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志偉



【摘要】? ? 5G系統中偏移正交幅度調制濾波器組的多載波技術(FBMC-OQAM)由于頻譜效率高、資源分配靈活等優點備受關注,但同時峰均比(PAPR)較高的缺點也相對明顯。經過深入研究,提出一種雙開關波形選擇法,結合滿足理想時移的波形調制,減少邊帶信息傳輸,降低系統計算復雜度,從而獲得理想的峰均比調制結果。
【關鍵詞】? ? 濾波器組多載波? ? 偏移正交幅度調制? ? 峰均比? ? 雙開關波形選擇
引言:
近年來,為了迎合5G網絡需求,相繼提出了GFDM,FBMC,UFMC等物理層技術,其中FBMC-OQAM技術憑借頻譜效率高、資源分配靈活度高等優點備受關注,適合解決無線通信與均衡接收技術之間的沖突[1]。FBMC-OQAM作為5G通信中關鍵的備選多載波技術相對OFDM的帶外頻譜泄露比較低,無需加循環前綴占據多余帶寬就能對抗符號間干擾,但其較高的系統峰均比(PAPR)問題同樣明顯。由于FBMC-OQAM信號本身實部和虛部信號之間的偏移性,導致傳統的OFDM系統中降低峰均比的算法對FBMC-OQAM系統來說并不適用。針對FBMC-OQAM系統的特點提出有效的降低系統峰均比(PAPR)的方法,是當前通信系統建設中需要重點解決的技術難題。
一、FBMC-OQAM信號及其結構特征
FBMC-OQAM系統的原理如圖1所示,系統主要由四大模塊組成,其中包括:預處理、綜合濾波、分析濾波、后處理 [2]。原始數據信號經由OQAM預處理模塊后,實部和虛部的數據分離,由綜合濾波器將信號發送至接收端,待信號通過分析濾波器組后進行OQAM后處理,最后從接收到的數據中恢復出原始數據。
假設其符號長度為M,和分別表示第m個子載波中第n個信號的實部和虛部。輸入的復數序列,可以用通式表示為:
首先,信號經過OQAM預處理操作后,復數信號的實部和虛部實現了分離,而且兩者之間在時域上相差半個碼元的寬度,即T/2時間[3]。經過綜合濾波器組輸入的信號,各相鄰信號之間的頻率相差1/T,N組信號相加后,可以得到輸出的時域信號為:
其中,(t)為的時域表示;原型濾波器中,g(t)為單位脈沖響應函數。
原始信號輸入過程中,其實部與虛部之間會存在一定的時延,因此信號在時域上會出現疊加的情況。信號在經過IFFT運算后,并行子信道上的信號疊加,就會導致系統產生較高的PAPR[1],從而降低發射機功率放大器的效率,在實際應用中帶來不利的影響。
二、基于FBMC-OQAM的無失真信號PAPR抑制技術
2.1 雙開關波形選擇法的實現
雙開關波形選擇法是一種降低FBMC-OQAM系統峰均比的新方法,相對于部分傳輸序列法(PTS)以及選擇映射方法(SLM)等計算量大、相對復雜的方法,雙開關波形選擇法的復雜度很低,僅僅需要傳遞很低的一部分邊帶信息即可實現。雙開關波形選擇法主要是通過相移模塊以及4種可選的滿足理想時移多載波條件的波形進行調制,再將4種調制的結果進行比對,選出峰均比最小的調制結果。在調制之前需對4種波形進行預先的編碼,在發送到接收端的過程中,除了發送經過最優波形調制后的信號外,也將使用的理想波形的序號作為邊帶條件一并發出。
雙開關波形選擇法流程,如圖2所示。
以第m個框架的FBMC-OQAM符號為例,對雙開關波形選擇法流程分步驟說明:
1.本過程第m個框架中的FBMC-OQAM符號,可由以下向量表示:
2.對第m個框架的dm進行DFT變換,設其DFT后的結果為,則可表示成:
3.經過步驟2后得到了復數組Dm對其分別取實部和虛部,實部部分為Dm,real,虛部部分為Dm,imag。
4.在得到實部和虛部后,需要對其進行相移,從理論表達上來說,就是對第m個框架的Dm,real和Dm,imag的數據與相移因子進行點乘,與Dm,real點乘的相移因子我們稱為ηm,Dm,imag點乘的相移因子我們稱為μm,相移因子有非常多的選擇,不同的選擇也會對最后的結果造成影響,在研究中,,,通過點乘后分別表示為:Dm,realη與Dm,imagμ。
