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偉輝
【摘要】? ? 物聯網這個概念早在十多年前便已提出,其主要依托于移動通信網絡來實現其功能的傳輸,這些年主要是靠2G、4G網絡拿出部分頻段資源來做物聯網的專網。正因如此移動通信技術制約了其發展,很多物聯網應用因2G、4G網絡的時延及速率無法得到實現。5G網絡商用正是物聯網高速發展的一個契機,物聯網在5G網絡時代勢必迎來一個全新的高峰,萬物互聯的時代將開啟全新的篇章。
【關鍵詞】? ? 物聯網? ? 5G
引言:
隨著通訊技術的不斷發展,以及4G、5G技術的出現,物聯網的概念也越來越普及,但近年來物聯網的發展得到大家的廣泛關注,但由于互聯網的出現更早于4G及5G網絡,以及有更廣闊的應用空間。因此,物聯網具有更加多元化的發展潛力,也為以后物聯網的廣泛應用打下了基礎。如今,5G網絡仍未得到很好的應用。龐大的技術研究成本和大量的配套建設費用導致了一定程度的資源耗損。物聯網和5G網絡的結合可以合理地控制5G網絡建網的成本利潤比,以促進5G網絡的快速發展。物聯網和5G網絡是相互造就的。
一、物聯網是基于互聯網和無線網絡的一種技術領域
物聯網是通過對實時的信息進行收集,將芯片植入到某些實際的物體當中,然后依靠無線網絡和互聯網進行信息的傳遞,再輔助以特定的互聯網設備和物聯網機器,我們就可以依據物聯網對數據的收集和控制來將物聯網應用到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例如,物聯網最主要應用于智能家居或智能物流智能運輸等方面。從應用前景來看,物聯網的發展趨勢非常樂觀,同時它的應用技術應用也非常完整,從技術角度來分析,物聯網可以實現對不同對象的控制和操作。它通過結合識別技術與傳感器技術實現對對象的控制,具有非常廣泛的應用場景,由于物聯網的技術性質,它具有很強的適應性,在各行各業都有許多智能系統正在應用及不斷開發新的應用場景。
物聯網正在為用戶日常生活提供了許多智能解決方案,提高用戶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事務的處理效率,為用戶節省時間和精力。其主要有如下一些相關技術。
1.1關鍵RFID技術
無線射頻技術(RFID)是應用于物聯網的最重要的技術,也是保證物聯網在我們的生活當中廣泛應用的基礎,為物聯網的發展提供了重要的便利性,他實現了物聯網對所操控物體的非接觸式自動檢索,為互聯網的具體使用提供了重要信息。無線射頻識別技術(RFID)的原理是通過電磁場的預設。對發送的特定頻率的射頻信號進行推送。當我們所要操控的物體通過該射頻信號的設定的路徑時,物體上的標簽便把所接收到的無線射頻信號儲存到相應的芯片當中,并將芯片相關的設定的數據信息進行發送,從而達到對物體從而達到物聯網所預期的效果,為生活帶來便利。這整個過程也是雙向的。芯片通過預設的頻率數據信號主動推送預設數據信息。解釋器接收到射頻信號,并將其中加載的數據信息進行編碼和解碼,然后發送到中央處理系統對獲取數據信息進行進一步的管理控制。
1.2 WSN技術
WSN(無線傳感器網絡技術)是由以下三種技術的互相結合創建的一項新技術:通信技術,傳感器技術和計算機技術。WSN基于無線通信網絡,連接不同空間中的不同傳感器,以完成許多不同數據信息的收集,從而完成對此類傳感器的管理和控制。WSN的優點是可以即時收集,數量大,成本低,并且合理地節省了人工成本和時間。它是物聯網中必不可少的技術。
1.3中央處理技術
中央處理技術是物聯網的關鍵技術。物聯網的總體目標和最終效果就是智能化處理,而智能處理只能通過創建大量的計算能力來完成。近年來,云概念非常火,用到此處恰如其分。云計算技術不僅可以解決大量計算問題,而且可以完成系統軟件之間的資源共享。然后,根據中央處理技術將各個系統調配為一起運行并各盡其職,才能完成智能化處理。
