛和選擇了錯誤的技術路線,現在已經銷聲匿跡。目前的造車新勢力特斯拉和蔚來雖然股價和市值都在全球汽車行業領先,但是由于新能源汽車仍然處于發展初期,市場仍然存在很多變數和機遇,所以跨界造車還會吸引越來越多的玩家愿意承擔風險、前仆后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