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烏鎮著名的“逢源雙橋”,卻被人賦予“左升官,右發財”之意。想升官的走左邊,想發財的走右邊。其實,這是糊弄人。升官與否,與思想品質有關,與學歷能力有關。而財也不是輕易能發。世人都想發財,但君子愛財取之有道。錢要來得光明正大。而有的人,有了錢就買官,買得官就撈錢;還有個別人官商勾結,大肆斂財。天上不會掉餡餅,過橋難得官和財。要升官要發財,要一步一個腳印去奮斗。
(讀2021年8月《“左升官,右發財”》)
苗志學(陜西)
生物物理學家施一公,無我、無私、無畏之舉令人刮目相看: 心無旁騖癡迷科研事業,殫精竭慮忘我做貢獻,獲得多個沉甸甸的國際獎項;父母為他取名“一公”,寓意一心為公。他割舍美國名校終身教授的優厚待遇,放棄加入外籍回國效力,印證其心底無私名副其實;胸懷坦蕩敢講真話,不懼權威不留情面,因出于公心反而備受器重,贏得更多鮮花與掌聲。
無我才能無私,無私才能無畏。克己奉公獻身事業格局大,勇于擔當報效祖國境界高,這巨大的正能量,是推進民族復興偉業的強勁動力。
(讀2021年7月《敢于糾錯的留學生》)
馮 俠(遼寧)
一輛電瓶車與一輛賓利車發生剮碰,相比之下電瓶車肯定是“弱者”。但“弱者”不等于有理,交警根據現場監控錄像得出結論:電瓶車應負全責。
從人性本能角度講,“勇者憤怒,抽刃向更強者;怯者憤怒,卻抽刃向更弱者”。而“電瓶車”這個本該被同情的,在這次剮碰中卻變成了“勇者”,強詞奪理“抽刃向更強者”——處理交通事故的交警。“電瓶車”當眾奚落交警,“你這是嫌貧愛富,偏袒有錢人”……反過來要“賓利車”賠償,理由是“你們有錢人,不差這點兒錢”。
一個公正的判決,就因為是“弱者”沒錢就能胡攪蠻纏?看來現在有些“弱者”不但不能與有理畫等號,還能隨時變成死皮賴臉的“滾刀肉”。
(讀2021年7月《偏袒》)
曹 勇(安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