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強 王思凡



【摘要】《河北建設公報》于1928年由河北省建設廳創辦,該刊以服務人民生活、消除官民隔閡為辦刊宗旨,以發布政府公告、施行政務公示、傳播建設知識、頒布建設法規為辦刊目的。本文分別從期刊的創辦背景、刊物內容分類、期刊裝幀風格及發行方式四個方面分析《河北建設公報》的出版情況。《河北建設公報》是典型的政府刊物,出版風格嚴謹務實,但又不乏精致的裝點,具有現代政務媒體的突出特點,是研究民國時期河北省政務期刊的重要史料。
【關鍵詞】民國時期 《河北建設公報》 河北省建設廳 政務 期刊
民國時期是我國傳統文化與國外新思想匯集交融的時代,也是政局多變和民生浮沉的特殊時期,這一時期的出版物呈現了前所未有的豐富性。河北省自民國初年開始,政局尤其多變,成為多方力量博弈的重要“戰場”。1928年,隨著新的河北省政府的建立,其下設的建設廳、財政廳、教育廳等部門也相繼承擔其在各領域的關鍵角色,為了傳達相關領域的政府公告、宣傳政府形象、獲取民眾支持,創辦了多種官辦期刊,是為“公報”。近代河北地區第一次規模性的政府辦刊風潮,頗有“除舊布新”之意,也意味著期刊等媒介在政治生活中的意義被顯現出來。此時,主動宣傳政府工作要點與回應民眾現實關切,成為地方政務媒體的重要工作內容。
《河北建設公報》由河北省建設廳主辦,以便于民眾了解省內建設情況為辦刊初衷,以發布政府公告、施行政務公示、傳播建設知識、頒布建設法規為辦刊目的。
一、《河北建設公報》的出版概況
(一)《河北建設公報》的創辦背景
1928年6月,國民政府將直隸省改為河北省,將舊京兆區各縣并入河北省,改北平為北京。同年,北伐戰爭隨著軍閥張作霖被日本人刺殺于皇姑屯而進入尾聲,12月,張學良在東北宣布易幟,至此北伐完成。推翻軍閥的統治后,河北省亟待建設,但是經歷了戰爭的破壞以及連年的水旱災害,全省民生凋敝、基礎設施落后,百廢待興。此時,民眾的封建思想仍然較為頑固,政府中的官僚風氣也比較嚴重,亟須通過出版新式的政府出版物來穩定民心、轉變思路、開化思想。“從外部環境來說,當時的國內形勢雖然依舊動亂,但因軍閥混戰導致的混亂場面已基本消失,政治局勢處于暫時穩定的局面,這就給出版業的發展提供了較好的土壤。”王廣坦:《民國時期河北期刊的量化統計與出版分析》,河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9年,第15頁。新的河北省政府剛剛成立,各部門也需要通過刊物向群眾匯報工作、宣傳思想。而“相對于圖書,期刊中的作品具有生產周期短、時效性強等優點”鄒鼎杰:《基于文獻計量的民國文獻分布及其應用研究》,《圖書館雜志》2019年第9期。適合省建設廳日常事務煩瑣且工作具有周期性的特點。
(二)《河北建設公報》的辦刊宗旨與目的
《河北建設公報》由河北省建設廳于1928年創辦,以服務人民生活、消除官民隔閡為辦刊宗旨,以發布政府公告、施行政務公示、傳播建設知識、頒布建設法規為辦刊目的。在《河北建設公報》創刊號發刊詞的末尾部分,河北省政府建設廳廳長溫壽泉溫壽泉(1881—1956),字靜庵,山西省洪洞縣辛村鄉白石村人。1928年,出任河北省政府委員,1929年兼建設廳廳長。向讀者介紹了辦刊目的,“現在為便于民眾了解建設起見,特行編刊河北建設公報,由本廳主辦,將本省政府一切建設計劃,建設言論,及關于建設法令、文告、表冊、調查報告等事項,分類編刊,以期灌輸人民最新的最正確的建設知識,藉以排除其舊的思想觀念,庶收共策共進之效”參見由溫壽泉撰寫的《發刊詞》,《河北建設公報》1928年創刊號,第28頁。。辦刊目的可基本概括為信息公開、教育民眾和促生共識。