5.經過相移因子后,要對信號進行調制,每個數據塊,可選擇滿足理想時移的4種不同的多載波波形來進行調制。假設每個數據塊含有w個FBMC符號,這4種波形在時域的表達式分別如下:
在雙開關波形選擇法中,將步驟(4)后的信號用這四種波形分別進行調制。可以觀察到信號波形與波形僅僅只是相差個時延,波形與波形也是相差個時延。而波形、跟波形、的不同則是時延的位置不同,反映在流程上表現的就是產生延遲的信道不同,我們把波形、產生延遲的信道叫做Q信道,把波形與波形產生延遲的信道叫做I信道。不同的時延會導致多載波的波形不同,也進而會導致其峰值不同,進而導致其峰均比也不同。
6.信號經過IDFT調制以后,能夠得到其時域信號。設其信號分別為、、、,分別對這四個信號進行串并變換,過采樣再經過原型濾波器成型,得到PPN(多相網絡)的輸入端。
7.對PPN的輸入信號進行相移和信號的疊加,最終形成輸出信號。
8.對4種波形產生的輸出信號,通過控制Q信道的開關S1以及I信道的開關S2進行控制,分別計算其峰均比值,并且進行比較,選擇輸出峰均比最小的波形形成的序列。
開關S1的位置位于IDFT調制之前,開關S2的位置是在PPN多相網絡之后,S1開關與S2開關的閉合狀態可以通過兩個二進制數來進行表示,分別為0,0;1,0;1,1;0,1.在傳輸輸出信號時,這兩個二進制數也會作為邊帶信息發送到接收端,而作為邊帶信息其大小只有2bit,對于整個信道來說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2.2雙開關波形選擇法的計算量分析
對于雙開關波形選擇法,它主要的計算量體現在:一次DFT運算、2次IDFT運算、4次PPN運算。由于計算機復乘運算所需時間遠比復加多,在此只考慮雙開關波形選擇法的復乘運算。雙開關波形選擇法需要的計算過程及計算量,如表1所示:
其中V為部分傳輸序列法的分割子塊數,U為選擇映射法的加權因子長度。假設V=4,K=4,U=4的情況來分別計算其計算量,可以得到,部分傳輸序列法的計算量為122880,SLM的計算量為103424,而雙開關波形選擇法僅僅只需要38656,計算量接近于部分傳輸序列法的。由此可見,雙開關波形選擇法的應用,可以大大降低系統的計算量。
三、仿真結果及分析
通過matlab仿真,如圖3所示。
當CCDF=0.001時,雙開關波形選擇法的峰均比約為7.5dB,改善了約3.8dB,這一數字與部分傳輸序列法V=8時的數據一樣。由計算可得,當V=4時部分傳輸序列法的計算量已經是雙開關波形選擇法的3倍多。而V的增大也會使得部分傳輸序列法的計算量指數增長。而雙開關波形選擇法用了V=4接近四分之一的計算量卻達到了V=8時降低峰均比的性能。
而與選擇映射法相比,其計算量與降低峰均比的性能也是完勝。所以可見,雙開關波形選擇法是一種比較理想的抑制FBMC峰均比性能的方法。
四、結束語
5G時代,人們對頻譜利用率、傳輸時延、用戶體驗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FBMC-OQAM系統憑借其諸多優勢具有較好的應用前景,但作為多載波系統其自身同樣存在著PAPR過高的問題。
圍繞FBMC-OQAM系統中PAPR抑制技術的研究,提出雙開關波形選擇法并應用于FBMC-OQAM系統,通過與部分傳輸序列法、映射法等方式仿真對比分析,雙開關選擇法在其計算量與降低峰均比方面都體現出明顯的優勢。本方法的應用可為今后5G網絡建設的建設與優化提供有效的技術支持,推動5G場景應用進一步發展。
參? 考? 文? 獻
[1]柳穎.FBMC系統中降低峰均比方法的研究 [D].南京:東南大學,2017
[2]梁燕,秦夢瑤,張賀偉.FBMC/OQAM系統導頻輔助信道估計方法概述[J].重慶郵電大學學報,2015,27(4)478-483
[3]蘆世先.降低FBMC_OQAM信號峰均功率比的無失真方法 [D].武漢:華中科技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