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曉思 厲亞敏 李志

2021年7月30日,《紹興黃酒保護和發展條例》經浙江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次會議批準通過,于2021年10月1日正式實施。條例緊緊圍繞黃酒保護和發展這一中心,對紹興黃酒釀制工藝和品質要求、歷史文化和知識產權保護、黃酒產業的創新發展等具體問題作出相應規定。
鑒湖岸,溢酒香,紹興佳釀,佐蟹黃。
地處長三角南翼的浙江紹興,因黃酒風望倍增。數千年來,憑借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和代代傳承的釀造技藝,紹興黃酒聲名遠播。1915年,紹興黃酒榮獲巴拿馬國際金獎而蜚聲海外,后又被列為國宴專用酒,有著“東方名酒之冠”的美譽。
近些年來,紹興大力弘揚黃酒文化,推動黃酒產業發展,但也存在傳統釀制技藝的保護和傳承弱化、地理標志和證明商標影響力不強、企業創新能力不足等問題。如何振興黃酒產業,擦亮這張金名片?紹興市人大常委會適時制定《紹興黃酒保護和發展條例》,為傳承紹興黃酒文化、做強歷史經典產業提供制度支撐。
何為“紹興黃酒”?
“紹興黃酒”的界定是保護和發展的前提。條例所稱的紹興黃酒,是指創始并植根于紹興,經歷史傳承和發展,采用傳統釀制工藝,在本市行政區域內生產的地理標志產品紹興酒和符合黃酒國家標準的其他黃酒。
條例的適用范圍是各方較為關注的問題。“征求意見時,一種觀點認為‘紹興黃酒是地理標志產品的名稱,條例所稱的紹興黃酒應當僅指地理標志產品紹興酒;另一種觀點認為,紹興黃酒應當包括紹興市范圍內的所有黃酒。”紹興市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副主任肖冬紅介紹。
“此次立法,保護和發展并重。”肖冬紅說,經過充分的研究論證,條例對適用范圍作出如上規定,“有利于紹興區域內黃酒產業整體的發展”。
在工藝要求方面,條例規定,紹興黃酒應當經過浸米、蒸飯、前發酵、后發酵、壓榨、煎酒、陳貯等主要工藝流程釀制而成;傳統手工釀制的紹興黃酒應當保持生麥曲為糖化劑、淋飯酒母為發酵劑和低溫發酵等核心環節。
地理標志產品紹興酒,還應當以優質糯米、小麥和鑒湖水為主要原料,并符合地理標志產品紹興酒國家標準的相關要求。
此外,條例明確了政府及部門的職責、行業協會的作用,以及企業的責任。調動社會各方的資源和力量,形成對紹興黃酒保護和發展的合力。
“紹興黃酒”商標不能隨便加!
“某公司委托外地黃酒生產企業生產加工黃酒,并將‘紹興品牌‘紹興工藝等有關‘紹興地理信息的字樣放大展示在黃酒標簽標識版面上,隱藏甚至舍棄真實生產者信息,讓消費者誤認為產品是‘紹興黃酒。”
“某公司在其淘寶店鋪中,以‘八年陳釀、手工花雕等廣告詞宣傳其銷售的金八年手工花雕酒。經核實,‘金八年為黃酒商標,該黃酒并非八年陳酒,屬于發布虛假廣告行為。”
……
長久以來,紹興黃酒市場存在各類商標侵權、假冒品牌現象。據統計,自2017年以來,紹興市市場監管系統共查辦各類黃酒侵權案件76起,成功搗毀跨省、市仿制黃酒知名品牌產品的生產窩點13處,定制、銷售窩點30余家。
針對此類亂象,條例對生產經營禁止行為作出了規定,明確從事紹興黃酒生產經營活動,禁止在地理標志產品紹興酒釀制中添加工業酶制劑;禁止冒用或者偽造地理標志專用標志;禁止未經許可在產品包裝上使用與證明商標相近或近似的商標;禁止違反食品標識管理規定,以虛標酒齡、冒用紹興黃酒釀制技藝等方式欺騙、誤導消費者等。同時,明確了監督管理和法律責任。
源清而后水潔,只有從生產經營的源頭上杜絕違法行為,紹興黃酒市場才能更加健康有序發展。
此外,條例做好“保護”文章,在歷史文化保護、知識產權保護、水質保護、品質保證等方面作出詳細規定。如,要求建立紹興黃酒歷史文化保護名錄,強化紹興黃酒企業自身知識產權保護,鼓勵紹興市黃酒行業協會、紹興黃酒生產企業制定實施具有國際國內先進水平的團體標準、企業標準等。
創新發展,重塑紹興黃酒區域品牌
立法調研過程中,一張“紹興黃酒企業與主流白酒企業相關指標對比表”讓立法調研組印象深刻。“貴州茅臺、五糧液在2015年12月底的市值分別是古越龍山的21倍、8倍,2021年6月18日已分別拉大到218倍、94倍。”紹興市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相關同志表示,與知名白酒企業相比,紹興黃酒重點企業發展滯緩,產業規模日益邊緣化,兩者相關發展指標相差懸殊。
傳統產業如何煥發生機?創新是源頭活水。條例專設“創新發展”一章,在政府保障、融合發展、創新、人才培養等方面作出諸多制度設計,這也是條例極具紹興特色的部分。
條例支持和鼓勵黃酒生產、經營企業從技術、產品、營銷、文化等方面進行自我創新。
如,條例鼓勵紹興黃酒生產企業研發適應不同消費需求的新型黃酒和功能性產品,開發黃酒衍生產品;規定政府應當支持紹興黃酒生產企業與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合作等。
“現在黃酒奶茶、黃酒棒冰十分受年輕人的喜愛,成了街頭巷尾的‘網紅。”肖冬紅說,希望通過立法持續推動黃酒多樣化發展和品質化提升,拓展消費群體和消費區域,讓“紹興黃酒”品牌更加響亮。
酒香也怕巷子深,有了好的產品,更需要好的營銷。對此,條例規定市和縣(市、區)人民政府應當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現代科技手段,建立紹興黃酒產業數智平臺。支持紹興黃酒生產企業和經營者、行業協會在大中型以上城市設立紹興黃酒品鑒館、旗艦店,依托重大節會活動整體推介紹興黃酒。
紹興黃酒發展的背后,不能忽視文化的力量。立足文化創新,條例規定市和縣(市、區)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紹興黃酒歷史文化遺產的活化利用,在黃酒小鎮、特色街區、主題公園等規劃建設中融入紹興黃酒歷史文化元素;鼓勵和支持紹興黃酒生產企業設立黃酒產品和文化展示中心。
此外,條例規定每年農歷立冬所在周為紹興黃酒周。“屆時,將由政府組織一系列宣傳活動,講好黃酒故事,讓紹興黃酒走向更廣闊的舞臺。”肖冬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