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環球人物》近日刊登“紅都”名醫金茂岳之女金星口述回憶文章,披露了其父的延安歲月。
“延安就是圣經上說的天堂”
我父親金茂岳出生在一個回民家庭,從小信奉伊斯蘭教。從山東泰安萃英中學畢業后,父親考取了齊魯大學醫學院。這是西方基督教傳教士在中國創立的教會大學,父親為了獲得減免學費的資格,在大學里加入了基督教會。
畢業后,父親被聘任到齊魯醫院婦產科工作。當時的婦產科主任是英國人,送了父親一本《圣經》。后來,父親就是帶著這本《圣經》去延安的。
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后,父親思想上受到極大震動。懷著一顆樸素的愛國之心,他加入了中國紅十字會醫療隊。1938年1月3日,父親所在的23醫療隊被派到西安,要求到國民政府軍醫署所轄的傷病醫院工作,卻遭到拒絕。
當晚,西安八路軍辦事處處長伍云甫來到醫療隊慰問。父親之前親眼見到、親身體會了國統區軍醫院的混亂管理和派系斗爭,于是拿定主意,幾天后就跟隨醫療隊來到了延安。延安為他開啟了一個全新的世界,在父親看來,這就是圣經上說的“天堂”。
結識白求恩大夫
父親到延安后不久,1938年春天,白求恩大夫也來到了延安,因為工作關系與父親很快熟悉起來。白求恩對病人極其認真負責,查房時把所有情況都詳細地記在本子上,然后再診斷。在陪同他查房的過程中,父親一邊做翻譯,一邊學習他的臨床經驗。
一次,蕭勁光司令員的孩子因扁桃腺肥大引起了關節炎,白求恩做手術時,在沒有專門器械的情況下,用手指把扁桃腺摳了出來。前后不過兩三分鐘。孩子清醒過來起身就走了,什么事也沒有。父親大為驚訝,白求恩說:一個大夫只要想到病人,想給病人解決問題,就會費盡腦子去想辦法。
父親深受啟發,不僅按照白求恩的辦法學會了做扁桃腺摘除術,還自己設計了摘除扁桃腺的小勺。白求恩后來犧牲在抗日戰場上,但他的思想一直激勵著父親:一切為病人著想,就會動腦筋去想辦法。
成為秘密黨員
1940年4月,23醫療隊接到紅十字會大隊的命令,換防到老河口第五戰區,要離開延安了。父親經過思想斗爭,毅然決定脫離紅十字會,留在延安。
剛到延安時,他經常把圣經拿出來誦讀,這本書還被毛主席借去看過,可能是作為哲學資料。但在經歷了脫胎換骨的革命教育后,他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都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革。
1942年3月28日,父親在中央醫院接到一個電話,是中央組織部陳云部長打來的,請他過去一趟。父親以為陳云同志生病了,馬上背著藥箱、騎上馬去了,沒想到陳云要跟他談的是另外一件事——入黨。經過一番談話,父親表示愿意為共產主義事業奮斗終身,不怕犧牲。談完話,陳云打電話請來了中央醫院黨支部的石昌杰書記和蘇愛吾同志。他們來到中央組織部干部處張凱處長的辦公室,父親看見了掛在墻上的鮮紅黨旗,就在這里宣誓入黨了。
陳云說:“茂岳同志已經被批準為中國共產黨的正式黨員。但暫時不公開,是秘密黨員。”這是父親終身難忘的一天。
(摘自《環球人物》2021年第10期 尹潔/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