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明超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強調,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可以說,人民始終是中國共產黨執政的最大底氣,是我們黨和國家的堅實根基,是我們強黨興國的根本所在。對人大制度、人大工作來說,我們的根基在人民,發揮作用的力量在人民,依法履職的歸宿也在人民。譜寫新時代人大工作新篇章,就是要踐行黨的初心、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初心,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發揮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作為全過程人民民主實踐的主渠道作用,開展更多有益探索,創新更多實現形式,以地方生動實踐豐富全過程人民民主的時代內涵。
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就是要完善人民當家作主制度體系。人民當家作主是我們黨的奮斗目標,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特征。要堅持和完善黨對人大工作全面領導的制度體系,不折不扣貫徹執行黨委決定和指示精神,忠實履行人大法定職責,通過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實踐,實現黨對國家和社會的領導,不斷鞏固黨的執政基礎、提升黨的執政能力。要推動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把民主選舉、民主協商、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有效貫通、有機銜接起來,保證國家一切權力牢牢掌握在人民手中。要不斷創新立法、監督、重大事項決定工作機制,提升人大履職水平。比如民生實事項目代表票決制工作,要把全過程人民民主理念和協商機制全面融入到票決制各個環節,做到項目征集篩選廣泛征集民意、實施項目由代表票決確定、實施過程由代表群眾跟蹤監督、完成結果由代表民主評議,真正實現從“為民作主”向“由民作主”的轉變。
二、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就是要不斷拓寬人民群眾有序參與渠道。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人民有序政治參與的制度通道,能夠直接和真切地體現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實踐。要拓展民主渠道、豐富民主形式,把充分發揮代表作用與民眾的全過程參與、制度化協商相結合,切實體現好人大履職實踐中的“全過程人民民主”。要探索民主立法的新途徑,搭建全方位、全天候的意見征求平臺,借助人大數字化改革契機,建設“地方立法海島云聽證”系統,打造地方立法現場——網絡同步聽證特色應用場景,進一步拓寬意見征求的覆蓋面,夯實立法工作的民意基礎。要密切聯系群眾,完善海島地區“雙聯系”、民情直通車、代表活動周等機制,把各類載體、平臺切實打造成為代表聯系群眾的橋梁、國家機關聽取民意的場所。要借助數字化改革東風,優化代表聯系選民、意見處理和反饋系統場景,縮短“雙聯系”時空距離,更好做到“民呼我為”。
三、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就是要把保障人民權益體現到人大履職的全過程。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是人大工作的核心。要把為人民謀福祉作為人大工作的價值追求,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要對標“重要窗口”海島風景線、共同富裕示范區先行市建設目標任務,聚焦醫療養老、生態環境、鄉村振興等海島民生領域,打好立法、監督、決定等履職組合拳,推動解決好群眾“急難愁盼”的問題,以人大履職實效增進群眾福祉,讓人民群眾切實感受到當家作主的自豪感,感受到民主參與的獲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