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慧敏
(廣州市越秀區兒童醫院眼耳鼻喉科,廣東 廣州 510002)
變態反應性結膜炎屬于兒童群體中較為常見的一種過敏性眼部疾病,該病主要特征為結膜充血、結膜乳頭濾泡增生、角膜緣改變等。變態反應性結膜炎患兒常表現為眼癢、畏光、眼部異物感等臨床癥狀,如若不及時進行治療,將影響患兒視力。復方硫酸新霉素滴眼液主要用于治療慢性或急性結膜炎,其能夠抑制眼部超敏反應和炎癥反應的發生,但患者恢復較慢,治療效果欠佳[1]。鹽酸氮?斯汀是一種選擇性極強的組胺H1受體阻斷劑與肥大細胞穩定劑,對各種類型的過敏性結膜炎具有明顯的療效[2],但關于變態反應性結膜炎患兒應用該藥治療的研究相對較少?;诖?,本文旨在探討鹽酸氮?斯汀聯合復方硫酸新霉素滴眼液對變態反應性結膜炎患兒淚膜穩定性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廣州市越秀區兒童醫院收治的48例變態反應性結膜炎患兒,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24例)和研究組(24例)。對照組中男患兒13例,女患兒11例;年齡2~8歲,平均(5.52±1.23)歲;病程 2~5 d,平均(3.64±0.32) d。研究組中男患兒19例,女患兒5例;年齡3~7歲,平均(4.93±1.12)歲;病程 2.5~4 d,平均(3.62±0.31) d。兩組患兒一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組間具有可比性。診斷標準:符合《中華眼科學(中冊)》[3]中關于變態反應性結膜炎的診斷標準。納入標準:符合上述診斷標準的患兒;表現為眼癢、流淚、畏光等癥狀的患兒;治療前3 d未使用過影響本研究藥物的患兒等。排除標準:患有細菌性、病毒性、真菌性等結膜炎患兒;患有免疫系統疾病患兒等?;純悍ǘūO護人對本研究知情同意,且本研究經院內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方法 對照組患兒給予復方硫酸新霉素滴眼液(江西珍視明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6021864,規格:6 mL/支),2~3 滴 /次,4~8 次 /d,每次間隔 2 h,需根據病情嚴重程度加減量。研究組患兒在對照組的基礎上聯合使用鹽酸氮?斯汀滴眼液(廣東眾生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 H20080663,規格:6 mL/支),1~2 滴 /次,2 次 /d,早晚各1次,病情較為嚴重患兒可增加至4次/d。兩組患兒均連續治療1周。
1.3 觀察指標 ①比較兩組患兒治療后臨床療效。參照《中華眼科學(中冊)》[3]中的判斷標準:畏光、灼熱、流淚等臨床癥狀消失,結膜刮片顯示無嗜酸性顆粒,眼瞼、眼球結膜無水腫充血,無結膜囊黏液性分泌物即為治愈;臨床癥狀明顯好轉,水腫充血、結膜囊黏液性分泌物明顯減少,眼瞼乳頭、眼球結膜明顯縮小即為顯效;臨床癥狀有所緩解,水腫充血、結膜囊黏液性分泌物未見減少或增多,眼瞼乳頭、眼球結膜未見縮小或縮小不明顯即為有效;臨床癥狀未改善甚至加重即為無效。總有效率=治愈率+顯效率+有效率。②比較兩組患兒淚膜穩定性。包含角膜熒光素染色(FL)評分、淚膜破裂時間(BUT)以及淚液分泌試驗(SIT),FL試驗方法為用鈷藍色濾光片觀察眼部角膜上皮的染色情況,0分:無染色,3分:染色區域<30%,6分:染色區域30%~50%,9分:染色區域>50%,FL得分越高表明角膜上皮受損情況越嚴重;在BUT試驗中,于患兒下穹窿結膜囊中放置熒光素試紙條,通過要求患兒眨眼促使熒光素更加均勻地分布在眼表,統計患兒第1次睜眼到出現干燥斑的時間;SIT試驗方法為:將淚液檢測濾紙一端折疊5 mm,放置到眼瞼外1/3的結膜囊中,雙眼閉合5 min,最后測量濾紙條浸潤長度。③比較兩組患兒治療前后臨床癥狀評分。包含畏光、異物感、流淚及眼癢異物感,根據癥狀嚴重程度評為重度6分,中度4分,輕度2分,無0分[4]。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2.0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數資料和計量資料分別以[例(%)]、(±s)表示,分別采用χ2、t檢驗。以P< 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臨床療效 治療后研究組患兒的臨床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兒臨床療效比較[例(%)]