二、物聯網與5G網絡的融合與發展
物聯網如果要在人們的工作中被廣泛使用,還是必須具有一定無線網絡基礎。此前,在很大程度上,受移動通信技術網絡的制約。此前,4G網絡由于其技術標準而仍然存在許多問題,例如數據信息的傳輸速度不夠高,以及可同時連接處理終端數量有限等問題,這使許多物聯網應用場景難以如愿。這也是物聯網發展的潛在隱患之一。
隨著4G和無機通信技術的不斷發展,給物聯網的發展帶來了新的希望。網絡速度傳輸速度的極大改善進一步的提升了信息發送和數據傳輸的速度,提高了可連接終端的設備數量,也解決了數據傳輸延遲的問題。他為物聯網的高質量的應用提供了先提供了重要條件,許多以前無法實現的技術問題都在5G網絡的基礎上得到了解決。
同時,5G技術的廣泛使用還進一步的促進了網絡資源的合理使用,使物聯網的概念進一步深化。,聯網的應用場景也進一步的普及,提升了網絡的盈利能力。從而使互聯網的發展和無線網絡的發展之間形成合力,促進通信行業的良性循環,可以說5G網絡的發展和物聯網的發展是相互支撐的。
三、基于5G網絡技術的物聯網應用
5G網絡技術的發展為物聯網的發展提供了條件,具體表現在隨著5G網絡的覆蓋,物聯網則無需再重新大規模的新建無線網,降低了物聯網發展的成本,提高了物聯網的盈利能力。同時,5G網絡的高速發展也給物聯網的應用場景帶來了更大的想象空間。克服了以前拘泥于無線網絡傳輸速度所帶來的困境。在以后的生活當中,我們將會看到互聯網的應用場景更加的廣泛,互聯網離我們的生活越來越近,并且服務于我們的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具體可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智能交通。智能交通與物聯網相互結合。例如,我國現在實施的高速公路ETC,在車輛擋風玻璃上安裝的傳感器,該傳感器存儲有關汽車和人員的信息,可以在道路上自動識別,不需要人力收費。借助物聯網,公交車可以安裝北斗定位系統,可對車輛進行實時跟蹤和精確定位。管理者可以掌握公交車的動態和行程的軌跡,有助于車輛的調度,還可以發布公交車的實時動態,乘客可以在智能終端即時查詢他們需要乘坐的公交車的到達時間,為人們出行提供了便利。
2.無人駕駛。5G網絡的發展為無人駕駛的使用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駕駛員在疲勞的情況下或醉酒不方便駕駛的情況下,可以采用無人駕駛的方式為生活提供便利,同時也省去了開車的勞頓。在當今無人駕駛的使用還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受到網絡延遲的影響,而5G網絡的發展則為無人駕駛的進一步擴大使用范圍提供了基礎,依據高速發展的無線網絡和物聯網的發展,我們的傳感器可以在更加復雜的路況下精準地通過傳感器來識別實時路況,以保證駕駛人員的安全駕駛,通過物聯網與5G網絡相結合的方式,便可以實現基于網絡結合道路上所設置的不同的傳感器來實時地掌握道路情況。而不受汽車本身的傳感器限制,可以全面地掌握道路狀況,這樣便有了足夠的時間來解決和計算數據和信息,從而合理地提高了無人駕駛的安全系數,甚至在將來,可以根據網絡和無人駕駛功能有效規劃出汽車駕駛路線,這樣可防止路上擁堵和塞車,從而提高交通出行的質量。
