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蓉暉 朱宏會 王思齊 石昊玥


【摘要】? ? 近年來,MOOC(慕課)學習普及引領教育信息化,掀起國內學習變革新潮,受到了教育界的廣泛關注,但MOOC教學開展情況和學生學習效果如何值得我們研究。本文在安徽省高校積極推廣MOOC教育平臺的背景下,以三聯學院MOOC學習組織在校內開展的MOOC教育平臺資源宣傳推廣情況為例,總結校內推廣經驗和面臨問題,提出相關建議對策。希望為校內師生能夠更好地利用學習資源提供幫助,同時為其他高校開展MOOC資源推廣提供參考。
【關鍵詞】? ? MOOC? ? 教育資源? ? 三聯學院? ? 宣傳推廣
一、調查概況
1.1背景及意義
MOOC作為大規模開放式在線課程從2008年誕生至今,推進了全球高等教育改革,為廣大學習者提供了共享優質教育資源,較大程度上實現了教育公平。[1] 2015年,我國教育部的工作要點中首次提出“繼續加大優質數字教育資源開發和應用力度,探索在線開放課程應用帶動機制,加強‘慕課建設、使用和管理”。[2] 2016年,安徽省高校數字圖書館攜手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圖書館,在省內高校推廣MOOC學習平臺,招募校園大使推廣學習。在此背景下,三聯學院圖書館積極組織選拔,并開展多項MOOC推廣活動。此次開展“MOOC在省內高校普及情況”調查研究目的和意義包括:1.通過對部分老師和相關部門訪談,了解省內高校MOOC課程建設現狀;2.調查省內高校學生對MOOC的了解和使用情況,獲得MOOC在大學生群體中的普及數據,并在調查過程中開展宣傳;3.探索MOOC在省內高校的發展前景,為學校開展MOOC平臺課程建設提供參考;4.總結三聯學院MOOC組織宣傳推廣經驗,找出問題及原因,提出發展建議。為省內其他高校MOOC組織開展宣傳推廣提供參考。
1.2調查研究對象
省內二十多所設有MOOC學習組織的高校學生。
1.3研究方法
1.訪談調查:訪談相關學院和部門老師、部分學生,了解MOOC平臺課程設置和學習情況。
2.問卷調查:利用抽樣調查的方法,通過“問卷星”網絡調查平臺發放問卷和在校內發放紙質調查問卷的方式,獲取真實有效的數據,通過問卷的回收統計、數據分析了解相關信息。
3.文獻調查:通過互聯網、圖書館、數據庫等途徑查找文獻,了解調研資料及背景,為調研中遇到的問題提供解決途徑與方法,為調研后期改進提供參考。
4.其他方式:在研究過程中可能會遇到一些之前沒有預測到的問題,無法用既定的方式進行調查,這就需要靈活多變的調查方式。
二、調查結果分析
調查小組利用MOOC組織方QQ群、微信群等途徑,在省內20所高校發放線上網絡調查問卷,線下進班發放問卷形式,共發放調查問卷775份,回收有效問卷737份,無效問卷38份,回收率為95.1%,有效問卷94.8%。
通過分析我們了解校園內推廣MOOC學習的宣傳方式包括:MOOC學習組織宣傳63.6%;網絡新媒體宣傳33.57%;同學推薦32.51%;老師介紹20.49%.通過網絡新媒體等渠道普及MOOC推廣比例最高(如圖1),33.92%的同學表示聽說過MOOC; 20.14%的同學表示對MOOC有一定的了解;26.5%的同學表示在MOOC平臺上選修過課程; 19.43%的同學表示不了解MOOC學習平臺接觸過MOOC學習平臺資源的學生表示課程免費開放、課程受眾面廣、學習時間靈活自由等是他們對MOOC的第一印象。
在此次調查中,國內諸多MOOC平臺中,網易公開課以及中國大學MOOC是同學們最熟悉的,分別占比61.84%和73.5%。其次是省網絡課程學習中心平臺亞慕E會學,占比為38.52%。(如圖2)
基于此次調查的基礎上,我們對學生選課情況也進行了數據分析。針對此次調查700多名大學生中,選修過1-2門的占31.1%,選修3門以上的占12.37%,從未選修過的占44.52% 。
在選修過MOOC平臺課程的同學中,10.95%的同學表示能將選修課程全部完成;有16.25%的同學表示選修課程完成率達一半以上,16.61%的同學選修課程完成率達五分之二,35.34%表示選過課程但沒學習。從另一個角度說明MOOC平臺學習的普及率和完成率有待進一步提高。
