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舒楊
摘要:上世紀七十年代后期,資本主義社會生產關系的發展帶來了新的社會狀況,西方左翼學者試圖通過解構和重新解讀馬克思主義以尋找解決社會沖突的辦法。其中,以拉克勞,墨菲為代表的后馬克思主義理論學者提出“激進、多元”的民主政治理論,豐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政治學說,也為當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實踐提供了新的思路。
關鍵詞:后馬克思主義;當代政治學;拉克勞;墨菲
一、簡述拉克勞墨菲激進多元民主理論產生的社會背景
(一)社會生產力發展,生產關系產生新變化
從生產力上看,受到新科技革命的影響,經濟增長新動力逐漸轉向高新技術革命。從經濟生產關系上看,經濟危機后,國家資本主義成為西方資本主義發展的新趨勢。新中產階級,第三產業從業者,腦力從業者,白領工人等新職業的出現,打破了兩大階級的單純對立,帶來生產關系的更新和階級結構的改變,豐富了社會治理的主體。善。
(二)社會運動的興起
資本主義社會生產力的巨大發展,并沒有改變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對人剝削、壓迫的本質,并且,隨著經濟基礎的發展,投射在上層建筑中的矛盾更加凸顯。西方社會的文化反叛思潮,對資本主義的經濟結構、政治關系、文化模式產生了各種各樣的懷疑和反叛,由此引發了反思現代性、批判現代性的后現代主義思潮。社會主義國家內部政治民主遭到破壞,分裂趨勢明顯。
(三)西方左翼思想家對經典馬克思主義的發展
60年代后西方爆發出的一系列新的社會沖突,以及以蘇聯為代表的社會主義運動在國際政治上不斷遭受挫折,也使得許多左翼思想家開始重新審視馬克思主義理論對當代社會的適應性。在政治上,以拉克勞和墨菲為代表提出了“激進的,多元的民主主義”,主張話語權的意識形態政治。被稱為“后馬克思主義?!焙篑R克思主義者們一方面繼承了馬克思主義的一些經典立場和觀點,一方面也依據社會實際,提出了新的理論和設想,但也具有許多歷史局限性。
二、略論拉克勞與墨菲激進民主主義政治觀
(一)拉克勞與墨菲對傳統馬克思主義的批判繼承
按照傳統馬克思主義的觀點: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而拉克勞與墨菲的多元激進民主主義不同于傳統馬克思主義社會斗爭學說的宏觀立場,拉克勞與墨菲更注重社會上出現的一些小眾群體的聲音,強調以一種和平的、多元的方式過渡到社會主義。并且反對傳統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經濟基礎對上層建筑的決定性作用,他們認為社會的發展具有很強的偶然性因素。但是在社會前途上拉、墨仍然堅持社會主義,批判資本主義的根本方向。
(二)激進多元民主主義核心觀點
激進多元民主主義強調從政治本身的作用出發,注重社會多元主體的力量,強調通過多種社會主體占領政治文化話語權領導地位來達到社會變革的目的。話語權理論并非拉、墨首創,在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看來話語作為一種“實踐的,即為他人存在,也僅僅僅為自己存在的現實的意識,對社會的物質形態、運動方式、組織形式也具有能動的反作用”實踐性特征。早期經典馬克思主義作家對話語權的闡述,可以看作是領導權理論的根本來源,而葛蘭西提出的以革命意識和文化革命為先導的新的革命觀,則被看作話語領導權理論的直接來源。就此,拉克勞和墨菲提出了“話語領導權”的核心概念。
(三)拉克勞,墨菲理論局限性
(1)3在社會歷史觀上的唯心主義傾向
激進多元民主主義者反對馬克思主義關于社會兩大基本矛盾規律的一般論述,認為社會發展具有“偶然性”,認為馬克思主義是簡單的決定論。激進多元民主主義者以話語理論為哲學基礎,否定客觀規律在社會發展中的本質地位,強調意識形態和個人的主觀能動性在社會變革中發揮的作用,很明顯屬于歷史觀上的唯心主義傾向,是根本錯誤的立場。
(2)在認識論和方法論的形而上學
激進民主社會主義認為馬克思主義是簡單的“本質論”,并且極力“去本質化”,然而激進民主社會主義理論折試圖簡單的以話語權和意識形態領導權來說明去經濟的政治運動,把復雜的社會斗爭歸結于話語權的領導作用,在另一個層面來說,激進民主主義者把社會運動片面的歸結于政治話語權的本質作用。具有認識論和方法論的形而上學性和機械決定論傾向。
(3)革命方式的空想性
從根本性質上看,資本主義和社會激進多元民主主義的觀點混淆了社會沖突和社會根本矛盾,把社會制度的根本斗爭寄希望于資本主義制度內部的自我調整,明顯具有難以實現的空想性。從現實出發,資本主義生產關系仍然有很大的發展余地,拉、墨企圖用奪取文化領導權的方式達到對社會主義的和平過渡,無法從根本上動搖資本主義制度,本質上仍然是對資本主義制度的維護,因此也只能造成一種無法實現的烏托邦式的社會主義前景假象。
三、從當今社會政治新因素看激進多元民主主義對中國政治生態的借鑒意義
(一)堅持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指導地位
不管是拉克勞與墨菲的激進民主主義對馬克思主義的解構,還是左翼思潮的文化反叛主義,本質上都偏離了經典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要義。因此,我們也要警醒“修正主義”在思想領域的復辟。堅持馬克思主義理論在政治哲學實踐中的指導地位,根據我國國情和社會發展,不斷完善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堅持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內核和根本立場。
(二)堅持意識形態領導權
拉克勞與墨菲的話語權領導理論,正是看到了政治文化中話語權的作用。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就要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加強多方位的意識形態領導權建設,特別是抓好網絡這一新時代的意識形態領域陣地,防止西方腐朽資產階級思想對我們的滲透。
(三)拓寬民主政治參與渠道
激進民主主義理論強調社會政治參與的多元化。不可否認的是當今社會文化呈現多元發展,亞文化思潮,小眾群體的話語意識更加強烈。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我們應當拓寬民主政治參與的渠道,保障公民合理合法參與社會治理實踐,尤其不能忽視亞文化群體的聲音,社會政治上層建筑要根據社會發展實際作出及時調整。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編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11頁。
[2]張媛媛. 論拉克勞、墨菲的話語領導權理論[D].上海交通大學,2016.
[3]陳波. 拉克勞、墨菲新社會主義理論研究[D].山東大學,2016.
[4]杜祎嫻. 拉克勞與墨菲話語領導權理論研究[D].蘭州大學,2018.
[5]〔美〕道格拉斯.凱爾納等.后現代理論:批判性的質疑[M].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12:225
福建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思想政治教育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