(三)《河北建設公報》的文本留存情況
通過收集與整理,可見1928年至1934年共33期3919頁《河北建設公報》期刊文獻資料,其中1928年10月創刊號至12月三期、1930年1—3月三期、1930年4—9月六期由中國人民大學圖書館合為一輯保存,1930年第11期和第12期在當時由河北省建設廳合為一輯出版,總計共留存33期。目前留存的《河北建設公報》期刊文獻資料為1928年三期、1929年三期、1930年九期、1932年十二期、1933年一期和1934年兩期。其中,1932年留存期刊數量最為完整,十二期均保留下來。期刊頁數多則271頁,少則70頁一期,平均每期100頁左右。該刊的主要欄目包括刊首圖片、政府命令(命令、訓令、指令、委任令)、論著、法規、計劃、公牘、咨、公函、呈文、布告、工作報告、會議記錄、調查等。現國家圖書館與中國人民大學圖書館等單位均保存了該刊相關資源。
二、《河北建設公報》的主要內容
《河北建設公報》所刊載的內容,可劃分為政治、經濟、法律法規三類:政治方面,包括政府公告、官員任免、政務公示以及時政要聞四部分;經濟方面,包括經濟建設與民生保障兩部分;法律法規,以維護建設秩序為主要目的。
(一)政治類內容:取信于民
1.政府公告
在該刊中有兩種政府公告形式,一種是專門的公告——“布告”;另一種為轉達給民眾的政府公文,如“河北省政府令”和“河北省政府建設廳令”。“布告”指書面或印刷的通告或公告,在該刊中作為欄目之一發布政府公告。例如1930年第二卷第五期中,建設廳便通過“布告”欄目告知湯山飯店以及地皮公司等,在新契約未發布前繼續履行舊契約的政府決策意見《河北建設公報》1930年第二卷第五期,第110頁。。政府公文中,省政府和建設廳的兩級命令又分為“訓令”和“指令”,“訓令是上級機關對于所屬下級機關有所諭飭或差委時用,指令是上級機關對于所屬下級機關因呈請而有所指示時用”李明:《談“等因奉此”之三:民國公文“令、訓令和指令”》,《云南檔案》1987年第3期。。除此之外,一些同級公署間的公文、下級部門呈上的公文等,也登載在期刊上,具體表現為期刊中的“咨”“呈”“函”等欄目。這種將公文轉載到期刊來出版的形式,有利于官民意識的協調和相關工作的開展。
2.官員任用
“委任令”(“委任狀”)是《河北建設公報》的固定欄目,每期都有更新,是向民眾公開省建設廳人事變動的窗口。建設廳的官員任免分為兩種情況:一是廳內任用新職員,如1929年第二卷第三期中的委任狀第316號,任用王寶樞為建設廳科員,同期的委任狀第318號,任用林滎為建設廳視察員《河北建設公報》1929年第二卷第三期,第11頁。;二是建設廳下派職員至地方考察或到下屬部門任職。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任用為地方政府干部,如河工船捐征收處處長、昌平縣建設局局長,需要建設廳與省政府中其他相關部門共同同意委任,保證官員任用程序的公平公正。民眾可以通過閱讀該刊了解建設部門的官員任用情況,在一定程度上也起到了輿論監督作用。
3.政務公示
《河北建設公報》作為政府辦報,政務公示是其主要職能之一。期刊中的所有內容幾乎都帶有信息公開的性質,尤其是政府的內部工作記錄。具體來看:
首先是會議記錄公示。該刊登載的會議記錄包括:會議期數、會議時間、地點、參會人員名單、缺席人員名單、列席人員名單、主席(一般為廳長)、記錄人員以及會議流程、議程項目。會議內容主要為轉達廳長在省政府開會時省里下達給建設廳的命令,以及廳長在會議中的報告內容。相關會議記錄頗為詳細,通過在期刊上連載建設廳每月的會議內容,可以提高政府的公信力,讓百姓了解政府重要工作情況。
