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斐 喻元亮
(宜春職業技術學院,江西 宜春 336000)
廣大高職院校每年都為我國各個領域輸送了大量人才,因此在教學當中,更應該將素質教育作為教學側重點。而從高職美術教學來看,要想有效提高學生的個人素養,不僅是做好學生的專業技能培訓,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人文素養也是十分重要的,對于高職美術教育來說,將美育與教學的融合是很有必要的,同時美育教學還可以從根本上提升學生的審美水平,培養學生的情懷和品格,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從我國目前的教育形式來看,高職美術教學和美育教學的融合是大勢所趨,也是當代高職教育的重要需求。高質量的優秀人才是我國長久發展的基本保證,而在高職美術教育中滲透美育教學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為今后的工作生活打下良好基礎。當代高職學生是我國未來社會建設者的中堅力量,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個人素養尤為重要,在高職美術教育中融合美育教學,可以很好的實現學生職業技能和素養方面的培養,幫助學生樹立科學的人生價值觀,強化學生心理素質,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另外,經過反復實踐證明,美術教育和美育教學的融合,與我國現階段的教育理念不謀而合,能夠有效擴展學生眼界,增加知識積累,為學生將來的快速就業提供可靠保證。
在教育觀念方面,美術教學和美育教學具有許多共通點,二者的教育目的都是培養學生發現美、創造美和欣賞美的能力。但不同之處主要在于美術是將美進行直觀化、具象化,并借助相應的技術手段呈現在人們面前,而美育則是致力于對美術所表現的美進行鑒賞,提高審美水平。由此我們可以很清楚的了解到:美術教學是包含在美育教學當中的,并且是美育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美育旨在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審美水平和創新能力。在高職美術教學和美育教學的融合方面,我們應該更加關注二者的共通點——提高學生審美能力,合理利用二者的共通性,實現更好的融合,促進美術教育質量的提高。此外,教師應該努力豐富美育教學模式,多元化教學方法,并善于通過一切可利用的教學資源,順應事物發展規律,確保美術教學和美育教學的雙向提高。
在美育教學當中,盡管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是重中之重,但它也對德育產生著直接影響,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并逐漸提高學生對自身的要求。基于此,高職美術教學應該適當調整教學內容。在傳統高職美術教學模式中,通常都會讓學生對某件美術作品進行認真觀察,在經過仔細的分析后,完成自身的作品。長期處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的審美水平往往只能停留在作品表面,很難真正體會到作品的內在美,同時在藝術創作時,多數學生幾乎會下意識的“依樣畫葫蘆”,借鑒大于創新,不具備良好的審美水平,這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美育教學的發展。面對這種情況,應該合理的進行教學內容的調整,我們可以從兩個方面入手:第一,在欣賞某件美術作品時,教師應該在充分結合教學內容的基礎上,選擇相關的美術作品,并帶領學生解讀作品的深層次含義和美術價值,以此來有效提高學生的審美水平,培養正確價值觀。第二,教師應該積極引入配套性的實踐課,為學生提供一個討論空間較大的話題。比如《從未出現的風景》,讓學生進行充分的想象和構思,用自己掌握的美術知識來進行創作,同時針對學生完成后的作品,教師從美育角度盡可能一一予以點評,在這過程中,學生的審美水平將會得到充分提升。
在高職美術教學和美育教學的融合方面,教師起到的作用是至關重要的。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正確看待美術教學和美育教學的異同點,將二者進行有效結合,打造真正的融合教育。另外,我國高職院校還應該設立專門的心理輔導機構,以此來合理的疏導學生心理方面的問題,這也能夠促進美術教育和美育教學的融合,同時心理輔導機構還能夠更好的輔助教師完成教學計劃以及教學安排。在幫助學生解決問題的同時加強對學生的心理建設,為美育教育奠定基礎。另外,為了能夠在教學中充分滲透美育教育,教師應該不斷的提高自身的專業技能,豐富教學方法,讓學生能夠通過各種各樣的活動等觸發對美的向往和感受。從而提高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讓學生學會發現美,感受美,創造美。美育教育本身就是一種尊重差異性的教學,因此教師要學會給予學生鼓勵和積極的引導,要善于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讓學生能夠了解自身的優點和長處,從而不斷的努力和進步。教師要在學生不斷感受關懷的同時,增加美育教學質量,從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這對美術教育的德育培養十分重要,能夠充分發揮美育教學的滲透作用,提高整體的教學質量。
