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要加快化工、造紙等重點行業企業改造升級,完善綠色制造體系。“廢紙回收”是造紙行業的重要組成部分。
如何讓不起眼的廢紙回收更好地實現綠色發展,為實現雙碳目標助力?和或科技(天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和或科技)利用大數據、區塊鏈等技術,打造全產業鏈互聯網服務平臺,讓傳統的廢紙行業邁入數字化發展的“新賽道”。
新一年、新變化從工業互聯網到產業數字化
2020年12月,和或科技第一次登上了國家級賽事的舞臺。
在全國工業APP和信息消費大賽中,和或科技的“紙圈造紙產業互聯網服務平臺”項目從全國2300個團隊中脫穎而出,拿到了“工業APP優秀解決方案獎”。比賽讓和或科技創始人孫韜進一步打開了思路和想法,也接觸到了更多企業和資源。
比賽之后,國內的廢紙行業和孫韜的創業之路都在飛速變化。2021年起,我國全面禁止廢紙進口,廢紙市場價格波動加劇,對投資商、從業者和企業的廢紙回收利用產生了一定影響。而孫韜通過跟更多行業內人士的交流,意識到服務平臺不應局限于提供買賣雙方信息、招聘信息、人員培訓等服務,更應該借助平臺的搭建,實現整個產業的數字化和規范化。
顛覆傳統讓數字化為行業發展賦能
2021年11月9日,中國國際造紙創新發展論壇在上海召開。會上,和或科技作為聯合編制方之一,參與發布了“廢紙價格指數”。該指數通過采集交易、經濟運行、國內外新聞等數據,運用人工智能算法和分析預測模型,作為直觀反映行業波動的“晴雨表”,為造紙原材料采購、庫存優化、成品紙銷售提供輔助決策。
這個價格指數是廢紙行業數字化的一部分,未來如果整個行業能實現數字化,將完全顛覆現有的交易模式。
目前我國廢紙行業每年的回收量為5000萬t左右,但行業中的打包廠、造紙廠幾乎仍使用現金和記賬的方式交易,交易數據的真實性難以保障。和或科技打造的產業互聯網服務平臺,正是看準了這一行業痛點。
簡單來說,該平臺就像廢紙行業的“淘寶”,全國各地的從業者可以在平臺進行身份認證和注冊,再通過手機APP記錄每筆交易,借助區塊鏈技術確保數據真實。
平臺通過與銀行、廢紙貿易投資者、保理公司等合作,可以為紙廠和打包廠提供融資貸款、資金結算等全流程服務,實現商流、資金流、物流和信息流的數字化匯聚,推進行業規范發展。
目前,和或科技已經與全國3000多家打包廠、70多家紙廠達成了合作意向,與中國制漿造紙研究院有限公司開展了合作,聯合招商銀行合作推出了面向廢紙行業的專屬信用卡,與螞蟻金服的金融合作正在推進中,中國造紙學會的專家團隊也為項目提供專業技術支持。
相關鏈接
“紙圈”利用互聯網+、區塊鏈等技術監控廢紙回收利用交易全過程,實現真實、全面、可視、可控、可追溯的數據采集,并與稅務實時共享數據,確保交易的真實性,做到貨、票真實統一,解決廢紙回收和利用企業開票難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