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智



毛毛蟲是鱗翅目昆蟲生命中的一個階段,而它們自誕生之日起就肩負著一個重要使命——吃!確切地說,它們不停地吃,為了使自己變大變胖;它們想盡辦法保護自己,為了還有機會繼續不停地吃,然后變大變胖。這樣,才能使它們攝取足夠的養料,啟動神秘的蛻變過程。
那么,毛毛蟲喜歡吃什么呢?它們長相千差萬別,吃東西也是各有所愛,快跟隨本期欄目走進“以食為天”的毛毛蟲吧!
素食者
在我們的印象中,似乎毛毛蟲都是吃葉子的。回想一下你在哪里發現過毛毛蟲呢?樹干上,草叢中,莖葉上……沒錯,我們發現毛毛蟲的“身影”經常是在植物豐茂的地方。事實上,大多數鱗翅目幼蟲是植食性的,也就是以植物為食來維持生存。
有的毛毛蟲只偏好一種植物,比如我們非常熟悉的蠶蛾幼蟲——蠶寶寶,只吃桑樹的葉子。如果養蠶的人沒有桑葉,想用其他葉子代替,那可不行,蠶寶寶要么一口不吃,要么消化不良,甚至無法成活。有的毛毛蟲喜歡吃某一科植物下的某些種植物,比如美麗的紅珠鳳蝶的幼蟲喜歡吃馬兜鈴科的北馬兜鈴、蜂窩馬兜鈴、大葉馬兜鈴、卵葉馬兜鈴……當然,如果我們分辨不出各種馬兜鈴的區別,可以籠統地認為紅珠鳳蝶幼蟲喜歡吃馬兜鈴!知道嗎?喜歡吃馬兜鈴的毛毛蟲除了紅珠鳳蝶還有很多哦:黃裳鳳蝶、多姿麝鳳蝶、珠光裳鳳蝶……看起來是以鳳蝶科幼蟲為主,光聽這些名字就可以猜到它們一定非常美麗。
講到這里,有人的小腦袋瓜開始滴溜溜轉了:如果找到了馬兜鈴,是不是就可以遇到這些美麗蝴蝶的寶寶呢?這個思路很不錯,此外,我們如果在院子里或校園里多種一些毛毛蟲喜歡的植物,或許就會有機會觀察到毛毛蟲從出生到破繭成蝶的生命全過程。進一步思考,我們會意識到,由于某些植物的減少或滅絕,與之相依存的昆蟲就失去了生存的條件;同樣,由于啃食植物的毛毛蟲過多,會給這些植物帶來病害,最終導致這些毛毛蟲也無法生存,看來二者需要達成一種平衡,才能和諧共處呀!
肉食者
你以為所有毛毛蟲都是“素食者”?錯了!毛毛蟲中還有少數是兇悍的掠食者,它們可不是“吃素”的,昆蟲的幼蟲、成蟲,甚至小型蝸牛都會成為它們的“盤中餐”,聽起來是不是讓人大吃一驚?
上期我們介紹過,尺蛾的幼蟲可以讓自己“站立”在樹枝上,看起來很像一根小枝條。而這個家族中有一種夏威夷肉食尺蠖(hu7),它們偽裝成枝條為的是捕食獵物!它們張開鋒利的爪子和牙齒,停在空中隨時準備出擊,不小心飛過的小型昆蟲真是“插翅難逃”。 它們不挑食,一切靠近身邊的昆蟲,只要能力所及都不會放過。
大斑霾灰蝶的幼蟲會散發出一種類似螞蟻幼蟲的氣味,它們混跡在科氏紅蟻的蟻巢中,捕食卵和幼蟲。
擬蛾大灰蝶的幼蟲也有自己的“妙招”,它們不散發特殊氣味,而是憑借堅硬厚實的表皮,堅守在織葉蟻的蟻巢中。盡管眼見著幼蟻和蛹被吃掉,織葉蟻對這個長相奇怪的家伙一點辦法也沒有。
這些靠“特殊本領”生活在蟻巢中的幼蟲,一旦破繭成蝶,就失去了保護自己的武器,它們的首要任務就是迅速逃離蟻巢,否則螞蟻家族不會放過它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