其次是行政報告公示。行政報告(報告)欄目并不是該刊的固定欄目,連續幾個月的報告常以合輯的方式出現在一期當中。例如1932年第五卷第一期中的“行政報告”就包含公路鐵道、河工及航路工程、測繪各縣地圖以及視察滿城縣、淶水縣、徐水縣、完縣、南樂縣、濮陽縣、豊縣、長垣縣、玉田縣、平谷縣建設情況報告書十三項《河北建設公報》1932年第五卷第一期,第67—101頁。,其中各縣的建設情況報告書由視察員勘察匯報;期刊一并登載了各縣建設情況報告書的作者,列于各小標題的正下方。各縣級政府機關可以通過該刊了解省建設廳對本縣的勘察情況,進而采取相應措施。訂閱該刊的普通讀者,也可以通過視察員的報告了解省內各地的風土人情及發展狀況。
4.時政要聞
1933年,南京國民政府為提高行政效率,逐漸開展了文書檔案改革運動1933年6月,國民政府行政院召開了改革公文檔案會議,討論由多部門聯合提議的《各部會審查處理公文改良辦法》,旨在減少行文的數量,簡化運轉的層次步驟及登記手續。主要內容包括:①以公報代替須公布的發文;②以會簽簿代替會稿咨文;③修改公文稿面和收發文簿式;④改革公文用語,簡化程式,采用標點符號并分段敘述。,受此影響,《河北建設公報》1934年第六期增設了“時政要聞”一欄,其中包括轉載南京通訊機構發布的國際國內要聞以及國內其他省市的地方新聞兩類,內容均與建設工程相關,例如轉載蚌埠通訊的“建委會興筑煤礦鐵路”新聞、西安通訊發布的“陜省潼蘭段路面狀況”等。這些新聞及時反映國際國內建設工程發展狀況,便于讀者了解更廣范圍的建設新聞,亦有利于本省建設廳對照其他地區的建設情況改進工作,與全國各地乃至世界同步發展。
(二)經濟類內容:服務于民
1.經濟建設
首先是水利建設方面。近代河北省水患災害頻繁,“民國38年間,直隸就有特大水災年5個(1917,1924,1930,1939,1940),大水災年5個(1912,1922,1929,1932,1935),中等水災年4個(1925,1926,1934,1943),其余為局部水災年”劉玉梅:《民國時期河北水災頻發的原因探析》,《河北工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第2期。。水利建設是省建設廳工作的重點,因此在《河北建設公報》中也有大篇幅的有關水利建設的公文、報告,包括建設廳頒布的整治水利的公文、下級視察員對河務治理的反饋報告,以及關心水利建設的文人志士的投稿等。此外,期刊還將視察員實地拍攝的水利建設工程圖片安排在目錄前刊登,便于民眾了解政府的工作成果,進而獲得民眾的信任。
其次是交通建設方面。國民政府成立以來,公路建設開始納入國家建設規劃。1927年,國民政府的交通部和鐵道部草擬了全國道路規劃及公路工程標準。作為省主管工程建設的部門,開展河北省道路建設的任務也成為了建設廳的重點工作。在1928年創刊號中,《河北建設公報》便占用六幅版面頒布了“河北全省道路修筑之計劃”《河北建設公報》1928年創刊號,第140—147頁。,其中將省內道路分為三種,分類制定整治標準和計劃,并公布了執行機構的人員名單。經過省建設廳的大力整治,“據1933年底統計,全省共修縣路130條,總長1987公里”靳婷婷:《民國時期河北地區公路建設述論(1918—1937)》,河北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5年,第19頁。,河北省的公路里數已經大大提高,方便了全省人民的工作、生活。
