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剛
摘要:隨著時代的進步,我國的物流業發展迅速,急需大量的物流專業型人才,但目前中職學校物流專業的人才培養質量還不能滿足行業發展的需要,在教學方面還存在著一定的缺陷,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學生的就業。因此,本文主要分析了現階段中職物流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一些淺見。
關鍵詞:信息技術;中職物流管理;專業教學
引言
現代物流行業新興起來之后就迅速發展,為人們提供了很多方便,現代物流技術作為一種先進的組織方式和管理模式,更是為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現如今,由于現代物流高速發展,而物流教育跟不上發展的緊湊步伐,理論教學與技能教學都處于摸索階段,導致現代物流行業缺乏相應的高素質、高質量的技術型人才。所以中職院校物流管理專業的主要任務就是培養具有物流理論基礎知識和專業技能的人才,適應現代物流的發展,投身進物流行業。
1中職物流管理專業特點
中職物流管理專業與其他專業相比,有著其自身的特點。其一,中職物流管理專業綜合性較強。物流管理專業的學生不僅要全面系統的學習物流管理專業內容,還要學習經濟學、管理學、電子信息技術等各種專業知識,計算機軟件等基礎知識也是必須掌握的。因此,在中職物流管理專業教學中,必須加強理論教學,引導學生進行系統的專業知識學習,同時還要加大經濟學、管理學等專業內容的教學,除此之外,還要對中職學生進行信息技術的強化學習和訓練,提高信息技術的操作水平。其二,中職學生基礎普遍偏差,因此,改革中職物流管理專業教學方法勢在必行。要采取一些積極措施補齊短板,使他們盡快適應中職教學模式。學校和教師要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不斷調整教學方法,創新教學方法,使用多種教學手段輔助教學,培養良好的學風,為順利開展專業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2中職物流管理專業教學存在的問題
2.1學生缺乏實踐能力
由于中職學校的辦學經費不足,設施設備配備不充分,再加上受地域的限制,校企合作開展不順利等多方面原因,導致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普遍偏低。這往往也會導致學生的就業率低,或者學生即使參加工作也不能立即上崗,有的還需要二次培訓和二次就業。目前很多中職學校都注意到了這一突出性的問題,并將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和實用技能提高作為今后中職教學的主要目標。
2.2師資力量薄弱,教師實操水平低
首先,在大多數情況下,對于物流專業教師,大多數都是大學畢業后直接走上教學的工作崗位,有較廣博的理論知識,但缺少在物流企業中進行實踐活動的經驗,可以說在實踐操作方面存在一定的缺憾,即便是有些教師通過職業技能部門的各種認證,取得了相關的證書,也僅僅停留在學術理論上面,而真正的實際操作能力還是很薄弱,缺少歷練。他們對物流實操的課程只能進行簡單的講授和練習,不能真正起到有效的指導作用,這樣必然會使學生操作技能受到很大的限制。其次,還有一些中職學校的物流教師是由相近專業引進轉崗教學,教師缺乏系統性理論,實踐經驗較少,形成了專家不專的現象,使得物流專職教師教學側重理論教學,不重視綜合分析,缺乏實踐性教學,物流授課時,嚴重脫離實際應用。比如,在進行叉車課程時,任課教師很多都沒有接觸過叉車,但在課堂上,需要向學生講授叉車的結構及使用、保養方法等,使得學生理論知識較強,而一旦真正開叉車時,教師動手實踐能力就不高。
2.3實訓內容單一,缺乏相應的實訓教材
物流管理的教材多數仍以理論知識居多,雖然內容上有體現實踐操作,但是沒辦法結合本校的實際情況開展相應的實踐教學;盡管物流管理專業的實踐教學已經有多次改革與創新,但不一定都能符合各自的校情、學情,很難在教材中找到能與學校現有設備設施相匹配的實訓教材。為了達到良好的實踐教學成效,很多學校相繼開發相應的實訓項目,但多數出發點是為了完成課程實踐內容,這樣就很難貼近物流企業崗位能力需求,倘若各校所針對的物流企業類型不一,那么在實踐教學內容上也是會有所偏差。要培養學生符合相關企業需求的實踐能力,就必須開發具有針對性的從單一任務到綜合項目的實訓教材。
3信息技術環境下中職物流管理專業教學策略
3.1創新搭建人才平臺
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是中職物流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的終極目標。為了實現這一目標,一是要創新搭建學生實踐平臺,增加學生動手實踐的機會;二是增加實踐教學經費,配備相關的設施設備和操作平臺,特別是加大信息技術操作技能的培訓力度;三是與相關企業聯手合作,搭建校企合作平臺,使學生及早適應崗位,實戰練習,練就本領。
3.2增強師資力量,強化實踐能力
要辦好該專業,培養實踐能力強的學生就必須建立一支具有理論水平高且具備物流企業實踐工作經驗的“雙師型”隊伍。首先,根據專業的辦學規模擬定師資數量,及時聘請物流企業管理人員、技術人員等到校兼職授課,將企業場景、實例聯系課堂,提高學生興趣,形成與本校教師有效互補,給本校教師與企業人員的交流、學習的機會。其次,學校應建立教師下企業的鼓勵政策,與企業建立良好的共同培養師資的模式,合理安排教學任務,讓部分教師空出時間段,到知名的建發物流、中郵物流、京東物流等企業的一線實踐,做到定期選派教師參與企業工作鍛煉,甚至脫產參與,使教師了解行業動態、崗位能力需求等,更新教師的知識面、提高教師參與企業生產、管理等實踐能力,增加學校教師企業實踐經歷比例。最后,學校要給教師提供參與物流行業、企業的有關研討會議以及物流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的有關會議、培訓等交流、學習機會。教師本身也應該建立自我提高的決心與行動,逐步考取物流師、高級物流師等技能證書,強化自身能力才能更好地服務學生。
3.3改進教學模式
由以往主要以教師講授為主的教學方式,轉變為由教師來引導學生學習的教學方式。在課堂上,可以采用多樣化的教學范式。例如,通過提出問題,讓學生互相協助來解決問題,或者以小組為單位展示小組內的學習成果,各小組之間可以相互學習、點評,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等能力。此外,還可以通過模擬工作中情境,讓學生通過角色扮演,模擬物流實際工作中的情況,增加學生對崗位工作的了解,強化學生相關的知識與崗位工作技能的。與此同時,教師需要從旁做監督、指導和評價學生的學習活動。通過這些方式,可以增加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增強課堂的趣味性,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學習的效率和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在課外,可以利用網上平臺分享學習資源,或者成立項目小組,如配送小組、包裝小組等,各小組可以舉辦一些活動,引導學生自主探討相關的物流知識。
結語
物流產業在中國發展十分迅速,需要大量的人才為推動該行業的發展做出貢獻。而中職教育作為我國培養技術型人才的地方,應肩負起一定的責任,為物流行業培養人才。因此,中職物流專業還需要加強實踐教學改革,增加對實踐的重視度,關注該專業的發展,不斷完善人才培養方案,以就業為導向培養學生的能力。
參考文獻:
[1]張紅娟.高職物流管理專業實踐教學方法研究[J].物流科技,2019(4).
[2]羅勇.高職物流管理專業實踐教學的探討[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9,236(16):40-41.
[3]周立軍,秦殿軍.高職物流管理專業實踐教學模式探析[J].徐州建筑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0(3).
[4]錢廷仙.高職物流管理專業實踐教學體系完善[J].職業技術教育,2020(3):148-150.
銅陵學院 2440618A637AD6-F50A-410D-9962-F30C544A562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