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學琴
(南京市江寧中醫院肛腸科,江蘇 南京 211100)
痔瘺裂屬于肛腸科常見疾病,臨床表現以肛門腫物外脫、便血、疼痛、排便困難、肛周結塊腫痛流膿血水等為主,對患者的生活質量造成嚴重影響。目前,手術是治療此類肛腸疾病最為有效的方法,手術療效已獲得肛腸科醫師的認可,但創面愈合較慢、術后切口疼痛、水腫等不利于術后康復,也是影響患者手術接受度的一大因素[1]。中醫理論認為,肛腸手術患者術后大多伴有局部疼痛、腫脹,其病機在于局部氣血不通暢,瘀血阻滯,故應采取清熱解毒、活血化瘀的治療原則[2]。自擬活血生肌方具有生肌散結、清熱解毒之功效;中藥坐浴是指利用蒸汽熏蒸與藥汁對創面進行洗滌,使藥力直接作用于創面,從而促進局部微循環,加速手術創面愈合[3]。本研究重點探討自擬活血生肌方加減坐浴對肛腸術后患者的療效,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南京市江寧中醫院2019年1月至12月收治的88例行肛腸手術患者,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44例。對照組中男、女患者分別為16、28例;年齡22~78歲,平均(50.23±12.52)歲;病程6個月 ~ 30年,平均(15.63±4.35)年;疾病類型:肛瘺30例,肛裂5例,混合痔9例。觀察組中男、女患者分別為16、28例;年齡19~80歲,平均(48.51±12.22)歲;病程3個月 ~ 28年,平均(15.06±4.34)年;疾病類型:肛瘺27例,肛裂6例,混合痔11例。將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疾病類型等一般資料進行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組間可進行對比分析。納入標準:與《痔、肛瘺、肛裂、直腸脫垂的診斷標準(試行草案)》[4]、《中醫肛腸科常見病診療指南》[5]中的診斷標準符合者;均經肛門視診、直腸指診、肛鏡檢查等相關檢查確診為肛腸疾病(肛瘺、肛裂、混合痔)者;行肛腸手術治療者等。排除標準:合并惡性腫瘤、結核、炎性腸病及其他慢性疾病患者;合并嚴重肝腎疾病、心腦血管疾病等嚴重病癥者;合并精神疾病者;對本研究使用藥物存在過敏反應者等。本研究經院內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且患者對本研究知情并同意。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術后給予抗生素、抗感染治療,2次/d,持續治療5 d;予以高錳酸鉀溶液(吉林省東盟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2026515,規格:20 g/瓶)熏蒸、坐浴,將藥物溶于水中(1∶5 000),取1 000~1 500 mL溶液,熏蒸、坐浴10~20 min/次,2次/d。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的基礎上聯合自擬活血生肌方加減坐浴治療,于術后5 d之后(手術后切口創面肉芽生長期)開始坐浴。方劑組成:丹參10 g、赤芍20 g、白芨粉6 g、皂角刺6 g、仙鶴草15 g、魚腥草30 g、馬齒莧30 g、黃柏18 g、紅花6 g、蜂房10 g、五倍子18 g,加水煎煮,取湯汁約1 000 mL,每次坐浴取500 mL湯汁并加入1 000 mL熱水稀釋后坐浴,10~20 min/次,2次/d,癥狀嚴重者可增加為3次/d。兩組患者均進行為期2周的治療。
1.3 觀察指標 ①將兩組患者治療后2周臨床療效進行對比,其中創面未感染、未見明顯滲血、滲液,且疼痛明顯減輕,水腫已完全消退為顯效;創面未感染,但可見少量滲血、滲液,疼痛明顯緩輕,水腫有所消退為有效;創面發生感染,或滲血、滲液,疼痛、水腫癥狀嚴重,為無效[5]??傆行?顯效率+有效率。②將兩組患者治療后1、2周創面愈合情況進行對比,包括創面肉芽生長評分和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 mRNA表達,創面肉芽生長評分[6]:創面內的肉芽顏色呈肉紅色,未見分泌物、水腫,記0分;創面內肉芽顏色呈淡紅色,可見少量分泌物,且水腫明顯減輕,記1分;創面內肉芽顏色呈蒼白色,分泌物較多,水腫稍有減輕,記2分;創面內的肉芽顏色呈紫黑色或暗紅色,有大量分泌物,水腫嚴重,甚至出現創面感染癥狀,記3分。VEGFmRNA檢測:分別于治療后1、2周采集兩組患者新鮮肉芽組織(面積:1.0 mm×1.0 mm)保存于10%福爾馬林溶液試劑瓶內,之后放于專用Ep管內用裂解液處理后置于-80℃的冰箱內待檢,采用逆轉錄-?聚合酶鏈反應(RT-PCR)法檢測,嚴格按照Trizol試劑說明書完成相關操作。③將兩組患者治療后1、2周疼痛、水腫評分及傷口愈合時間進行對比,疼痛評分采用視覺模擬疼痛量表(VAS)[7]評分評估,分值范圍為0~10分,無痛記0分,輕度疼痛記1~3分;中度疼痛記4~7分;重度疼痛記8~10分。水腫評分[8]:輕度水腫記2分,中度水腫記4分,重度水腫記6分。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統計軟件分析處理數據,計數資料(臨床療效)以[例(%)]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創面肉芽生長評分、VEGF mRNA表達、傷口愈合時間、疼痛評分、水腫評分)以(±s)表示,行t檢驗。以P< 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臨床療效 治療后2周觀察組患者臨床總有效率為97.73%,較對照組的77.27%明顯升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例(%)]
