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琦敏

體育游戲在幼兒園的日常活動中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然而當遇到下雨天等惡劣天氣時,就無法開展戶外游戲。為了保證幼兒的運動量,增強幼兒體質,幼兒園可以立足于現有的硬件設施,充分利用活動室、樓道、走廊等場所開展室內體育游戲。
一、幼兒園室內體育游戲的設計
1. 游戲設計的原則
(1)主體性原則。游戲的主體是幼兒,因此在設計游戲時要根據幼兒的興趣、年齡特點以及能力發展來設計,要師幼共同設計游戲,讓每位幼兒都參與到這樣的活動中來,一切以幼兒為本。
(2)安全性原則。根據幼兒發展水平來設定難度,還要選擇安全的游戲材料,在游戲前教師要讓幼兒了解材料的功能和正確使用方法。
(3)趣味性原則。室內體育游戲一定要有趣味性,要根據幼兒生活中感興趣的內容來創設。
(4)開放性原則。幼兒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自由選擇游戲場地、游戲材料,根據自己的想法創設游戲。幼兒在游戲中的人際交往關系也是開放的,可以獨立地玩、互動地玩、合作地玩。
2. 游戲設計的流程
(1)篩選游戲—更清晰。各班教師和幼兒對前期家園互動過程中收集到的室內體育游戲,通過觀察、試玩的形式進行篩選,根據班級的空間和幼兒的實際情況來進行第一輪的修改設計。
(2)劃分區塊—突重點。根據室內體育游戲的類型、玩法把游戲分到各班級,每個樓層分別創設走跑跳區、攀爬鉆區、投擲區,班級根據樓層的安排,設計出班級區塊的亮點和重點。
(3)創設情境—激興趣。幼兒園室內體育游戲更需要情境化,這樣才能吸引幼兒的注意力,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在游戲中,教師可選取那些熟悉的真實場景等作為游戲的情境,鼓勵幼兒擔任不同的角色、適當模仿必要的動作,幫助幼兒進入真實情境,獲得各種認知與獲取能力。
二、幼兒園室內體育游戲的實施
1. 玩法多樣—愿意玩
(1)固定式。在創設游戲時,師幼共同布置場地、研究游戲的玩法和材料,同伴之間互相交流和幫助。在游戲過程中,教師以觀察者的身份及時記錄游戲中出現的問題,游戲結束后與幼兒交流分享,解決問題。這樣,每位幼兒都知道自己在班級中是重要的一員,能為班級的游戲出一分力量。
(2)走班式。班級與班級之間需要互動,幼兒應該熟悉每個班級的游戲并了解相應規則。在這樣的模式下,幼兒慢慢會知道自己最喜歡的游戲在什么地方,怎么玩的,幼兒通過這樣的形式對游戲會更加感興趣。
(3)打通式。教師要做到定人、定點、定游戲的管理。除此之外,還可以讓大班幼兒帶著中班的幼兒一起熟悉環境、了解游戲玩法和規則,大膽嘗試各種游戲。游戲后會出現不同的問題,教師一起商討進行調整。
2. 材料創新—喜歡玩
游戲的玩法往往會根據材料的不同發生不同的變化,而游戲材料又是游戲的重要部分,它不僅能豐富幼兒游戲的內容和形式,還能激發幼兒對游戲的構思。因此在室內體育游戲中要不斷創新游戲材料。如“穩過梅花樁”變成“小小快遞員”游戲,“套套樂”變成“飛速穿越”游戲(見表1和表2)。
3.巧用空間—花樣玩
幼兒園班級空間不是特別大,因此在創設游戲時要因地制宜,結合每個班級的空間設計出不同的游戲。除了利用班級空間以外,還可以利用走廊、樓梯等公共區域,把現有的小空間都利用到位。例如,“猴子蕩秋千”游戲,就是中一班的教師和幼兒利用午睡室的廊柱,在廊柱上綁上結實的繩子,地上鋪好海綿墊子,幼兒站在桌子上,另一只手拉住繩子往外面蕩,最后落在墊子上。教師在備課時,充分考慮游戲的安全性,選擇結實的材料;在游戲過程中,始終保持高度關注,保護幼兒,避免危險。
在游戲實施過程中,教師要對幼兒的游戲行為進行評價和分析,要有目的、有思考地記錄,并為游戲做出恰當的調整。在這樣的過程中,可以提升教師對幼兒游戲的解讀能力。
(作者單位:浙江省麗水市實驗幼兒園教育集團)
責任編輯:孫昕
heartedu_s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