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晨陽,余奕辰,劉沛炳
(成都地鐵運營有限公司,四川 成都610000)
滲漏水是地鐵車站主體結構中較為常見的問題,其主要與設計不合理、施工方法不科學等有關,會嚴重影響主體結構的質量,不利于地鐵車站的正常使用。
地鐵車站主體結構滲漏的影響主要有如下兩個方面:
(1)阻礙工程正常施工進程,導致工期延誤。地鐵車站施工的復雜度較高,包含主體結構施工、內部裝飾、機電設備配套等,而主體結構是整個車站的基本框架,該處出現滲漏后將影響到其他配套結構以及設施,為保證后續工作的順利開展,需針對滲漏問題采取處理措施,此時工期隨之延長。
(2)滲漏會破壞地鐵車站的正常使用狀態。滲漏水進入車站內部,若水流量偏大,還將擴大影響范圍,出現車站結構受潮、主體結構受損等一系列的衍生問題,難以有效保證地鐵車站的運行安全,于乘客而言出行服務體驗感較差。
(1)受配合比不當、原材料質量較差、拌和方法不合理等因素的影響,混凝土的防水性能不滿足要求,該部分材料被用于地鐵車站主體結構施工中,則容易發生滲漏。
(2)混凝土運輸時,車輛存在忽然提速或急剎車的現象,由此提高混凝土的離析概率;此外,運輸過程中環境溫度較高,會導致混凝土的坍落度損失增加。在此類情況下,施工成型的主體結構更有可能滲漏。
(3)混凝土性能不足、澆筑施工控制不當、振搗不到位、拆模過早等均會在不同程度上影響主體結構的質量,例如不均勻開裂,由此給水的流動提供了通道,出現滲漏。
(4)地鐵車站主體結構混凝土澆筑及振搗后,未采取有效的養護措施,混凝土內外部溫差較大,出現裂縫,隨之滲漏。
防水層是提高地鐵車站主體結構防水水平的關鍵,通過該結構的設置,可有效杜絕滲漏問題。但從實際施工的角度來看,部分工程的防水層設計不合理,防水效果不足,遇強降雨天氣時,因防水層質量缺陷而發生滲漏。此外,防水層的質量問題還體現在黏接不穩定、防水層被刺破等方面,此時均會影響防水層在防水方面的效果,如圖1所示。

圖1 防水層施工流程
混凝土澆筑過程中形成施工縫,該部分可能顯現出滲漏水問題。其中,冷縫是較為常見的滲漏區域,因此施工中需要加強控制,盡可能避免冷縫的出現。對于已經形成的施工縫,則采取止水加強措施,主動提高其防水性能;對舊混凝土界面做鑿毛處理,澆筑接縫部位的混凝土,提高密實性,保證施工縫的止水效果。
結合前述提及的地鐵車站主體結構滲漏危害以及具體成因,此處進一步分析滲漏水防治技術。
(1)地鐵車站基坑圍護結構施工時,對各處做詳細的檢查,排查滲漏水部位,發現滲漏現象時,對相應的部分做防滲漏處理。此外,注重車站主體結構防水層的設計與施工,得到厚度合適、密實可靠的防水層,充分發揮出防水作用。
(2)地鐵車站防滲漏施工時,加強混凝土施工質量的控制,按照規范選取原材料、拌和以及運輸,以免因混凝土存在質量問題而導致地鐵車站主體結構發生滲漏。具體而言,根據配合比控制材料的用量,按順序加料并做充分的拌和,得到均勻性較好的混合料;運輸車裝料后,沿著既定的路線平穩行駛,將混合料運至現場;合理應用澆筑施工工藝,期間采取振搗措施,保證施工效果。
(3)針對混凝土施工裂縫,有必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治理措施,切實提高主體結構的施工質量。在處理好施工裂縫后,可從源頭上消除滲漏水的發生條件(裂縫通道被堵塞,水無法滲漏)。