2.2 淚膜穩定性 與治療前相比,治療后兩組患兒FL評分均下降,且研究組低于對照組;而兩組患兒BUT、SIT紙條浸潤長度均延長,且研究組長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 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兒淚膜穩定性比較(±s)
表2 兩組患兒淚膜穩定性比較(±s)
注:與治療前比,*P < 0.05。FL:角膜熒光素染色;BUT:淚膜破裂時間;SIT:淚液分泌試驗。
組別 例數 FL評分(分) BUT(s) SIT(mm/5 min)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24 7.87±0.16 6.22±0.67* 3.55±0.41 5.86±0.93* 6.14±0.72 7.63±0.86*研究組 24 7.86±0.12 2.86±0.32* 3.56±0.35 11.95±1.13* 6.07±0.71 10.42±1.03*t值 0.245 22.169 0.091 20.386 0.339 10.186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3 臨床癥狀 與治療前相比,治療后兩組患兒畏光、異物感、流淚、眼癢等評分均下降,且研究組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 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兒臨床癥狀比較(±s, 分)
表3 兩組患兒臨床癥狀比較(±s, 分)
注:與治療前比,*P < 0.05。
組別 例數 畏光 異物感 流淚 眼癢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24 3.67±1.03 1.85±0.56* 3.93±1.02 2.27±0.58* 3.82±0.61 2.15±0.48* 3.46±0.66 2.27±0.42*研究組 24 3.73±0.86 1.28±0.36* 3.91±0.87 1.16±0.45* 3.76±0.57 1.06±0.34* 3.63±0.71 1.14±0.37*t值 0.219 4.195 0.073 7.408 0.352 9.078 0.859 9.890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變態反應性結膜炎又稱為過敏性結膜炎,其發病原因為眼結膜受到過敏原刺激,從而產生超敏反應,出現眼癢、流淚等過敏表現,花粉、灰塵、塵螨等均為該病常見的過敏原。變態反應性結膜炎患者脫離過敏原后,癥狀可逐漸自行緩解,但該病會反復發作,難以徹底根治。由于空氣污染的加重、兒童免疫力低下易被外界病菌侵襲等原因,變態反應性結膜炎在兒童中的發病率逐年上升,如若不及時進行治療,將導致角膜產生并發癥,從而影響患兒身心健康[5]。復方硫酸新霉素滴眼液是一種復方制劑,其中包含地塞米松磷酸鈉,地塞米松磷酸鈉具有抗炎、抗過敏、免疫抑制作用,可以減輕患兒浮腫、結膜充血,消退炎癥反應,但起效較慢,使用滿意度較低[6]。
鹽酸氮?斯汀屬于抗組胺H1受體拮抗劑,該藥物能夠抑制肥大細胞釋放組胺,降低嗜酸粒細胞活性,調節T淋巴細胞,從而抑制因過敏原刺激而產生的炎癥介質的大量釋放,最終達到抗炎的效果[7]。本研究中,治療后研究組患兒的臨床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而畏光、異物感、流淚、眼癢各項臨床癥狀評分均低于對照組,表明鹽酸氮?斯汀聯合復方硫酸新霉素滴眼液能夠緩解變態反應性結膜炎患兒臨床癥狀,且治療效果顯著。
淚膜穩定是維持眼表健康的基礎,眼表損傷均可導致淚膜異常。變態炎性反應可損傷患者角膜上皮細胞,從而使淚膜發生改變。FL、BUT及SIT是臨床中評價淚膜穩定性的常用指標,FL能夠對角膜上皮是否缺損、角膜是否發生潰瘍等情況進行檢查,如果角膜被染色,則表明角膜存在病變;BUT常用于檢查患者是否存在干眼癥,如果其數值<10 s,表明患者淚眼中缺乏黏蛋白,結膜的杯狀細胞受到損害,淚膜不穩定;SIT能夠測試淚腺的分泌功能,其數值<10 mm提示患者存在干眼癥的可能。鹽酸氮?斯汀可抑制白三烯、血栓素等炎性介質的釋放,抑制機體變態炎性反應,降低黏附因子表達,提高淚膜功能,從而促進病情好轉[8]。本研究中,治療后研究組患兒FL評分低于對照組,而BUT、SIT紙條浸潤長度均長于對照組,表明鹽酸氮?斯汀聯合復方硫酸新霉素滴眼液能夠提高變態反應性結膜炎患兒淚膜穩定性,從而促進病情恢復。
綜上,鹽酸氮?斯汀聯合復方硫酸新霉素滴眼液能夠緩解變態反應性結膜炎患兒臨床癥狀,提高患兒淚膜穩定性,并且治療效果顯著,值得臨床進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