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婆媳矛盾導致的離婚率,比外遇引發的離婚率更高。婆媳關系真的這么難處嗎?婆媳真的是天敵嗎?2021年,本刊邀請心理專家魏敏博士,為您提供解決婆媳矛盾的實用方法。
家庭是一個系統,在家庭系統中,家人之間的相互影響,決定彼此之間的關系品質,也決定每一位家人的相處方式和幸福感。俗話說“家和萬事興”,家人之間的關系影響家族的興旺與傳承,影響子孫后代的生存與發展。婆媳關系,是家庭系統中重要的關系線,那么,如何從系統的角度經營婆媳關系呢?
每個系統都是更大系統的一部分。夫妻婚后建立自己的小家,這個新的家庭系統,就是公婆家族系統衍生出來的夫妻亞系統。因為亞系統分布在系統中,我們常常沒有意識到其中的動力和角色功能已然發生變化,比如夫妻之間要決定如何生活,如何理財,要不要買房子,過年去哪里,等等。等有了孩子,又形成親子亞系統。比如親子之間,通常是父母養育和保護孩子,培養孩子的生活習慣,督促學業,建立價值觀(如擇偶標準)等。孩子長大成人之后贍養老人,關心父母的晚年生活,陪伴他們在生病體弱時度過艱難的時光。
各個亞系統之間是有功能界限的。這些界限保護亞系統的分化成功、自主運轉健康,就像細胞膜保護獨立的細胞一樣,而每個健康的細胞就是肌體健康的保證。舉例來說,如果夫妻之間溝通不暢,其中一方拉孩子站隊,使孩子介入到夫妻亞系統中,就會更加不利于夫妻之間的聯結與溝通,反而使夫妻關系淪落到更復雜和有傷害的境地。而更令人難過的是,孩子在扮演這個介入者的過程中,也會承擔不必要的心理負擔,導致內心混亂,自身成長發展受到影響。
理解了亞系統的概念和健康功能,我們來看看婆媳關系。婆媳關系是在兒子、兒媳的夫妻亞系統之外的一個關系系統。從系統的角度來看,婆婆和孩子一樣,也不適合介入到夫妻亞系統中,干涉他們的生活。比如要求兒子繼續把工資卡放在自己手里,規定兒媳家務事應該怎樣做,為小兩口做決定購買哪里的房子,等等,這些都屬于界限不清的行為,會導致兒子和兒媳的夫妻關系出現危機。
其實,婆婆的越界行為并非有意破壞夫妻關系,比如要求兒子把工資卡放在自己手里,婆婆的表現主要基于以下3個不自覺的原因:
是一種慣性,母子關系還停留在母親為兒子決定一切的習慣中,兒子處于沒有完全獨立自主的狀態;
是一種擔心,不確定兒媳是不是可以把小家庭經營好,提防她把兒子的辛苦錢浪費掉;
是一種保證,錢放在自己手里最安全,小兩口需要用錢的時候可以找自己要。
為了經營好自己的小家,兒媳要如何幫助婆婆走出上述3個不自覺,從而保持清晰界限,使婆婆不介入夫妻亞系統中呢?抱著不抵觸的友好態度,不妨嘗試給婆婆吃3顆定心丸:
1.讓婆婆更新對兒子的看法。兒媳要在婆婆面前多夸夸丈夫,用一些具體事件說明他是個可以擔當家庭大任的男子漢了;
2.讓婆婆相信小夫妻有經營家庭的能力。用事實告訴婆婆,兒媳全身心地投入婚姻之中,和丈夫有計劃營建好自己的小家,比如5年、10年的家庭發展規劃、養育孩子和教育經費的安排,等等;
3.讓婆婆體驗到備受重視的感覺。兒媳要經常感謝婆婆,通過語言交流滿足婆婆被尊重的需要。讓婆婆意識到自己過好晚年生活,就是對兒子媳婦小家庭最好的支持,請婆婆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