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秋嫻

摘要:以中班奏樂活動為例,從自制樂器、讓音樂回歸自然,回歸生活、多節奏音樂練習、將音樂融入游戲等方面談談如何培養幼兒對音樂活動的興趣,優化幼兒音樂活動,以更好地激發幼兒潛能發展。
關鍵詞:幼兒; 潛能發展; 音樂融入生活; 奏樂
一、問題的提出
每個幼兒的音樂潛能水平也參差不齊:有的幼兒對節奏掌握不住;還有的幼兒有些像俗話所說的“五音不全”;還有幼兒很難進行歌唱表演中的動作創編等等。面對此狀我們應該怎樣做才能更好地優化音樂活動,更好地激發幼兒潛能呢?對此我查閱了一些資料和書籍,并通過親身教學實踐經驗以中班奏樂活動為例優化幼兒音樂活動調動幼兒對音樂活動的興趣從而更好地激發幼兒潛能發展。
二、優化幼兒音樂活動以激發潛能的策略
為促進幼兒在音樂學習中激發潛能創設良好空間.現代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習者在學習中保持愉快和輕松,有利于發揮主動性和創造性,釋放巨大的學習潛能。在音樂教育中,就需要營造一個輕松愉快的氛圍,使幼兒潛在的想象力、創造力能夠在無拘無束中自由翱翔。日常教學中,總結出可以通過如下方式營造輕松氛圍。
(一)自制樂器
在音樂活動中樂器演奏是幼兒比較喜歡的。使用樂器演奏是培養幼兒的觸覺感,幼兒如果能接受到一些能夠發出好聽的聲音的玩具樂器時,像山丹、鈴鼓、木魚、三角鐵、小鼓等,他會興致盎然去敲敲打打,這將為他節奏能力的發展和今后的樂器學習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自制樂器也是孩子們喜歡做得事情,如:將兩個鈴鐺放入紙杯中,再用另一個紙杯扣在上邊,用膠帶封好,一個手搖串鈴就做好了。制作弦樂器:紙杯剪兩個缺口,套上皮筋撥奏。孩子在自制玩教具樂器的影響下可以加入他們的想象,使奏樂表演更有趣味性。奏樂活動中增添一些幼兒討論出來的自制樂器會帶動他們參與音樂活動的積極性。
(二)讓音樂回歸自然,回歸生活
每個幼兒天生都應該是個音樂家,每個幼兒都喜歡在音樂中暢游,幼兒是與音樂最親近的人群之一。因此,著眼激發幼兒音樂潛能,必須根據幼兒的年齡心里特征選擇適合的音樂,才能激起他們興趣,引起他們的注意、思考和想像。所以選擇適合的音樂調動幼兒的想象力,是音樂教育中激發幼兒潛能的重要前提。音樂其實也是來自于生活,我們可以讓音樂與生活溝通起來,營造廣闊的音樂教學空間。如在中班的學習活動“周圍的人”的主題活動當中,孩子們了解了一些常見的社會成員,工作以及他們的關系。他們會時常對周圍一些特殊工作的人感到好奇,而老鞋匠就是其中之一。怎樣通過音樂活動讓幼兒對老鞋匠有更深的了解,更尊重這份工作,體驗這份工作的艱辛呢?我選用了一個音樂,叫鞋匠之舞,它來源于奧爾夫的音樂學院,是一首曲式為ABB的曲子,節奏快慢變化明顯,該音樂自然和諧,聽起來讓人仿佛感受到原本就是一個有趣的老鞋匠修鞋的故事,讓幼兒在趣味性游戲性濃郁的環境中,既享受了音樂的樂趣,又在不知不覺中提高了音樂的欣賞能力和表現能力。營造良好的音樂氛圍,是激發幼兒學習音樂、增強幼兒對音樂敏感度的必要前提。也是激發幼兒潛力的的重要環節。
(三)多節奏音樂練習
為了讓幼兒能夠更好地學習掌握節奏,在教育上,首先培養幼兒的節奏意識,讓他們感覺到音樂的美好,但也不是隨心所欲的。更主要的是要在節奏變換創造的表現形式上培養幼兒的創造力,激活幼兒的創造潛能。同樣在《快樂鞋匠》奏樂活動中,我把節奏放在了首位,從感受音樂入手,結合打擊樂和動作,培養幼兒的節奏感,提高了幼兒的音樂素養,和其他方面的能力,其中老鞋匠縫鞋,老鞋匠敲鞋跟,鞋子修好了,這三個環節,很好的幫助孩子們理解了節奏的變化,長短,三角鐵的長音,雙響筒的短音,鈴鼓快樂的音樂也再次讓幫助孩子們鞏固了對音樂的認識。幼兒拍打出節奏后添加語詞變換節奏??傊谝魳方虒W中,讓幼兒充分參與音樂體驗,積極發展想像力、創造力,從而獲得音樂素質的提高,可以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
(四)將音樂融入游戲
游戲活動是幼兒階段學習知識、發展智力的基本形式。我們要與幼兒共同參與的互動游戲,無疑更有助于引導、激活幼兒的潛在素質。
幼兒音樂教育應該從幼兒的生活天地里取材,讓幼兒在玩樂中學習音樂,寓學習于游戲玩耍之中。各種豐富多彩的音樂游戲活動,他們都有角色、有故事、有劇情,帶有強烈的童話色彩,再配以幼兒語言、美工等游戲活動中習得的兒歌、故事表演、頭飾、道具、服裝等,以明確的形象性、情感性向幼兒展示了一個瑰麗的音樂世界。在中班奏樂《快樂的鞋匠》最后的玩鞋游戲環節,更是將活動推向了高潮,孩子們拿著自己的鞋,聽著音樂玩耍著,將老鞋匠的工作變得無比的快樂。我們尊重幼兒的想象和表達,讓幼兒“聞樂而思”,通過扮演各種角色,把音響轉化為形象,然后在頭腦中反應,通過多動腦,多思考,提高對于周圍事物的敏感觀察能力,認知能力。從而有助于幼兒的潛能開發。
三、初步測評成效
通過打擊樂活動的訓練,為他們為樂曲進行創編節奏型奠定了基礎,從而使幼兒在節奏感知能力上明顯提高。
四、結束語:
幼兒在他們的音樂世界里猶如在一種獨立的世界里。現今一些幼兒音樂大都都是取決與幼兒的日常生活和他們的體驗來展示的,在他們的世界里,他們有一種對自我所需的一種滿足感而產生的體驗。幼兒在傾聽一首歌曲時,很容易會融入到樂曲的歌詞所描繪的境界中,產生共鳴,從而促進幼兒情感上的發展.幼兒音樂不像說話一樣直接表達自己的意思,而是柔水般逐步潤入幼兒內心深處。從而幼兒在音樂中思考,在音樂中激發自己的各種潛能。
參考文獻:
[1]皮連生著的《智育心理學》,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2]吳立崗著的《教學的原理模式和活動》,廣西教育出版社,1998
江寧區東方美育幼兒園 江蘇 南京 21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