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春玲
摘要:作文訓練需要系統的長期的訓練。需要培養孩子們的語言感受力、創造力、觀察力感悟力、想象力和表現力,還要培養寫作能力中的社會性和創新性。筆者通過連詞成句、寫周記、進行小說、詩歌創作及作文練習來培養學生的各項寫作能力,對學生進行網格式訓練。
關鍵詞:作文網格訓練;連詞成文;周記隨筆;小說詩歌;作文習作
作文教學的改革與創新一直是語文教育界不斷研究探索的重要領域。傳統作文教學存在的一些弊病也幾乎成了大家的共識:題材陳舊,程式化嚴重,假話套話連篇,缺乏個性張揚的創作,鮮見靈性飛揚的文章。那么如何挖掘學生寫作上的潛力,激發他們寫作的欲望,激活他們創新的意識,每一個語文教育工作者都在探索。
我認為要在語文教學上要訓練學生的全面的能力,讓他們走出狹小的思維圈子,開闊寫作視野,所以我用網格式作文訓練來提升學生的各種寫作能力。
我主要從四個方面對學生進行寫作訓練,培養他們相應寫作能力。
一、用連詞成句培養寫作能力中的語言感受力和創造力
教材中的字詞積累是基礎知識的重點,以前我們總是讓學生反復書寫背誦來識記,既耗費時間,實用性又不強,學生理解不透,不太會應用。我讓學生創作一段文字,把字詞積累中的詞全部應用在里面。學生們首先琢磨這些詞在語境中的應用,其次要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去構思怎樣的情境能把這些詞語合理的運用。在揣摩中字音和字形的掌握反而成為最簡單的任務。我的要求是必須原創,不能與課本的題材雷同,不能抄襲同學的。教師及時批閱,分出等級,第二天課堂利用課前活動講評反饋,優秀的為小組多加分,不寫抄襲的要扣分,充分調動學生的寫作的積極性。尤其讀學生的優秀習作,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讀習作要擴大范圍,不限于成績好的同學,只要有閃光點都有機會作范文來朗讀,這也極大的調動了學生的創作熱情。
二、用周記隨筆養寫作能力中觀察力和感悟力
周記貼近學生生活,更能鍛煉學生的觀察能力,更易于學生抒發內心的真情實感。我要求學生一周寫一篇周記。開始學生多寫成日記形式,記錄生活中的一些事件和感受,內容單一。我慢慢引導學生把周記寫成隨筆,要求他們認真的觀察生活,細致描摹,多抒寫自己的真情實感,形式上盡量新穎靈活。在班級講評時多往以上要求引導,慢慢學生的周記鮮活起來,他們描寫自習課是的世生百態惟妙惟肖,寫老師幽默傳神,寫心語帶有帶有青春的激情和感傷。周記的形式也越來越新穎。我覺得學生的周記比作文寫得好,作文的文題和應試的要求束縛了學生的思維。
三、用小說詩歌等創作培養寫作能力中的想象力和表現力
我有意識地進行一些寫分章節的小說的訓練,如讓學生以生活為基礎確立幾個主人公,寫發生在校園內的小故事,下次還以這幾個人物為主,再寫另外的故事。慢慢地學生就知道把幾個故事的情節連貫起來,內容上互相照應,也可以看做是一篇小說。
寒暑假期間,除了讓學生讀書外,我主要讓他們嘗試自由創作。體裁不限,大膽嘗試,不能抄襲,一些寫作能力較差的同學可以寫日記。開學后,我從學生的習作中發現他們巨大潛力,他們寫得比我預期的要好得多。有十幾名同學寫出了上萬字的小說,還有很多同學寫出了優秀的散文、詩歌。
當然,學生的作品與成熟的文學作品還有很大差距,題材多以想象的的歷險生活為主,里面有許多他們讀過、看過的作品的影子。他們還不太會寫反映身邊生活這類題材,這還需要教師不斷地去引導。
四、用作文習作培養寫作能力中的社會性和創新性
前幾項訓練側重訓練學生文學創作中想象和虛構的能力,側重于文學表現力的訓練。這些雖然也來源于生活,但畢竟離初中生的生活還有一段距離,孩子們的創作大都來自閱讀經驗。而課堂中的作文訓練必須把孩子們拉回來,讓他們多關注現實,關注社會,引導他們熱愛生活,親近自然。鼓勵他們表達真情實感,鼓勵有創意的表達。
作文訓練側重從”實”入手,讓學生寫生活中真實的事,從細微平凡的生活中挖掘感人的素材,細致描寫,抒發內心最真實的感受。我告訴學生寫敘事的文章要先感動自己,才能感動別人。從心底流淌出的情感才是最具感人的力量。其他的文體的訓練側重“新”字,做的題材新、角度新、形式新、語言新,增強文章的可讀性。寫作訓練跳出課本的限制,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而定。結合教材和學生的實際,對各種體裁也進行了靈活的訓練。
經過這樣的網式訓練,學生的寫作能力大大增強,很多孩子能寫小說等文學性很高的體裁,寫得非常精彩,在各類作文競賽中獲得很多獎項。
我希望自己能作為一個使者,把我的學生引導到文學殿堂的門口,讓他們在不斷的探索創造中成長,最終能走進文學的大門。
遼寧省錦州市第十八中學 12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