2.2 創面愈合情況 治療后2周兩組患者創面肉芽生長評分均較治療后1周下降,且觀察組各時間點均低于對照組;VEGF mRNA表達量均較治療后1周升高,且觀察組各時間點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 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創面愈合情況比較(±s)
表2 兩組患者創面愈合情況比較(±s)
注:與治療后1周比,*P < 0.05。VEGF:血管內皮生長因子。
組別 例數 創面肉芽生長評分(分) VEGF mRNA表達量治療后1周 治療后2周 治療后1周 治療后2周對照組 44 2.11±0.34 1.65±0.31* 0.96±0.09 1.04±0.17*觀察組 44 1.88±0.31 1.11±0.23* 1.03±0.15 1.45±0.26*t值 3.316 9.280 2.654 8.755 P值 <0.05 <0.05 <0.05 <0.05
2.3 疼痛、水腫評分及傷口愈合時間 治療后2周兩組患者疼痛、水腫評分均較治療后1周下降,且觀察組各時間點均低于對照組;觀察組患者傷口愈合時間較對照組明顯縮短,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 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疼痛、水腫評分、傷口愈合時間比較(±s)
表3 兩組患者疼痛、水腫評分、傷口愈合時間比較(±s)
注:與治療后1周比,*P < 0.05。
組別 例數 術后疼痛評分(分) 術后水腫評分(分) 傷口愈合時間(d)治療后1周 治療后2周 治療后1周 治療后2周對照組 44 3.62±0.88 2.56±0.68* 3.35±1.09 2.55±0.63* 37.63±5.21觀察組 44 2.63±0.93 1.65±0.53* 2.19±1.03 1.22±0.48* 27.13±3.26 t值 5.129 7.001 5.131 11.139 11.333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肛腸疾病多發生于大腸、肛門位置,大部分肛腸疾病患者因患病部位尷尬而承擔較重的身心負擔,故患者入院就診前就已有較長的病程。臨床上治療痔瘺裂類肛腸疾病多以手術治療為主,由于生理結構特殊且術后需要排糞便導致其手術難度較大,術后開放性、活動性、污染性切口創面易疼痛出血感染;雖然多數患者術后最終恢復較好,但恢復速度較慢、恢復過程中痛苦較大、對正常日常生活影響較大。因此,為促進患者肛腸手術術后快速康復,有學者提出中藥坐浴治療,以促進疾病快速康復。
中醫學認為,肛腸疾病病機受內傷七情、外感六淫、飲食不節、運化失職等因素影響,導致邪氣內侵、陰陽失調、瘀血組絡、久而化熱,日久濕熱下注至大腸、肛門而致病。手術創傷造成局部血液回流障礙、淋巴回流障礙等,導致創面愈合較慢。自擬活血生肌方劑以赤芍、白芨為君藥,赤芍味苦、性微寒,有活血祛瘀、清熱涼血之功效,外洗可達止痛、散瘀之功效;白芨味苦、甘、澀,性寒,外用能收斂止血,消腫生肌。臣藥由丹參、皂角刺、紅花、蜂房、五倍子組成,其中丹參有活血祛瘀、清心除煩、涼血消癰之功效;皂角刺有消腫托毒、排膿、殺蟲之功效;紅花有活血通經、散瘀止痛之功效;蜂房有祛風止痛、攻毒殺蟲之功效;五倍子有斂肺降火、收濕斂瘡之功效。佐藥以仙鶴草、魚腥草、馬齒莧、黃柏為主,其中仙鶴草有收斂止血、益氣強心、消炎解毒之功效;魚腥草有清熱解毒、利尿除濕、消腫療瘡之功效;馬齒莧有清熱利濕、消炎、利尿之功效;黃柏有利濕解毒之功效。諸藥合用共奏活血化瘀、收斂生肌之功。術后予以患者中藥坐浴,可利用熱氣將藥力直接作用至患處,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淋巴循環,幫助患者促進水腫吸收、減輕疼痛,加速創面肉芽生長[9]。本研究中,治療后2周觀察組患者臨床療效較對照組明顯提升;治療后各時間點觀察組患者創面肉芽生長評分、疼痛、水腫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傷口愈合時間短于對照組,表明肛腸術后予以自擬活血生肌方加減坐浴治療,有助于加速患者創面愈合,減輕肛腸手術后疼痛、水腫癥狀。
VEGF是一種對內皮細胞有絲分裂原具有特異性直接作用的因子,可刺激機體血管生成,尤其是缺血部位,該生長因子能夠啟動機體微血管出芽,最終生成血管結構;缺血、缺氧是激發VEGF表達的兩大因素?,F代醫學臨床實踐已證實,VEGF表達上調,有助于內皮細胞增生、遷移,形成成熟的新血管結構,提示創面正在愈合或已愈合[10]?,F代藥理學研究表明,丹參中的丹參酚酸B對血小板衍生生長因子表達起調節作用,可促進創傷快速愈合;五倍子中含有鞣酸,對蛋白質具有沉淀作用,并抑制腺細胞蛋白分泌功能,使黏膜干燥,從而加快傷口愈合[11-12]。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各時間點觀察組患者肉芽組織的VEGF mRNAb表達明顯高于對照組,提示肛腸術后予以自擬活血生肌方加減坐浴治療,可改善肉芽組織生長情況。
綜上,肛腸手術后采用自擬活血生肌方進行加減坐浴治療,既可促進創面肉芽生長,加速創面愈合,又可減輕術后疼痛、促進水腫吸收,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