最后是通信建設方面。“1928—1937年間,電信業屬南京國民政府交通部管轄,但河北地方電話歸省建設廳管轄。”王亞超:《民國時期河北電信業研究(1928—1937)》,河北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6年,第13頁。南京國民政府交通部與省建設廳共同制定河北省通信建設計劃,相關文件內容、實施情況在本刊發表。如1929年5月第八期登載了廳長溫壽泉下令省長途電話天津辦事處遞交經費預算的文件,以及省長途電話大名辦事處赴各縣安裝電話核發運桿運料的指令出自《河北建設公報》1929年第一卷第八期,第14頁。。《河北建設公報》刊登的內容緊跟省建設廳的工作方向,語言嚴謹簡潔,以傳遞信息為主要目的、報刊盈利為次要目的。隨著經濟的發展,河北省基礎設施逐步更新,因此除水利建設外,還包括促進民生發展的交通、通信建設。
2.民生保障
省建設廳除組織省內經濟建設工程以外,也會兼顧民生保障。1931年第四卷第一期中,便有一則關于建設廳為湯山公園事務所實施開襟北樓坍塌修復的項目并向財政廳報備的公告。省建設廳不僅是建設部門更是政府機構,需要履行服務百姓的職能,因此在與百姓生計相關的建設活動中,建設廳需要扮演“領路人”和“把關人”的角色。除此之外,在政府內部官員的管理方面,《河北建設公報》也發布了一系列的要求:官員不得狎妓、賭博、酗酒、吸食鴉片,不得貪污等,以保證官員的廉潔,維護百姓利益。《河北建設公報》充分發揮其作為政府刊物的優勢,傳達政府心念民生、服務大眾的工作態度。
(三)法規類內容:有序治民
“法規”是《河北建設公報》每期的固定欄目,主要內容為頒布建設廳內部組織管理條例、建設工程項目管理條例、新設施使用條例、修訂的法律條文、建設廳入職考試管理章程等。該欄目雖也頒行法律條文,但相對較少,主要還是建設廳根據憲法和法律制定和頒布的行政法規,這些法規多以“條例”“規定”“規則”“辦法”為題,因此該欄目被命名為“法規”而不是“法律”。
1932年第四卷第八期《河北建設公報》中的“法規”欄目,共發表了兩則法規出自《河北建設公報》1932年第四卷第八期,第65—70頁。,一是轉發國民政府頒布的電氣事業條例,二是河北省政府建設廳考核各縣縣長計分表填記辦法。這兩則規章一為新設施使用條例,一為內部組織管理條例,均是該刊中較常出現的法規類型。因建設廳的工作職能,與建設工程、設施施行相關的條例也較常出現,內部組織管理條例出現的頻率也較高。“法規”欄目的內容是根據河北省建設廳的實際工作需要而選定的。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法規的制定可以更好地配合建設廳辦公系統的正常運行,也可以保障工程的有序完成,是政府工作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建設廳通過其主辦刊物發布法規條例,使民眾了解政府內部以及建設工程的規章制度,有利于促進輿論監督、提高政府威信。
三、《河北建設公報》的編輯風格
(一)《河北建設公報》的主要編輯及作者
根據已有文獻資料以及民國時期期刊全文數據庫統計系統,《河北建設公報》的主要作者及編輯人員有林成秀、溫壽泉、商震商震(1888—1978),字啟予,河北保定人,祖籍浙江紹興,中華民國陸軍二級上將,晉綏軍早期將領。、孫秀林、于學忠于學忠(1890—1964),字孝侯,山東蓬萊人,曾任第一屆全國政協委員、國防委員會委員、河北省人民委員會委員等職。、史靖寰、李鴻文、楊勵明等。據統計,該刊發表文章最多的作者為林成秀,共1827篇文章或報告署有林成秀的名字,其于1930年11月4日被任命為河北省建設廳廳長。發表文章數量第二的是上一任建設廳廳長溫壽泉,共有1185篇署名溫壽泉的文章。
因《河北建設公報》具有政府主辦的性質,刊物中的作者和編輯劃分不明顯,兼任的情況較多,且大多來自河北省建設廳。這樣的好處有二:其一,保證內容符合政府立場,反映建設廳正面工作情況,維護政府形象;其二,有效減少財政支出,將聘用編輯的經費投入到政府財政預算中。