某地鐵車站工程,車站采用雙層島式站臺結構形式,設計參數如表1所示。根據工程施工情況可知,車站側墻、中(頂)板處在施工期間顯現出滲漏水問題。對此,工程有關人員予以高度的重視,深入分析原因,采取針對性的處理措施,有效解決滲漏水問題,使地鐵車站主體結構恢復正常。

表1 地鐵車站結構設計參數
4.2.1 裂縫描述
(1)側墻面存在裂縫,最短約300mm,最長達到4000mm左右,寬度最大0.18mm。裂縫初始發生區域為中(頂)板腋角處,具有逐步向底(中)板豎向延伸的發展趨勢。由于裂縫的存在,水經由該處流動,出現滲漏。
(2)中板存在裂縫,最短約200mm,最長達到3000mm左右,寬度最大0.17mm。根據裂縫的分布情況可知,其最初發生在中板的一側,后續具有向另一側延伸的發展趨勢,且呈不規則狀。
(3)對裂縫編號,并加強對縫寬的觀測,發現裂縫幾乎達到穩定的狀態,同時車站主體結構以表觀裂縫為主。
4.2.2 裂縫成因
(1)施工中缺乏對混凝土的控制措施,例如原材料質量、配合比、澆筑速度、溫度等方面。以溫度為例,施工正值夏季,現場氣溫較高,加之水泥水化熱作用,混凝土的溫度超出許可范圍,隨之產生裂縫。
(2)地鐵車站主體結構的規模較大,屬于大體積混凝土施工的范疇,對施工技術提出較高的要求。車站主體墻、板為關鍵組成部分,澆筑后用覆蓋塑料薄膜和噴淋的方法予以養護,但就實際養護情況來看,存在方法不合理、細節控制不當的問題,養護期間部分混凝土的溫度異常偏高,在高溫作用下水分快速流失,從而形成裂縫。
(3)質量控制措施未落實到位,體現在混凝土施工全流程中,包含運輸時間過長、局部振搗力度不足等,此時均會影響主體結構的施工質量,有開裂的可能。
4.2.3 側墻裂縫滲漏水的處理方法
側墻裂縫的出現會隨之導致滲漏,此時地鐵車站主體結構的穩定性、耐久性均會受到影響。對此,工程單位深入分析裂縫滲漏的成因,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則,確定具體的滲漏處理方法,即采用注入環氧樹脂的方式達到填補裂縫的效果。環氧樹脂的黏合性和抗滲性能突出,能夠有效填補混凝土結構的裂縫,同時也有利于提升施工部位的整體抗滲性。
環氧樹脂填補裂縫的具體作業要點有:
(1)深入現場進行調查,確定墻體裂縫的發生部位,做好標記,并全面清理裂縫內的雜物,為后續工作的開展創設良好的條件。
(2)根據漏點位置,在其周邊3~4cm處鉆深度為300mm、孔徑為10mm的孔,呈梅花形布置,且孔適當向裂縫處傾斜。數量方面,每延米設6個填補漏點。
(3)配套注漿嘴,將其安裝到位,啟用高壓注漿機,利用該設備將環氧樹脂注入清理好的裂縫內,注漿速度控制在5L/min以內,并調整注漿壓力,在外部壓力的作用下將環氧樹脂有效推送至裂縫內部。待裂縫的漿液飽滿溢流后,仍穩壓5~10min,增強填充的密實性,最終完成注漿作業。
(4)除前述的注漿施工外,還需采取封孔處理措施,時間安排在注漿完成后的3~5d。具體操作要點為:剔鑿注漿嘴,根據原地鐵車站主體結構的混凝土性能選擇合適的水泥材料,避免封孔材料與原結構色差過大的情況;得到色澤合理、性能穩定的材料后,開始封堵注漿孔;此后,檢查注漿修補范圍,對該部分做適當的打磨處理,改善表觀質量。
綜上所述,滲漏水是地鐵車站主體結構中較為棘手的問題,會影響地鐵車站后期建設工作的開展以及實際使用效果,因此需要加強防控。工程施工中,應從原材料質量控制、混凝土澆筑、振搗、養護等方面切入,多途徑并進,從根本上規避裂縫,以免因裂縫的產生而滲漏;針對已經顯現出的滲漏,則分析原因,采取處理措施,使病害部位恢復正常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