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曉芳

青少年和兒童的生命安全以及健康成長,與萬千家庭的幸福息息相關,保證青少年和兒童的安全,是教育事業的重中之重,同時也是整個社會共同承擔的責任。
《中小學幼兒園安全管理辦法》指出:“學校應當按照國家課程標準和地方課程設置要求,將安全教育納入教學內容,對學生開展安全教育,培養學生安全意識,提高學生的自我防護能力。”
安全教育既包括日常的安全防范教育,使學生掌握基本的自我保護技能,以規避日常生活中可能發生的意外傷害,提高學生的安全意識,也包括針對突發性事件、重大事故的安全教育,目的是培養學生的自我保護能力、安全防衛能力、應對突發事件的自我救援能力,以避免自己的生命財產被嚴重侵害。
幼兒安全教育是以幼兒為教育對象的安全教育活動,目的是提高幼兒的安全認識,培養幼兒的安全行為。
(一)幼兒園安全教育內容不完善
幼兒園安全教育的內容應該包括兩大類。一是預防和應對日常生活傷害的教育,比如防火、防電、防溺水、防中毒、防異物銳器傷害、防摔碰傷、防燙傷、防走失、防動物咬傷、交通安全、應對陌生人等。二是面對自然災害自我保護的教育,具體內容為遇到地震、洪水、火災、海嘯、臺風、雷電、泥石流等自然災害時,幼兒應如何自救,最大限度保護自己的安全。
目前大部分幼兒園安全教育的主要內容為食品安全、生活安全、交通安全等,針對各種傳染病、自然災害的安全教育幾乎沒有,主要原因是很多幼兒園認為,其他安全事件發生的概率低,沒必要安排專門的課程。
(二)部分幼兒教師缺乏安全教育知識
幼兒園安全教育的目的是培養幼兒的安全意識,使幼兒掌握基本的安全技能,從而更好地進行自我保護。在開展安全教育的過程中,教師起著關鍵性的作用。但在調查中筆者發現,部分幼兒教師安全知識嚴重匱乏,無法有效地開展安全教育活動;部分教師自身安全意識淡薄,進行常規的安全教育教學時有隨意應付的心態;相當一部分教師從未參加過安全教育培訓,對于幼兒提出的安全方面的問題,很多教師給不出具體的解釋。
(三)幼兒園安全教育形式缺乏多樣性
大多數幼兒園的安全教育活動都是采用教師講授或者播放視頻的方式進行,教學形式比較單一。幼兒好奇心強,喜歡新鮮事物,形式過于呆板會使幼兒感到疲憊乏味,難以真正理解安全行為背后的原理,從而影響安全教育的效果。有些幼兒園在進行安全教育后,會對安全教育活動進行總結和反思,但實踐力度不夠,難以提高課程對幼兒的吸引力。
幼兒的主要思維方式是感覺運動思維以及形象思維,針對幼兒的特點,教師在教學時應多采用實物,演示具體操作的方法,以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加深幼兒的印象。
(四)幼兒園不重視安全教育
一些幼兒園不重視安全教育,少數幼兒園每個學期只有2~3節安全教育課。很多幼兒園會設計豐富的一日生活課程,各種特色課、技能課、主題課排得滿滿當當,但卻沒有為安全教育留出足夠的教學時間。幼兒園應當增加安全教育課的課時,保證有足夠的教育時間,組織幼兒多次、反復進行安全知識學習,使幼兒充分掌握并理解安全行為的必要性。
(一)豐富安全教育的內容和組織方式
為保護幼兒心理,大部分幼兒園在教學時會刻意避開與災難相關的內容。在這種教育理念下,幼兒被嚴嚴實實地保護起來,結果反而造成安全教育的缺失。幼兒認識不到一些安全問題的嚴重性,反而增加了安全風險。家庭中潛在的危險是無處不在的,各種各樣的家用電器、家庭常備的藥品、日常生活常見的清潔產品、看不見的病毒以及各種傳染性疾病對幼兒來說都是潛在的威脅。因此,幼兒教師決不能有僥幸心理,認為有的危險發生概率小,不進行安全教育也無所謂。教師要重視安全教育,教導幼兒認識現實生活中可能存在的危險,指導幼兒學會安全用電、安全過馬路等,也要告訴幼兒面對危險時安全逃生的技巧和方法,讓幼兒從根本上理解安全行為背后的原理,學會保護自己的生命安全。
幼兒的年齡特點決定了對幼兒進行安全教育時一定要寓教于樂,并且要滲透到各個學科的活動中。多樣化的形式活動能夠激起幼兒濃厚的學習興趣,有助于幼兒更好地掌握安全知識。幼兒園要把安全教育融入幼兒的一日生活中,讓幼兒在平日的生活中也注意提高安全和風險預防意識,才能達到安全教育的最終目的。幼兒活潑好動又缺乏生活經驗,容易發生各種小意外,如果不加注意,還可能導致身體損傷,因此,幼兒園必須增強幼兒的安全意識教育,提高他們的安全防范和自我保護的能力。
(二)加強教師安全教育能力
作為幼兒安全教育的主導者,教師必須具備足夠的安全教育知識和技能,掌握合適的教學方法。教育部門和幼兒園要定期組織教師進行安全教育知識培訓,邀請優秀教師分享安全教育的方法,幫助教師不斷地豐富自己的安全教育知識,提升安全教育技能。幼兒園可以針對這兩個方面的內容定期組織教研活動,活動形式可以是安全教育知識問答,也可以是課程比拼,方便教師之間互相學習,教師自己也可以通過活動查漏補缺、完善及豐富教學內容。
(三)加大經費投入,安全教育融入一日生活
幼兒園要兼顧保育與教學兩個方面的工作。這要求幼兒園在實行安全教育的過程中,要充分利用場地、人力及資金。目前少數園所還存在明顯的環境安全隱患,如教室擁擠、活動設施老化、衛生消毒設施陳舊等。為確保幼兒園的環境安全,幼兒園應該加大資金投入,適當改善教學環境,更新保教設施。此外,幼兒園還要加大對安全教育相關“軟設施”的投入,豐富安全教育的課程資源。比如在教室區角的圖書區設立專門的安全教育繪本區,或者根據幼兒園的實際情況,編寫適合本園幼兒教學的安全教育教材,供幼兒閱讀。對和安全教育相關的項目,幼兒園要實行專款專用,為安全教育的順利實施提供資金上的保障。
關于幼兒園安全教育課程的設置,目前國家沒有具體的要求,但根據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安全教育必須要在幼兒的一日生活中體現出來。除了安全教育理論知識,幼兒園的安全教育還應該與實踐相結合,將安全演練、角色扮演、情景融入等教學方式應用到幼兒的安全教育中,進而加強幼兒的安全理念。
(四)充分利用社會資源開展安全教育
孩子的成長離不開社會這個大家庭。幼兒園可以借助社會資源對幼兒實施安全教育,比如可以邀請交警到幼兒園為孩子詳細地講解交通規則,可以邀請消防員到幼兒園為孩子講解使用滅火器的方法和注意事項等知識。在對幼兒進行安全教育的過程中,家園之間的合作極為重要,比如幼兒交通安全教育,學校教育幼兒應當看紅綠燈過馬路,但幼兒家長卻亂闖紅燈,會嚴重影響幼兒的認知。幼兒家長的工作多種多樣,教師可以合理地開發家長資源,請家長們共同參與到整個幼兒園的安全知識教育活動中,以此來豐富整個幼兒園的安全教育形式和內容。
(作者單位:山西省長治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