(二)《河北建設公報》的封面裝幀
1928—1934年,《河北建設公報》共使用了四種封面。其中,最常見的是一種“較為普遍的傳統形式版面,這種形式也是對傳統古典書籍風格的延續”雷振:《民國期刊的版式設計研究》,太原理工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7年,第24頁。。封面中的文字均采用豎版排列,刊名位于版面正中間,出版單位位于刊名左邊,發行時間以及期數排為一列均位于版面右側,無裝飾圖案。這樣的版面保守正統、無新意,更像是機關文件,不利于投放市場吸引消費者(見圖1)。
1929年《河北建設公報》采用了中西結合的封面裝幀風格,刊名和出版日期受西方排版方式影響采用橫版排列,期數仍采用豎版排列。刊名作為大標題位于版面的正上方,采用楷體字體,無色,字體背景為紅色。期數位于版面中心右側位置,采用黑體字體,紅色,與綠白相間的背景區分開來。出版日期位于封面圖畫之外、版面的正下方,與刊名位置對應,采用紅色黑體字體。這種封面最突出的亮點在于它加入了整幅的圖畫,且使用紅色和綠色兩個顏色,造成視覺的強烈沖擊,能夠一下子抓住讀者的眼球。此種民國時期出版的期刊封面的設計思想已經具備現代圖書期刊裝幀設計的一些要素。封面的圖畫左上方是一個太陽,它散發的光芒覆蓋了整幅版面,下方分別繪制了河流上的帆船、行走的火車和參差的房屋,表明了辦刊方建設廳的主要工作內容。圖畫與刊名用拱形的雙線隔開,不僅可以突出紅色背景的正文標題,也具有一定的美感。整體而言,1929年《河北建設公報》的封面設計是辦刊七年間四種封面中色彩最豐富的、最具有美學價值的一版(見圖2)。
1933年的《河北建設公報》同樣為中西結合的裝幀風格,但這一版吸收了更多的西式元素,加入了英文版的刊名、期數和出版單位,分別列在中文刊名的下方,共同位于版面的上半部分。另外,1933年期刊的創新之處在于在封面上加入了簡要目錄,讓讀者可以通過封面了解當期的重點內容,從而引起購買欲望。封面上的“本期要目”仍采用豎版排列方式,并將每一個欄目的大標題與所屬篇名用橫線分隔開,這樣能夠讓讀者一眼就能看到感興趣的欄目以及當期發表的文章內容。“本期要目”使用了交叉橫線將目錄內容框起來,并在上方橫線上題寫目錄標題,右側橫線上標明卷數,左側橫線上標明期數,下方在橫線中段標明出版日期,既有效利用了空間,又增添了版面的設計感。在整個版面的正下方,用黑體字說明期刊的發行單位。封面版面的右上方小字說明該刊的辦刊資質。整體版面使用充分,并增加創新元素,是民國期刊封面中較有特色的一種(見圖3)。
1934年的《河北建設公報》第一次全面采用了西方橫排版的裝幀形式,封面中的所有文字均采用橫排版。這一版封面風格簡單大方,僅有三行文字和一組花邊設計。刊名作為大標題與花邊共同位于版面的上三分之一處,標題采用紅色,黑體,十分醒目。版面的正下方第一行使用紅色字體標明期數,第二行用黑色字體標明出版單位。整體西式風格明確,簡潔嚴肅,非常適合作為政府辦刊的期刊封面(見圖4)。
(三)《河北建設公報》的內文排版
在經歷了1933年的文書檔案改革運動后,《河北建設公報》在正文中增加了新式標點符號,文字表達由文言文向白話文轉變。但在書籍版式上,該刊沒有進行改革,內文版面一直采用豎排排版。
該刊字體采用老宋體,橫細豎粗,字體方正,與白底形成鮮明對比,便于閱讀。部分大標題采用毛筆書寫的楷體,起到美化版面、突出強調的作用。
該刊在每期目錄前均加入攝影照片,內容一般為孫中山總理遺像、工程修建狀況和省內風景圖等。孫中山總理遺像排在各類圖片之首,以表明省建設廳的立場和初心。而后根據當期刊登內容,配合展示相應的攝影圖片,并輔助期刊內描述性的文字。風景圖以美化期刊為主要目的,當期無建設工程圖片發布時,保留刊前圖片欄目使用。
