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琳



福州瑯岐島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景色宜人,民風淳樸,每年吸引著成千上萬的游人前來游玩。
化解各類矛盾糾紛1010余起、接受群眾法律咨詢2000余次、解決涉法問題26起、破獲各類案件383起……這一組組數據,生動記錄了福州市公安局瑯岐邊防派出所四級警長、90后民警高堅的“警察故事”。
由于工作成績突出,他先后被評為“基層工作先進個人”“優秀共產黨員”“敬業奉獻道德模范”,連續五年獲評“優秀基層干部”,并榮獲個人三等功1次。他最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到哪都是為人民服務,做好本職才是最重要。”
服務群眾的“貼心人”
“小伙子,可以幫我開一個健在證明嗎?”高堅如往常一樣正準備去轄區工作,就被一位老大媽拉住。
“老人說是能否幫她開個健在證明,我急忙和她解釋,現在這個證明不是派出所開了,要去鎮政府的社會與勞動保障部門,也不知是聽不太懂普通話還是年齡大了,解釋了好幾遍,老人也聽不太懂。”情急之下,他只能拿出紙筆,一條條寫下詳細步驟。老人感激地連連點頭。
“您還沒有去開證明?”高堅回到單位,發現在單位大廳的一角,老人還坐在椅子上。他走到老人身邊問道。
“我身體不是很舒服,休息一下再去。”老人有點疲憊地說。
高堅仔細地打量了一下,老人70多歲,手上套了個黑色塑料袋,里面有一些藥物和零錢。從小和爺爺奶奶一起生活的高堅心里猛地一動,“大媽,我帶您去吧。”就這樣,高堅開車帶著老人來到鎮政府,找窗口、幫助其填表,直到手續都做好才送老人離開。
“這是你家親戚?”不止一位工作人員好奇地問,“不認識的,還幫忙跑上跑下,真難得!”在知道原委后他們這樣感嘆。直到開完了證明并送走了感激的大媽,高堅也沒有記下大媽的名字。
高堅笑著說:“我只做了一名警察應該做的事情。”
保衛群眾的“守護人”
“我家中黃金首飾及財物被盜,損失達6萬余元,一定要幫我抓到小偷啊。”日前,家住瑯岐鎮上岐中心新村的江某焦急地跑到派出所報案。高堅經過對被盜現場的勘查,發現室內門窗均完好關閉,僅有四樓天臺一處通風小窗口開啟。“我分析犯罪嫌疑人身形矮小,疑為從鄰樓天臺跨越,通過小通風窗口攀爬進入被害人家中,其作案手法與轄區內一名叫江某英的盜竊前科人員極為相似。”高堅說。
高堅與刑偵大隊技術人員對被盜現場進行長達4個小時的勘查,功夫不負有心人,在被盜現場天臺通風窗口外壁采集到一枚指紋。經比對,與江某英的指紋完全一致。在鐵的證據面前,犯罪嫌疑人江某英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交回被盜黃金首飾及財物。
在開展的“小案快偵”專項行動開展以來,高堅充分利用有效資源,運用公安信息化技術偵破案件,轄區內所發10起刑事案件均在24小時內抓獲犯罪嫌疑人,破案率與快偵率均達100%。
連接群眾的“牽線人”
瑯岐島是著名的僑鄉。高堅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還另辟蹊徑,依托光明警務室的優勢,建立法律服務站,利用線上+線下工作方式,接受轄區群眾的日常咨詢和調解要求,不斷拓展為華僑服務的新路子。
“謝謝高警官為我們調解,現在疫情期間回國一趟不容易,沒想到不用回去也把事情辦好了。”日前,遠在美國的吳某華通過視頻對民警高堅連聲感謝。原來,吳某華國內住宅隔壁鄰居江某錦家新修建的排水渠太高了,一下雨就導致吳某華家進水。吳某華要求江某拆除排水渠,但是遭到拒絕。氣憤的吳某華揚言待疫情控制后回國與江某錦一家不罷休。獲悉情況后,高堅及時走訪江某錦家,實地查看新建排水渠情況并通過走訪周圍鄰居,得知該排水渠修建高度確有不妥。
“考慮到吳某華遠在美國,我們利用光明警務室創新的矛盾糾紛調處機制,通過微信組織吳某華、江某錦在警務室視頻調解室內進行異地視頻調解,對雙方開展說理執法,最終,江某錦答應在吳某華國內親屬在場見證的情況下合理修建排水渠,雙方協商達成一致。”
在高堅的努力下,今年以來,法律服務站先后為群眾提供法律服務110余人次,為職工維權30余人次,利用警務微信群宣傳安全防范信息122條,發布預警信息12條,為網民解答疑難問題76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