如圖3所示,在課程規定完成時間上,有93.64%的同學認為三個月內完成一門課程的時間比較合理,有6.36%的同學認為需要四個月以上的時間去完成。認為完成時間為2個月和3個月的同學占比分別為37.1%和22.61%。
三、三聯學院MOOC學習組織宣傳推廣經驗
為推動安徽省網絡課程的建設與學習,并將MOOC理念更廣泛且可持續地傳播給更多的在校學生,2015至2018年下半年,省內共有34所高校成立MOOC學習推廣組織,成為省內高校傳播MOOC學習平臺的主力軍。
在此背景下,三聯學院積極組建MOOC學習小組,傳播MOOC學習理念,通過報告會、交流會、組織大賽、線上線下宣傳等方式將MOOC理念傳播給廣大在校學生。
3.1創建溝通平臺
組織建立QQ群、微信公眾號、微信群,定期發布MOOC平臺內課程介紹,組織開展線上討論,舉辦三聯MOOC LOGO設計大賽等方式進行推廣。
3.2舉辦特色活動
三聯MOOC學習組織舉辦了多項特色活動:新生入學教育中介紹MOOC學習平臺;連續四年舉行MOOC學習組織周年報告會,總結MOOC發展成果;組建線下MOOC學習小組;舉行校際MOOC校園大使聯誼會等方式進行宣傳推廣。
3.3組建助教團
組建三聯學院MOOC學習服務中心助教團,服務學校老師和同學。團隊人員積極配合老師,及時將學習情況反饋給老師,便于老師更加了解學生學習需求,從而完善課程內容。
3.4承接省級比賽
為擴大組織影響力和推廣力,MOOC組織通過校內宣傳并組織參加省級比賽,2017年獲安徽省企業經營分析與決策技能大賽二等獎。
四、MOOC學習組織推廣面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
4.1影響MOOC學習推廣的因素
MOOC是高等教育課程體系的重要補充,在推廣過程中還存在很多問題,影響MOOC學習效果的因素包括:MOOC課程設置的吸引力、學習者的學習動機強度、MOOC授課教師的授課能力和技巧、學分與成績認可程度等。
此外,自主性學習是MOOC特點之一,因此,如何有效提高學生學習主動性和提升MOOC影響力,我們提出以下幾方面建議。1.從MOOC課程自身出發,增加配套電子版講義及完善課程測評制度。增加學習打卡獲取課程平時分模式,調動同學積極性。2.“MOOC校園大使”充分履行自己的職責,組建MOOC學習組,創建課程交流群,配合老師做好線下宣傳和課后反饋機制。3.加強MOOC證書的學分認證,增加MOOC證書的含金量。高校之間簽訂協議將學員的學習學分納入本校開設的專業學分。[3]
4.2校方應加大支持力度
學校應加大支持力度,鼓勵MOOC 學習組織和MOOC校園大使開展推廣活動。在調查中發現部分學校MOOC組織宣傳推廣存在一定難度,希望校方給予MOOC組織開展活動提供幫助。
4.3 MOOC教學與傳統課堂教學有待相互促進、融合
MOOC與傳統課堂教學關系是相互促進融合。傳統教學采用班級授課制,信息量小、教學效率低;[4] 將基礎的知識點融入到MOOC課程,再適當安排課堂教學進行知識點講解,開展答疑和梳理匯總,幫助學習者厘清學習思路,從而構建MOOC和課堂教學課程體系的完整性。
五、結束語
MOOC的出現,意味著校園圍墻正在被打破,優質教育資源的共享已經成為時代的必然,傳統意義上的大學職能將會發生顛覆性變化。[5]但MOOC在中國大學的發展依然面臨不小的挑戰,傳統課堂經歷上千年的演化發展,在現階段不可能完全被取代;MOOC的出現順應了時代趨勢的發展,將對教育行業產生重大的影響,二者之間相互促進、相互借鑒、相互融合,為高校教育工作提供更優秀的教學方式。
參? 考? 文? 獻
[1]張曉明,邵莉,羅穎.高等學校MOOC教學“利”與“弊”的研究[J].英語廣場,2018(11):74-76.
[2] 教育部2015年工作要點.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網站.(2015).
[3]周春梅.中國MOOC的發展狀況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8(05):10-11
[4]李汨,韓曼,鞠迪,黃文華.慕課對高等教育的影響與挑戰[J].教育教學論壇,2018(47):206-207.
[5]教育部關于加強高等學校在線開放課程建設應用與管理意見.教育部網站.(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