該刊中的目錄均采用豎版排列方式。除1933年外,目錄均排列在刊首圖片集后,大標題用豎線分割開,二級標題字號較正文大一號,作者名字列在篇名正下方,目錄頁標有頁碼。1933年的期刊較為特殊,精簡版目錄被排在了封面上,便于讀者直接通過封面了解當期內容,刊內正文第一頁還有詳細版的目錄。1933年唯一留存的這一期整體引用西式風格,目錄及封面上的“本期要目”標題均采用橫版排列方式,目錄正文則仍為豎版排列。
從1934年開始,《河北建設公報》的內文排版采用了分欄的形式,即將若干相同行寬的文字組成文字塊。不同于近現代的報紙期刊,該刊的內文分為上下兩欄,因為《河北建設公報》采用豎版排版,分為上下兩欄可以讓讀者不用為了閱讀每列文字,從上到下轉移視線,甚至需要不停地“點頭”,從而提高了讀者的閱讀效率。只要做到列寬不變、上下兩欄間留有空隙,分欄排版還可以在一幅版面中排入更多的文字,而不顯擁擠。
書眉是在每頁版心上端空白處印上書名或篇名,在期刊中便可稱為刊眉。該刊中刊眉有兩種:一種居中排布,放置刊名、期數,奇數頁排刊名,偶數頁排期數;另一種為偏切口排布文章篇名,這樣讀者“不必查目錄頁碼,就可直接翻檢到所需文章”徐柏容:《期刊編輯學概論》,遼海出版社2001年版,第403頁。,十分便利。1933年改革后,該刊刪去了居中排的刊眉,僅留下偏切口排的刊眉,偶數頁排刊名、期數,奇數頁排篇名。但是刪去了居中的刊眉卻不重新規劃版面,就顯得天頭過寬、地腳過窄,版面不和諧了。
在頁碼編排規則上,《河北建設公報》自始至終采用復式頁碼編輯,即“以不同的欄目或者文章類型的篇章作為單位來計算”王文婷:《設計史視野下的民國期刊版式特征》,《藝術科技》2016年第9期。。這種編排方式有利有弊,讀者可以通過頁碼了解每個欄目具體的頁數,但是無法通過目錄查找到想讀的文章,只能通過側邊刊眉查閱。
該刊在內文排版時,在空白處常配有精美的插畫,尤其在目錄頁后大片空白處。插畫內容多為花鳥樹木等美好的形象,一般不具有隱含意義,只為填充空白和美化頁面用。1933年第六期《河北建設公報》中發布建設廳下屬部門淮南煤礦局的“淮南煤”廣告(見圖5),這則廣告占用了整幅版面。事實上,該刊所登廣告皆采用整版,一是由于“雜志刊物的版面較為寬裕,能夠使用整頁甚至多頁的空間來進行廣告展示”楊浩:《以〈戲劇月刊〉為例談民國時期的期刊廣告》,《四川戲劇》2017年第10期。;二是因為刊登的廣告大部分為下屬部門商品的推銷廣告,建設廳也從中獲利,因此能夠使用整版和精美的包裝做廣告宣傳。以“淮南煤”廣告頁為例,內文分為三部分:標題、廣告語以及購買方式。版心的文字也利用線條進行了簡單排版,在版心的外圍加入精美的花邊以示提醒。雖然在《河北建設公報》中廣告出現的次數不多,但仍能借此了解民國時期河北省期刊廣告的形式。
四、《河北建設公報》的發行情況
《河北建設公報》為月刊,每月發行一次。每期封二類似于現代期刊的版權頁,該頁包括期刊訂閱的價目表、投放廣告的價目表、出版時間、期數、期刊定價、編印發單位和地址以及代售處單位和地址等內容。《河北建設公報》的編輯和發行單位一般為省建設廳。印刷單位有河北省立第一工廠、財政部印刷局和河北省政府秘書處印刷所等,并主要由省立第一工廠印刷。1929年起,《河北建設公報》由代售處售賣,代售處有佩文齋書局、成興齋南紙店、大東書局、成英齋南紙印刷局。自創刊起7年間,《河北建設公報》價格沒有上漲過,均為每冊四角大洋。半年訂購優惠價格兩元兩角,全年訂購優惠價格四元,訂購時間越長,優惠力度越大。
(一)《河北建設公報》的主要讀者群體