3.遠程醫療系統。在很多年前,便嘗試將物聯網應用到醫療系統當中,但多年過去,互聯網在遠程醫療上的使用依然受到帶寬限制或無線網絡傳輸速度的限制,對遠程治療和遠程診斷等相關的服務帶來了一定的局限。由于網絡傳輸速度的限制,使遠程圖像傳輸的質量被受限制,在進行遠程醫療時,無法準確的識別患者的患處,也無法對患處的具體情況進行了解。同時,由于網絡延遲等原因,無法做到遠程診斷的時間上的分秒不差,以及保證手術的時效性。醫生無法在患者出現相應狀況時做出適當的反應。同時,由于網絡傳輸的速度問題,還有可能導致信號中斷等問題。由于醫療關乎我們的身心健康。因此,將物聯網應用于遠程醫療系統向來都非常謹慎,而5G網絡與物聯網的結合則為遠程醫療系統的進一步高速發展提供了可能性。
展望5G網絡的發展趨勢,物聯網可用于在線觀看4k高清甚至更高像素的視頻,并且時延可以達到1ms的水平,這可以幫助醫生遠程獲得現場準確的情況,然后進行準確的診斷。在醫療方面,物聯網結合5G網絡的可靠性關系著患者生命的安全。在現階段,依靠物聯網和5G網絡的結合,我國已經完成了第一例遠程人體醫療手術,主刀醫生根據實時傳送的高清畫面,遠程操控醫療器械完成手術,為醫學的遠程觀察、指導及具體操作指明了方向。
4.城市安全。如今城市當中的智能視頻監控設備以及其他的城市安全設施已經廣泛的開展。很多年前,我們主要依靠人力來識別大量的監控信息、捕捉所需要的重要信息。然而將物聯網應用于智能監控設備的監控分析時,可以省去很多的人力物力,保證我們的城市安全,同時它還可以與110、119等社會救援服務平臺進行連接,對監控設備的監控內容進行智能的分析,并對信息進行反饋。他可以進一步的節省人力、物力和財力,提高智能識別的及時性和準確性,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便利,提高我們的生活效率,還可以進一步規范人們的行為,對社會起到很好的監督作用。
5.環境保護與氣候監督。隨著社會的高速發展和工業的進一步發展,社會環境問題備受關注,社會環境嚴重地影響著我們的身心健康,關乎我們的生命安全。但如今全球環境問題日益惡化,缺乏環境監督是當前我們面臨的主要環境問題,當實現了物聯網我們可以根據在大自然當中放置傳感器來實時的監測大自然當中的情況,當發生異常情況時發出警報,相關工作人員在收到警報時,根據互聯網所提供的信息立即采取對策,例如可以利用物聯網傳感器,利用物聯網技術設置傳感器來實施的監控空氣污染物成分超標問題、監測水流變化以及溫度的變化。并在出現異常情況時,對情況進行上報,并提供解決建議還可以,這可以大大的減少環保監控的盲點,對我們的自然環境進行智能的監管,可以在天氣預報時發揮重要作用,如可以利用互聯網技術對風進行監測,并做到及時預警。在關乎人們生命安全時,可以節省寶貴的時間,可以做出相應的應對措施。
6.VR無人機。近些年無人機的應用更加廣泛,在各大電視節目以及城市展演當中,我們可以看到無人機的身影,他為我們帶來了良好的視覺體驗。所以,無人機的應用范圍也越來越廣,他代替了人工從事了很多高風險的工作,也為人們的生活提供了便利。近些年,人們正進一步的開發無人機的應用場景和范圍。如果將5G網絡技術連接到物聯網,無人機的操作將更加的便利。5G網絡具有高網速和低延遲的特點,若將其運用到無人機的操控當中,我們可以根據終端設備獲得無人機的第一視角體驗。它相比人員的控制更為精確。同時,我們可以借助5G網絡通過無人機來實現無人機救援、無人機預警等日常的高風險工作。節省了人力物力,也保障了工作人員的安全。
參? 考? 文? 獻
[1]馬超.5G移動通信技術下的物聯網時代[J].通訊世界2018年09期
[2]王曉聞.5G無線移動通信技術下的物聯網時代[J].通信電源技術2018年11期
[3]余世平.基于5G移動通信技術的物聯網應用分析[J].電子世界2019年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