對于美術教育來說,除了要掌握基本的繪畫技巧和能力外,發現美,認識美也是十分重要的,想要做好美育教育,教師就要加強學生作品賞析的能力,提高學生對美的認識。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除了讓學生欣賞名家名作外,還可以通過互評的方式,學會欣賞身邊同學的作品,發現同伴的優點和長處,了解自身的不足,學會借鑒,共同進步和學習,這些都是美育滲透教學的方法。提高學生的作品賞析能力,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美術素養,同時還加強了學生的專業技能,提高了綜合能力。例如在學習《裝飾畫》一課時,教師在前期可以多讓學生賞析名家作品,理解什么是裝飾畫,裝飾畫的意義是什么,并且初步建立一個色彩搭配認知以及裝飾畫的基本構架,然后結合實際情況,讓學生自由發揮創造力和想象力,結合教師給予的主題和方向利用裝飾畫裝飾教室,畫廊等,每個同學可以將自己的想法做成PPT,進行講解,其他同學進行評價,最后選擇最佳的方案,同學們一起動手布置。經過這樣的過程,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在鑒賞的過程中也提高了對美的認識,在自由創作的過程中,學生充分發揮了想象進行創造,同時將自己的創作融入了生活,不僅是對學生專業技能的認可,也是鼓勵教學的手段之一。裝飾畫作為高職美術教育的重要板塊之一,最大的特點就是色彩絢麗,并且具有獨特的設計風格,同時也是將美術與生活融合在一起的橋梁,學生在學習《裝飾畫》一課時,可以充分理解美術的魅力,并且將美術與生活融合在一起,讓學生能夠有價值體驗感,更直觀的理解美術教育的真正內涵。與其他作品相比,裝飾畫的種類多樣,它既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同時又要與整體融合,因此想要做好裝飾畫,對學生的專業技能和美育素養要求都非常高,在兼顧現代藝術美感以及個性的前提下,裝飾畫能夠更好的展示創作者的色彩感知度和藝術情懷,因此教師可以通過這一點進行深度教學和賞析,在授課前,教師可以針對相關主題和基礎理論搜集相關素材。例如祖國的大好河山,民族的風土人情,人文服飾等,這些都可以作為裝飾畫的主題,在課上,教師引導學生對這些作品進行分析和鑒賞,在了解畫家意境的同時,借助其人格魅力感染學生,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審美價值觀的同時,能夠更有助于宣傳愛國主義情懷。深化主題對于美術教育來說十分的重要,只有做好這項工作,才能夠引導學生創造出更多有內涵的作品,而不是簡單的繪畫或者臨摹。
通過美術教學實踐活動進行美育滲透,能夠更直觀的讓學生感受美術教育的真正含義。對于美術學科而言,他本身就是具有極強的人文性質,學生通過美術創作不僅可以表達自己的想法,同時在練習的過程中也在磨練自身的意志,鍛煉自身的品格。教師通過實踐活動,可以給學生提供更多的機會,讓學生在不斷實踐和磨煉中成長。同樣以《裝飾畫》一課為例,教師在進行裝飾畫活動時,除了創作裝飾畫外,還可以加入壁掛編織和窗花裁剪環節,讓學生自己動手編織裝飾品,裁剪窗花,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為學生展示一些精美的成品,介紹中國窗花裁剪的悠久歷史,這樣不僅可以豐富學生的學識,同時還能夠培養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另外,通過動手制作也可以磨練學生的意志,鍛煉學生的心性,讓學生深刻的認識到堅持的偉大,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性格和品質。教師在活動中,還可以搜集相關的名人事跡或者優秀的作品集進行宣傳,例如為學生播放《紅剪花》電視劇,讓學生了解殘疾女孩暖暖是如何靠剪窗花帶動整個村子一同發家致富的,并且通過暖暖吃苦耐勞,樂觀向上的人生態度感染學生,激勵學生面對困難應該像暖暖一樣微笑面對,而不是怨天尤人。另外,對于高職學生來說,德育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學校應該多開展與之相關的活動,給學生展現自我的平臺。例如在藝術節或者校園活動時給予美術生展示自己的機會,為美術生提供畫廊或者書畫展覽館等,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蛘咴u選優秀的學生為學校提字畫等,放在學校門口進行展示,為期一個月或者一個學期等,評選上的作品展覽結束后直接收入學校的圖書館,這樣不僅可以給予學生鼓勵,同時也豐富了學校的人文文化,讓學校更有書香氣質。
綜上所述,在高職美術教育中滲透美育教學是符合新課標要求的,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不僅要加強學生的基礎技能訓練,同時也要培養學生發現美,創造美,感受美的能力,通過提高學生的作品鑒賞能力和創造力,培養學生堅韌不拔的性格,通過對優秀作品的賞析以及名人事跡的渲染,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以及民族自豪感和榮譽感,從而達到提升學生綜合素養的目的。本文總結了高職美術教學中滲透美育教學的具體實施策略,希望能夠更好的提高學生的美術教育,推動我國美術事業蓬勃發展。