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是一年中自然界陽氣最盛之時。尤其需要注意補氣養津,睡前喝水是一個事半功倍的方法。這是因為,當太陽西落,黑夜降臨,人體外散的陽氣逐漸斂藏于體內,歸于臟腑,這時喝少量溫開水,借助體內脾胃陽氣的蒸騰氣化,水津得以布散周身,從而達到補養津液的作用。
睡前喝水有些講究:對于長時間待在空調房,又肺氣不足、愛過敏的人來說,干冷空氣會使呼吸道黏膜變干,保護屏障功能減低,容易導致鼻塞、打噴嚏、流涕、咽干、眼干等不適,可于睡前半小時喝少量溫開水,溫潤氣道改善不適。對于長時間戶外勞作或平時陰虛、常覺口干舌燥者,尤其需要睡前喝少量溫開水。喝水量不宜多,一般1至2口即可,水溫以自覺溫熱為宜。如氣虛津虧較重,伴有乏力氣短、口干舌燥、口渴欲飲等癥狀,可加西洋參2至3片,咀嚼后與溫水一同咽下。而脾氣虛、舌苔白厚膩的人群,可加少許陳皮泡水喝。對于平時夜尿多或晨起可見水腫者,建議喝水量酌情減少或睡前不喝水。需要特別提醒的是,不能因為天氣炎熱選擇喝冰水。雖說冷飲入口痛快,但蒸騰氣化起來卻很費力,需要消耗人體更多的脾胃陽氣,久而久之便會出現消化不良、胃痛、腹瀉等脾胃虛寒癥狀。
(摘自《中衛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