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靜
摘 要 氣象防災減災預警服務對于更好地開展防災減災工作至關重要,但目前我國一些地方在開展氣象防災減災預警服務方面仍然存在薄弱環節,需要引起重視。在簡要分析氣象防災減災預警服務重要性的基礎上,重點分析了存在的問題,并針對有效開展氣象防災減災預警服務提出優化對策,促進氣象防災減災預警服務取得更好的成效。
關鍵詞 氣象工作;防災減災預;預警服務
中圖分類號:P429 文獻標志碼: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18.098
氣象災害一直都是影響人們日常生活工作的重要因素,但是氣象災害的發生不是人力能夠控制的,一旦發生容易造成較大的人員和財產損失。因此,在開展氣象工作過程中,高度重視氣象防災減災預警服務工作,減少預警不及時導致的經濟社會損失。從當前國內氣象防災減災預警服務的整體情況來看,盡管與過去相比有了一定的進步,同時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但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仍然存在很多不到位的方面,特別是一些基層單位在開展氣象防災減災預警服務方面出現了一些問題,需要引起重視并認真改進[1]。這就需要在開展氣象服務過程中,將氣象防災減災預警服務上升到戰略層面,堅持問題導向,運用系統思維,著眼于解決氣象防災減災預警服務存在的問題,運用科學的方法和措施,使氣象防災減災預警服務取得更好的成效。
1 重要性
作為氣象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氣象防災減災預警服務至關重要,只有抓好這項工作,才能使氣象防災減災工作更具有基礎性、針對性和效能性[2]。因而,在開展氣象工作的過程中,一定要深刻認識到氣象防災減災預警服務的重要性,并采取切實有效措施大力加強這項工作,努力使氣象防災減災預警服務實現更大地突破。
大力加強氣象防災減災預警服務工作,能夠使氣象服務體系更加完善,特別是通過構建更加科學和完善的氣象防災減災預警服務機制,可以使氣象防災減災“第一道防線”更加堅固,如在開展氣象防災減災預警工作的過程中,人們可以提前收到預報預警信息,進而能夠最大限度減少生命財產損失,這對于更好地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的服務理念具有重要價值。
大力加強氣象防災減災預警服務工作,能夠使氣象工作模式發生變化,特別是能夠進一步優化和完善服務體系,進一步提高氣象防災減災的整體水平,如在汛情高發期間,依托科技創新進行優化和完善氣象防災減災預警服務體系,使氣象防災減災預警服務的精準性更強,大力推動氣象防災減災預警服務工作朝著科學和健康的方向發展。
總之,在我國高度重視防范和控制各類風險的新時代背景下,要想使氣象工作實現更大突破,一定要在氣象防災減災預警服務方面加大工作力度,使氣象服務的針對性、特色化、精準性更強,進而在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方面發揮積極作用[3]。
2 存在的問題
從當前國內氣象防災減災預警服務的整體運行情況來看,盡管國家氣象部門對氣象防災減災預警服務工作給予了高度重視,但個別基層氣象部門開展氣象防災減災預警服務工作仍然存在諸多問題,直接導致氣象防災減災預警服務無法取得實實在在成效,需要引起重視并認真加以改進,堅持問題導向,探索更加科學和有效的氣象防災減災預警服務路徑。
深入分析當前國內氣象防災減災預警服務中存在的問題,突出表現在以下3個方面。1)氣象防災減災預警服務理念缺乏創新,沒有將氣象防災減災預警服務上升到戰略層面,對氣象防災減災預警服務的設計與安排不夠科學,特別是在落實“以人為本”方面仍然比較薄弱,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氣象防災減災預警服務工作的深入開展。2)氣象防災減災預警服務機制不夠完善,如個別基層氣象部門在開展氣象防災減災預警服務的過程中不注重加強與其他部門的合作,特別是各地應急管理部門還沒有建立相對比較完善、具有較強融合性和互動性的氣象防災減災預警服務機制,基層地質災害群測群防員、災害信息員、網格管理員、防汛責任人還沒有納入到氣象防災減災預警信息發布體系當中,氣象防災減災預警信息還存在“最后一公里”問題等,制約氣象防災減災預警服務的有效性。3)氣象防災減災預警服務模式比較傳統,盡管國家在應用自動氣象站、雷達、氣象衛生等現代化觀測設備方面加大了力度,但個別基層氣象部門還沒有將信息技術等應用于氣象防災減災預警服務當中,如“互聯網+氣象防災減災預警服務”模式的應用還不夠到位,氣象防災減災預警信息的發布渠道還不夠廣泛[4]。