《河北建設公報》的主要讀者群體為政府官員、商人及知識分子。閱讀該刊的政府官員分為兩部分,一部分為建設廳內部不參與編校的官員,他們通過閱讀該刊了解近期廳內主要工作以及人員變動,進而優化工作重點、培養人事關系;另一部分為與建設廳有業務往來的省政府其他辦事處官員,通過閱讀該刊改進工作,確定下一步工作重點,了解建設廳人員變動方便對接。商人們通過閱讀該刊了解政府決策,把握政府重點發展方向,進而優化調整運營策略。關心時事的知識分子通過該刊了解政府應對天災人禍的措施,了解政府安裝公共設施的計劃,檢閱政府的工作情況。有意愿進入建設廳工作的知識分子也需要通過該刊學習考試范圍與要求,了解建設廳的日常工作,提高入選概率。
(二)《河北建設公報》的廣告發行
《河北建設公報》從創刊號起便發布了廣告價目表,一直延續,且價格未變。廣告價格通過位置和面積劃分不同的檔次,封面和封底半面的價格和正文整面的價格相同,都為六元。最便宜的廣告是在正文中占用八分之一版面的廣告,僅需八角;最貴的廣告是在封面或封底刊登整幅廣告,需要十二元。與訂閱期刊相同,在《河北建設公報》上連續刊登廣告也有折扣優惠。但是,由于廣告價格昂貴、受眾群體小等原因,辦刊以來僅有建設廳下屬部門在期刊上刊登過廣告,并未見私營企業刊登廣告。雖然該刊的廣告發行情況并不理想,但是已經是一種全新的嘗試,也為后期政府辦刊進行廣告招商提供了借鑒。
(三)《河北建設公報》的發行意義
民國時期的期刊大致可分為四類:政府辦報、報社辦報、社會組織辦報、學校辦報,《河北建設公報》屬于第一種。政府辦報以其本身為利益參考,因此該刊發行的意義有以下三點:
首先是宣傳政府形象。該刊發行的首要目的便是宣傳省建設廳乃至省政府、國民政府的形象。1928年河北省政府及其下屬機關剛剛建立,亟須得到民眾的支持,而開辦刊物是打造政府公眾形象的理想方式。通過刊物上發表的言論、展示出的政府工作情況,可以增加閱讀該刊的知識分子對建設廳的信任,從而借助知識分子強有力的“意見領袖”作用,在民眾中間塑造政府的正面形象,以此鞏固政府的領導地位。
其次是提高政府威信。在塑造政府公正為民的形象后,還可以通過該刊進一步提高政府的威信。從辦刊方省建設廳的角度來看,該刊可以讓民眾了解新政府下的建設廳的職能,并增強對建設廳的工作的信任感。政府機構做到讓人民信賴,不僅需要做實事,還需要大力的宣傳,只有讓民眾了解政府的功績,才能真正取得民心。
最后是促進輿論監督。從受眾角度來看,《河北建設公報》的創辦可以幫助民眾對省建設廳的工作情況進行輿論監督。該刊中的會議記錄、行政報告等大部分內容都具有政務公示的意味,讀者可以通過閱讀該刊了解政府近期的工作情況、政府的人員變動等,從而對政府的政績進行民意考核。這種通過政府媒體公示政務的方式,現今仍在進行,被稱為“陽光政務”。
五、結 語
《河北建設公報》是非常典型的由政府創辦的刊物,作者和編輯團隊均為省建設廳訓練有素的職員,其內容也圍繞建設廳的日常工作展開。該刊文字言簡意賅、少有藻飾,以傳遞信息為要,在嚴謹中又不乏精致的裝點,符合當時的時代精神和河北地區一貫的行政風氣。《河北建設公報》的編輯思想相對超前并具有現代化的意識,其發布的政府公告、政務公示等,都與現代政府媒體近似。當下的河北,各項建設事業仍在穩步推進,大工程、大項目遍及燕趙大地,今天的各級各地政府媒體仍然面臨著向公眾傳達建設信息的重任,可以說《河北建設公報》具有十分重要的參考價值。它不僅是追溯民國時期河北省建設情況的基礎史料,也是當時河北政務期刊編輯理念的重要參考,是了解政務期刊編輯風格的極佳樣本。
〔作者金強,河北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副教授;王思凡,復旦大學2020級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