3 優化對策
3.1 創新氣象防災減災預警服務理念
理念是行動的先導,要想使氣象防災減災預警服務取得更好成效,一定要在創新氣象防災減災預警服務理念方面狠下功夫,使氣象防災減災預警服務更加符合實際、更具有基礎性和保障性。
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應從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的角度開展氣象防災減災預警服務工作,將氣象防災減災預警服務工作上升到戰略層面,對氣象防災減災預警服務進行科學設計和安排,在進入汛期之后,各地氣象部門應當進一步優化和完善氣象防災減災預警服務體系,特別是要強化分析預測,同時切實做到日夜值守,做好氣象防災減災預警信息發布工作,為更好地開展防洪調度、分洪提供強有力的氣象防災減災預警信息決策服務。
創新氣象防災減災預警服務理念,也需要高度重視氣象防災減災預警信息的精準性建設,如運用行動氣象站、雷達、氣象衛生等進行實時監測,并在綜合分析的基礎上提供更加精準的氣象防災減災預警信息。
3.2 完善氣象防災減災預警服務機制
氣象防災減災預警服務最主要的就是要具有基礎性、前瞻性及應用性。因此,應進一步健全和完善氣象防災減災服務機制,努力形成強大的工作合力使氣象防災減災預警服務發揮多元化功能和作用。
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各地應將氣象防災減災服務納入應用管理體系,進一步健全和完善相關運行機制,使各個方面的力量能夠集中到氣象防災減災預警服務當中。應在構建具有協同性、協調性氣象防災減災機制方面加大工作力度,由應急管理部門牽頭,組織多部門、多災種的會商分析預測,共同采取措施強化應急聯動。與此同時,要進一步優化和完善氣象防災減災預警信息發布渠道,將基層地質災害群測群防員、災害信息員、網格管理員、防汛責任人等納入氣象防災減災預警信息發布主體,最大限度解決“最后一公里”問題。
3.3 優化氣象防災減災預警服務模式
在科技信息化快速發展的今天,要想使氣象防災減災服務更具有實效性,還要在優化氣象防災減災預警服務模式方面實現更大突破,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將信息技術、網絡技術、數字技術等應用于氣象防災減災預警服務中,大力推動“互聯網+氣象防災減災預警服務”模式,使氣象防災減災預警服務取得更大突破[5]。
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應建立更加廣泛的氣象防災減災預警信息發布平臺,促進氣象防災減災預警信息發布系統的可持續發展,同時可以通過微信公眾號、QQ群、電話、農村大喇叭等發布氣象防災減災預警信息,最大限度提升氣象防災減災預警信息社會公眾覆蓋率,進而為“快響應”創造有利條件。優化氣象防災減災預警服務模式,還要將氣象防災減災預警服務納入到綜合減災體系中,在各級黨委政府的統一領導下,強化自然資源部門、水利部門、氣象部門等的戰略合作。
4 結語
作為氣象服務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氣象防災減災預警服務具有很強的基礎性作用,只有大力加強氣象防災減災預警服務工作,才能使氣象服務的針對性、特色化及持續性更強,特別是在保障人們生命財產安全方面具有重要價值。這就需要在開展氣象工作的過程中,深刻認識到加強和改進氣象防災減災預警服務的積極作用,從解決氣象防災減災預警服務存在的問題入手,創新氣象防災減災預警服務理念、完善氣象防災減災預警服務機制、優化氣象防災減災預警服務模式等諸多方面加大工作力度,推動氣象防災減災預警服務取得新的更大的成效。
參考文獻:
[1] 李琳,李曉霞.氣象防災減災預警服務現狀及優化對策分析[J].河北農機,2021(6):56-57.
[2] 戴科良.筑牢守好氣象防災減災第一道防線[N].長沙晚報,2020-11-06(8).
[3] 黃磊,廖向花.實景三維模型在氣象防災減災中的應用[J].測繪通報,2020(S1):131-133.
[4] 陳琳,朱藝,吳蘭妹,等.氣象防災減災預警服務現狀及優化對策分析[J].農村實用技術,2020(8):165-166.
[5] 黃毅,常志坤,張曉瑞,等.人工影響天氣在氣象防災減災中的作用及發展策略[J].中國地名,2020(7):50.
(責任編輯:趙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